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1996年国家技术开发重点项目计划是跨接国家“八五”和“九五”计划的三年滚动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和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据悉,吉林省邮电部门“九五”计划已定。邮电业务总量和邮电业务收入要在“八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半,到2000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达到64.5亿元;邮电业务收入达64亿元。邮政储蓄、局用交换机话机、无线寻呼用户和移动电  相似文献   

3.
未来十年是福建邮电发展至关重要的阶段,所面临的不仅是一个充满巨大希望和机遇的时期,也是一个奋发图强、大有作为的时期。在这十年大发展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通信为中心,集中精力抓好“八五”计划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福建邮电“八五”计划的依据和指导思想经过近三年时间的酝酿、讨论、研究和论证,我们提出“八五”福建邮电通信发展计划。这个计划的依据是:①通信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改变开放的重要条件予以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②邮电部制定的邮电发展规划,和福建省委提出要在“八五”期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第二个翻番,努力把我省建设成稳定、繁荣、文明、小康的开放省份的战略目标;③福建对外开放的发展形势和实现对台直接“三通”的需要,以及“七五”福建邮电通信发展的基础水平。“八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遵循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以通信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坚持技术进步,深入运用政策,注重协调发展,争取适度超前;积极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  相似文献   

4.
“七五”计划时期,是建国以来邮电通信事业发展最快,投资效益最好,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时期,原定“七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已于1989年提前一年完成。当前在治理整顿,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较低、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邮电继续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七五”计划的圆满完成为“八五”计划乃至长期的邮电通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真回顾总结“七五”的经验,对于指导“八五”计划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七五”期间,邮电事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5.
一、公用信息网 公用信息网是以邮电部门为主,行业组织负责,社会各界共同合作组成的网络。 信息网由信息网络、信息装备、信息资源及信息人才组成。 1.信息网建设和应用 经过“九五”、“八五”的建设,辽宁省电信通信网基本建成具有国际80年代水平数字程控化的长途和本地电话网;建成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纤传输骨干网;数字微波网;建成分组  相似文献   

6.
1995年,邮电部提出了九十年代邮电通信的奋斗目标是在今后十年中将以两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超常发展。作为通信支柱之一的微波通信自然也是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很大。据统计,近两年来我国通信事业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主要通信能力和业务总量已提前完成“八五”计划,实现了在1980年基础上翻三番的战略目标。据保守的估算,若微波通信只保持近两年电信平均增长速度30%以上的增长速度,“九五”期间微波通信设备的需求总量为:数  相似文献   

7.
面向未来再创辉煌──邮电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尤宗文今年是我国实施宏伟的"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设施的邮电通信,经过"八五"期间的蓬勃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在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新时期。一、邮电通信"八五"发展迅速,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8.
经过“八五”、“九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电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网络容量快速增长、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综合通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持续、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实施我国《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九五” 规划》的第一年,我们必须一开始就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为今后四年开个好头,如果说“八五”期间我们各级无委是在为无线电科学化、自动化管理打基础,那么,“九五”期间应该是大见成效的时期。 为落实“九五”规划,加速我国无线电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进程,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综合快讯     
“八五”是北京电信事业飞速发展实现大跨越的五年。 1995年北京市电话普及率由1994年的18.5部/百人上升到24部/百人,与“七五”相比提高了15.9个百分点;市区由1994年的28部/百人提高到35.5部/百人,市区电话普及率较“七五”增加219个百分点,全市公网电话用户达到150余万户。长途交换机总容量“八五”实增  相似文献   

11.
电信科学技术第四研究所(原邮电部第四研究所)创建于1964年,是中国最早从事微波通信技术应用与开发的专业研究所,主要从事无线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等领域的研究。现在致力于移动通信系统和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建所三十八年来在完成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同时,还为我国通信建设解决了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开发出许多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一、1997年电信工作基本情况 1997年全国电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勇于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面实现1996年全国电信工作会议确定的“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管理服务再创新水平”目标。“九五”计划的良好开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预计,全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643亿元,比上年增长36%;业务收入完成1554.5亿元。增长31.37%。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年新增局用电话交换机1961万门,总容量突破1亿门,达到1.11亿  相似文献   

13.
内外要闻     
每年一度的全国邮电管理局长会议于1996年1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了邮电“八五”工作,提出了“九五”邮电通信发展目标,并对1996年的邮电工作进行了布署。邮电部吴基传部长作了《认真总结“八五”经验,努力完成“九五”任务,为我国邮电通信2101年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据悉,“八五”期间,我国邮电通信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能  相似文献   

14.
“八五”计划建设的光缆通信网,将于1995年全部建成,均采用准同步数字系列(PDH)传输系统。“九五”拟建的光缆网,将采用同步数字系列(SDH)传输系统。两个光缆网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成为大容量信息传输的跨世纪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5.
自中国移动2002年实施“服务与业务领先”战略以来,我国各电信运营商纷纷开始制定实施企业战略。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进入以“企业战略”为指导,“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实施企业战略”并重的新阶段。时至今日,中国移动和其它运营商的战略实施已经二、三年了。根据“企业战略”的生命周期,电信运营商到了对其战略进行评估的时候了。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战略评估观和评估方法,对于提升运营商的战略评估水平,使“企业战略”更好地指导企业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如何做好电  相似文献   

16.
开拓市场强化经营促进邮政业务发展──“八五”邮政经营综述“九五”邮政经营思路邮政总局经营综合处一、“八五”期间邮政经营综述“八五”期间邮政经营管理工作取得可喜成果,全国邮政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1995年邮政业务总量为112.7亿元,比199...  相似文献   

17.
“八五”期间,我国在通信能力、网路规模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的通信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中国远景目标,加快农村及边远地区通信的发展,促进技术装备的更新,扩大规模经营范围,借鉴国外的经营管理经验,邮电部科学技术情报中心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七中全会精神,集中精力加快邮电通信建设,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是摆在全国百万邮电职工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建议》的精神不仅对我们完成今年的各项邮电工作任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实现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邮电发展目标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七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邮电通信的方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十分鼓舞人心的方针。《建议》强调指出,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今后十年和“八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一个重点,要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应当采取适当的投资倾斜政策,有计划地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通信干线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十五大的要求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九五”计划有望提前一到两年实现的新情况,邮电部对邮电“九五”计划进行了重新调整。这是在最近召开的全国邮电管理局长会议上,邮电部吴基传部长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根据调整的五年计划,“九五”期间,全国邮电投资规模由5000亿元调整为6329亿元;2000年,全国邮电业务总量由3000亿元调整为3422亿元,业务收入由2400亿元调整为3372亿  相似文献   

20.
以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俗称“信息高速公路”)为开端,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本国的信息化计划。广东省尽早地规划和建设广东省高速信息网络,已成为争创新优势的基础工作之一。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到2010年,珠江三角洲将率先建成一个能为各行业及广大的家庭提供大量信息服务的现代化信息网。为此,广东邮电从“八五”开始,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组建广东宽带传送网。在“九五”期间,将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