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和经济格局急剧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口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可持续发展是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协调并进、共同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可以持续下去的。达是一种“既满足当代需求但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人口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类需求的不断增长,生态系统失调、自然资源锐减、环境污染严重和能源紧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提高人类对保护资源和节约资源的认识,把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技术经济、生态经济、环境经济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紫云 《企业经济》2002,(12):46-48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秩序和经济格局急剧变化的今天,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本国的发展目标,中国政府也加大了解决人口瓶颈问题力度,以便完成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此,政府公布了《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在加大资金投入方面,《白皮书》承诺逐步增加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财政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利用经济手段形成良性的社会投入机制、完善有关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各级财政拨款制度.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如何做到投入最少财政资金、产出控制人口数量最大效应,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与人口控制是值得研究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使人类后续的生存环境和经济运行受到严峻的挑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必然选择,"绿色"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关注的主题,绿色化运动正向各个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界、学术界、文化界等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全球化涵括了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人口、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并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险业发展充满机会和挑战 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如同两个巨大的车轮,推动着中国前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革,推动中国社会和经济走向更新,更高,更远,中国经济已经和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近十多年来,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物质基础的化石能源,已很难支撑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遏制环境的恶化,世界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使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大量的资源、环境事项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并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改变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构成危害,最终达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素质过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11.
苏冰 《中外企业家》2012,(11):37-3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全世界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与老挝所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情况和国际地位   1.中国所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情况和国际地位   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2.9亿人口,自然资源丰富,国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很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非常迅速,成为自四小龙、四小虎之后拉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兴经济力量,现在世界经济学界有不少学在研究中国的崛起现象.  相似文献   

13.
人口、环境、资源三大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环境如何与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在此背景下,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署(WCED)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其原意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对后代人的发展不构成危  相似文献   

14.
一、人口增长和由此产生的就业压力问题作为特大城市,北京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固然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基本制度有关,但也受到米自人口增长的加压作用。 1.人口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过快增长在人口增长过程中,1953-1964年,北京市人口增长最快,总人口增长了约1.7倍。为适应“一五”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北京出现了大量的机械增长,这种增长奠定了北京作为现代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人口  相似文献   

15.
世界发展近20年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退休人口数量增加、人类寿命延长及少子化加速已使劳动力短缺,加重了劳动人口与整个社会的负担。中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五分之一生活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也是当代世界最明显的一大发展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可回避地面临全球化,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已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课题.笔者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王春和  周先怀 《价值工程》2021,40(10):64-65
众所周知,环境、人口及资源已并列成为当代世界最突出和亟待解决的三大难题.人类的生存环境其本质是自然生态环境,离开了自然生态环境就无法地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由于全球人口激增和人类经济活动日趋频繁,人类与地质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地质灾害成为了一种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较为普遍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增加,资源消耗随之增加,环境质量却日益下降,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基于此,我国结合本国国情和人口现状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通过30年来的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发展银发经济成为刺激老年消费的正确抉择。老年人消费能力不断增强,老年市场具有巨大潜能。与此同时,我国高速迈入数字时代,数字化与老龄化的“共振反应”尤为强烈,数字鸿沟问题显著,在政府、社会、技术以及个人层面上仍存在四重困境,需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推动银发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国际人口研究机构和人口专家对世界人口的有关问题作了预测:一、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62亿。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100亿。二、印度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100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63200万,非州的尼日利亚人口将比现在增加四倍,达到50900万,超过苏联和美国跃居世界第3倍.三、到2000年,城市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即超过30亿。四、墨西哥城将成为人口最多的城市。到2000年,墨西哥城的人口将超过日本的东京一横滨区(现有2540万)而达到2630万,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五、发达国家将会出现城市“空洞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