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从而引发了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潮流。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基础之上,即宏观经济分析必须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所基于的微观经济分析与新古典分析有着本质的不同;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解释社会变迁。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的实质作一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汪浩瀚 《财经研究》2005,31(10):86-9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解释的是社会变迁.文章在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欣  靳卫萍 《当代经济研究》2005,(5):22-27,F003
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由凯思斯创立,但其缺少以价值和分配理论为前提的微观基础。尽管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总量生产函数出发,力图把凯思斯经济学嫁接在新古典的价值和分配理论之上,但由此却导致了宏观经济学中严重的逻辑矛盾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失效。马克思经济学在明确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完全不依赖于技术关系的价值总量的计量、分配和各个总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并用以表明资本主义经济中特有的有效需求和经济波动问题。寻找微观基础问题可归结为微观加总到宏观总量的问题。自己的利息率和名义量值的总量生产函数,可成为宏观总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的各派经济学家大都已经将微观问题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重点,甚至还有完全以微观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现象.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有三种观点.西方国家流行的主要是以微观分析代替宏观分析的观点,而且其价值论的观点和方法存在着矛盾和倒退.但这些做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对经济人理性的假定、将微观个量直接加总为宏观总量、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等都存在明显问题.总之,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微观问题研究已经受到了西方经济学界各派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将其视作宏观经济学探索与研究的重点,甚至还有将微观分析法完全视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现象的方法.宏观经济学中的微观基础具备三种观点,微观分析取代宏观分析观点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且其价值论的方式与观点存在一定的冲突与倒退,但这些做法实际上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因此,宏观经济学中的微观基础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围绕微观基础研究而展开的争论,并评述了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超越微观基础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7.
路继业 《经济论坛》2011,(12):215-220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经历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至当今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本文对宏观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特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介绍,认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动态模型,并且引入了垄断竞争、理性预期和价格粘性,这使得该理论可以明确地分析宏观经济从短期至长期的调整机制,更有利于对整个宏观经济调整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目前宏观经济学理论界主要的分析框架和工具。  相似文献   

8.
宏微观经济学经历了三次融合。在微观基础研究中,新古典主义把预期形成机制理论作为连接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桥梁,而新凯恩斯主义则通过工资-价格粘性的原因解释和不完全市场结构的分析来构建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他们关于代表性主体、理性、均衡以及协调问题的观点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宏观基础。早在宏微观经济学分立之初,凯恩斯对这一问题就有所关注,西蒙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满意决策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则从制度上来研究宏观基础,其协调失灵学派还提出了协调失灵理论。对宏观基础进行系统研究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瓦尔拉斯主义。其学者指出,具有有限理性的微观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经济系统方程具有多重均衡解,从而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但宏观制度的协调功能会使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微观基础、不确定性与西方宏观消费理论的拓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演变为IS-LM分析框架核心的凯恩斯宏观消费理论和绝对收入假说。西方宏观消费理论的演进始终贯穿着两条鲜明的逻辑主线:一条是与整个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潮流相吻合,即为宏观消费理论建立微观个体消费基础;另一条是把消费理论从确定性分析框架推进到不确定性分析框架,实现了从确定性分析到不确定性分析的拓展。不确定性作为转型经济中制度演进的一个基本特征,使得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基于转型期的宏观背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研究我国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研究的复杂性科学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基本上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天下,微观经济学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而宏观经济学也是建立在主要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在两大主要宏观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在构建微观基础上固然全面引入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即使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也都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有关,坚持了理性与理性预期,区别只在于强调了市场的不完全,强调了价格与工资的刚性。所有的主流经济理论都强调自己是一门科学,注重借鉴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的微观理论基础刘文忻引言在本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普遍面临的严重滞胀是对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的一个无情的打击,凯恩斯主义在现实面前一筹莫展而陷入困境。在80年代,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风行于经济学的...  相似文献   

12.
滞胀危机和世界金融海啸的先后爆发,表明现代宏观经济学不仅不能解决当代最大的经济问题——消费需求不足,而且催生出更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需要做重大改进,使之从宏观走向中观和微观;从平面研究走向立体研究,从虚拟走向现实。本文构建了融微观、中观和宏观于一体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分析和阐述了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宏观经济三个层面的内在关系和外部联系及其变化规律,提出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政府干预理论等10个方面对两种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了优劣比较。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比较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收入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和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在国民收入理论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前者以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是马克思微观经济矛盾理论分析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的逻辑发展和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民经济宏观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后者则是以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为最原始模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独立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两大体系的国民收入理论,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对其一致性和分歧性的分析,有助于把握两大理论体系的发展走向,更好地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微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达尔文的演化思想相比较,马克思不但成功地进行了生物学隐喻,其建立在"二分"演化观念上的劳动价值理论还为演化分析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从而构建了一个从商品到劳动再到人的因素的演化微观分析框架。技术与制度变迁理论是马克思本体演化思想的应用和体现。马克思的演化思想不仅具有系统发生下社会历史制度演化的宏观分析,还有个体发生下的演化微观基础及其动力机制分析,这对于解决现代演化经济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宏观经济学把总供给看成是物价水平的函数,而经济增长理论又以社会总生产函数为基础。那麽总供给与总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总供给与总生产函数的微观基础是否牢靠?本文从各个企业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出发研究这些问题,找到了社会总生产函数和社会总成本函数的构成形式,并证明了社会的产品总供给和要素总需求正好是在社会总生产函数下,实现社会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供给与要素需求,从而为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供给和总生产函数建立了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6.
鉴于现代宏观经济学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认为需要从3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宏观经济学的中观化和微观化;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需要从均衡模式上升到轨道模式;宏观调控(政府干预)的方向应该从总量调控转为局部调控。宏观经济学从产生、发展到成熟,须经历3个阶段:宏观层面阶段、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当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之中,为推进这一进程,本文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国际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正逐步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国际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建立在Obstfeld和Rogoff(1995)的杰出贡献的基础上的。Obstfeld和Rogoff  相似文献   

18.
新政治经济学以使用经济学现代方法对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核心,成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新发展。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作为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政治对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的影响。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对当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则表现在研究形式和研究方法所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人民银行要加强金融监管,商业银行要防范金融风险,传统的方法是利用统计指标来进行的。而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要适应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的要求,防止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入侵带来的冲击,传统的方法已显得力不从心。所以,理论界提出了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金融监测预警系统,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该系统通过统计指标体系、模型体型、信号灯体系来对金融业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测,提出预警,从而把各种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起到防范的作用。金融监测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来自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及金融经济学理论。本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由逻辑体系保证,但逻辑体系并不意味着经济学一定能够很好地解释现实,这要求经济分析所依据的制度基础必须联系到人的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逻辑起点。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注重人与物的关系及在生产函数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之微观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新古典传统相比,以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社会关系为分析线索的马克思经济学,正是在其特有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的微观基础上,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从而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总量理论体系,完全不同于自身存在各种逻辑悖论的主流新古典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