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近年来企业财务报告改革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IASB和FASB提出的财务报告信息重构意见的逻辑思想,并对财务报告改革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韩梅芳  王玮 《财会月刊》2013,(12):26-28
继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后,财政部于2011年又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并没有与《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9》趋同,而是更多地考虑了本国国情和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其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在科目设置和规则要求上也有较大不同,更好地体现了与税法的高度协调一致。在此背景下,全面反思《企业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先进性和导向性,对实施会计改革,实现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价值报告:财务报告变革的有益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报告的改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自80年代以来现行的财务报告就受到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强烈批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曾于1994年研究并建议对现行的财务报告揭露政策做大规模的改革,PWC会计公司1998年对亚太地区的资本市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的投资人与分析师认为企业现行的财务报告没有充分提供市场所需要的信息。随着传统产业的没落,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技术、人才等无形资产取代了机器设备成为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原动力,而现行的财务报告仍采用…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知识经济的来临,会计信息用户要求改革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建立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财务报告模式,是目前全球会计界共同面临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知识经济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其作为企业价值体现的载体对内部也提供重要信息.文章通过分析财务报告列报的目标,指出了现行财务报告的一些不足,并结合IASB与FASB对财务报告的改革,提出了基于企业价值下的财务报告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丹瑰 《财会月刊》2013,(11):96-99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应理论研究先行、准则制定在后。本文以IPSASB最新发布的关于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最终稿和征求意见稿为基础,对整个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进行了详细评述,试图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建立适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财务报告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正由传统的股东单方治理逐渐演变为利益相关共同治理。然而,财务报告模式改革一直是在服务股东单方治理的财务报告框架内进行改革,对财务报告如何适应利益相关共同治理的要求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21世纪无疑将是利益相关共同治理的世纪,对传统财务报告模式进行彻底改革的时机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8.
任欣 《会计之友》2012,(36):25-27
企业价值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对企业价值与财务报告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并从企业价值视角出发分析财务报告的重要性与意义。结合当前财务报告的现状与企业价值的要求,指出传统财务报告所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事项法下的财务报告与价值法下的财务报告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事项法下的财务报告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方健 《财会月刊》2007,(5):88-89
本文对事项法下的财务报告与价值法下的财务报告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事项法下的财务报告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不仅对西方国家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推动了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的改革与发展,同样对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产生了影响。本文以新公共管理改革为背景,从西方国家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变革及其趋势和给我国带来的影响,阐明了我国进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必要与可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务报告存在着目标偏差、信息披露不完整、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等问题。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加以改进时,要改革与会计环境不相适宜的部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应以完善体系、丰富披露内容、变革报告模式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改革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对财务会计模式的改进和改革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拟讨论基于历史成本缺陷而兴起的公允价值,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就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财务报告中运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的发展情况,然后对基于财务报告目的的评估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在我国深入推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内容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是经过2006年会计改革以后而建立起来的,我国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得到长足发展.在资本市场上处于流动状态的投资人成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文章结合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分析了财务报表的主要变化,认为在现阶段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报表项目及其内涵的变化,要正确认识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影响,关注职业判断对报表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事项法的财务报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在价值法下的现行财务报告因为经济、简洁、易于比较而得到广泛使用,但在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今天。它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以事项法为基础的财务报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从事项法与价值法的比较入手,分析了事项法取代价值法的必然性,并就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提出一点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7.
黄岩 《中国审计》2009,(3):46-47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相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策有用观”得到普遍认可。同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会计标准国际趋同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此情况下,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新会准则中适时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对政府财务报告主体范围作出修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不同国家政府财务报告主体范围存在差异的原因,认为修订后的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主体范围符合当前政府会计改革的阶段性需求,并针对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准确界定政府财务报告主体、进一步完善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选取恰当的合并方法、构建五级报告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行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不注意未来,只重视货币性信息忽视非货币性信息,只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结果,不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等等方面的弊端,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财务报告的相关性。而财务报告存在的基础之一就是决策有用性,即为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无法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财务报表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20.
未来财务报告是未来会计环境的产物。未来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致使我们难以准确对未来财务报告作定型化描述,因为谁也难以完全做到先知先觉。但这并不能妨碍我们对未来财务报告的定向作一个粗略的估测,以便我们把握好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对财务报告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