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欧阳志强 《新晋商》2020,(6):0180-0181
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随着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兴起,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全媒体时代 冲击下,传统主流媒体需要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传统主流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论文结合媒介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传 统主流媒体转型的趋势,对当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工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李佳航 《中国报业》2021,(5):118-119
进入全媒体时代,传统出版编辑队伍需要转型,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编辑应保持传统优势,并根据社会需要成为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转型,提升编辑能力,促进行业发展。本文阐述全媒体为传统出版编辑转型带来的挑战,提出传统出版编辑转型办法,希望可以促进出版编辑的转型,使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平台整体陷入衰退通道,平台重构成为传统电视媒体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围绕"传统电视媒体平台应该如何重构"进行研究,指出电视媒体平台必须遵循"用户主导"的战略逻辑和四大战略步骤:全媒体布局,增加用户接触点;有效搭建与管理用户数据库;基于用户数据挖掘进行业务拓展;构建"电视+"大平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沈渭霞 《中国报业》2021,(10):30-31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凭借其网络化、数字化的优势,给媒介生态带来了全新的改变,未来媒介发展必然会向着媒介融合的方向不断探索.在此背景下,广电媒体必须在盈利模式和传播方式上做出转变,即融合运用新媒体,实现广电的全媒体发展转型.本文对广电全媒体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针对媒介融合下广电全媒体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  相似文献   

5.
郭跃 《中国报业》2023,(24):108-109
本文从全媒体时代入手,对党报编辑的创新转型进行分析,重点从推进党报编辑向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角度加以探究,旨在能提升党报编辑的创新发展能力,增强其在全媒体时代的综合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报业》2015,(3):70
2014年12月,广州日报在全媒体转型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成立了中央编辑部。该编辑部由夜编新闻中心、大洋网、全媒体新闻中心、音视频部、数字新闻实验室等部门组成,旨在搭建一个新闻统筹平台。在广州日报看来,新媒体与其说是挑战者,不如说是同行者,新媒体新技术是传统纸媒向全媒体平台转型的历史机遇。三大职能:媒体融合新跨越广州日报对中央编辑部的定位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相似文献   

7.
融媒体时代,信息不仅传播快,其内容也摆脱了传统文字的束缚,向图、文、声、视频等多元素方向发展。传统报媒在内容创作、信息权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并做好报业的转型发展,不仅是全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媒体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发展现状,提出报业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帆 《中国报业》2012,(14):111-112
面对数字媒体的崛起和经济危机的洗礼,我国报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报业纷纷探索转型之道。报业集团加速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数字媒体寻求融合,从传统平面媒体集团向全媒体集团转型、报业的战略投资者更加重视资本运作,为报业保值增值。在探索与实践中,我国的新型报业已初显端倪。  相似文献   

9.
张金翼 《中国报业》2021,(6):116-117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体行业真正意义实现了脱胎换骨。但是,以电视媒体为例,传统媒体本身仍存在着一定的优点是新媒体不曾具备的。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想要确保媒体行业能够长久发展,就要使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与信息新媒体相融合,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媒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翠 《中国报业》2023,(19):186-187
随着融媒体技术平台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不再是单一的媒体形态。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流量优先”的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价值及其对制作和播出形式的影响,探讨了传统媒体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以提升新闻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孕育新技术,创造新机遇,带来新挑战,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催生下,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传统的新闻舆论生态面临挑战,舆论媒体的主战场已经从纸媒、电视、广播、网站转移到移动终端——智能手机上。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媒体行业涌现出各种新的传播形态。在此背景下,纸媒记者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进行创新性转型。培养一批全媒体记者已是大势所趋。纸媒记者如何在短时间内成功转型为全媒体记者,如何促进传统媒体改革融合,是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陆超 《中国报业》2023,(10):164-165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逐渐步入稳定发展阶段,电视媒体有必要迎合新媒体发展趋势,做好全面规划,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品牌效应,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本文提出寻找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切入点、创新媒体融合思维,提高受众参与度,促进内容融合与传播渠道融合,强调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技术融合,加强电视与新媒体的业务运营融合,打造核心品牌,突出品牌效应等策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媒体发生显著变化,融媒体以迅猛姿态强势走进大众生活,致使诸多媒体行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为打造全新媒体行业,应从人才转型角度出发促进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而人才成功转型则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支撑.因此,应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编采人员向全媒体人才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企业实现长久发展.文章深入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编采变化,详细阐述编采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改进编采人员激励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从全球媒体发展趋势上来看,“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我国的三网融合相关政策一经提出即已引起媒体产业的转型热潮,广电、电信、互联网甚至家电行业都在积极部署适应三网融合之后的媒体转型。而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代表,报刊行业的全媒体转型同样在近几年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智能手机、网络电话、楼宇广告等新媒体设备的兴起,门户网站的搭建,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型社交软件的流行,改变了传统“大事件”的传播方式。不再是只依赖于纸质媒体和电视、广播这些传统大众媒体,而是多种媒体共同传播,同时传播内容也有所变化。全媒体环境下,传统“大事件”的传播受到挑战。本文试通过分析多个典型大事件在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过程,尝试总结全媒体下“大事件”的传播策略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场媒体融合的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互联网和移动数字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改变,图书、报纸等传统媒介与网络、移动阅读器等新媒体不断融合,共同形成信息传播的渠道网络,人类正在逐渐步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出版体量增幅骤缓、销售收入增速下滑、读者大量流失。这些问题正在不断挤压传统图书出版企业的生存空间。面临生死考验,出版企业纷纷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闵锐 《市场周刊》2020,(15):0027-0027
科技引领未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互联网与各类型媒体无缝对接,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时代的作用下如何能够实现多元互动沟通,让媒体内容更为丰富,并最大化提高数据传播的效率与质量。文章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对策,希望有效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刘水 《中国报业》2023,(15):206-20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开始多样化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的影响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媒介融合对媒体生态、电视新闻采编业务和电视语言的改变,提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调整策略。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需要做好采编准备工作,深度挖掘新闻线索,加强全媒体的采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付向荣 《中国报业》2023,(23):144-145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法治时报社,于2023年8月2日成立海南法治传媒智库。法治时报整建制转型建设媒体型智库,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加快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近年来,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融合改革不断提速,初步形成了全媒体、多元化、矩阵式的现代化媒体发展格局。本文介绍了法治时报社转型媒体型智库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