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的会计处理难点在于如何调整所得税。根据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时间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有重大影响。笔者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拟通过案例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未决诉讼形成日后调整事项对所得税的影响,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发生于汇算清缴以前,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发生于汇算清缴以后,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发生于汇算清缴以前,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发生于汇算清缴以后,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如果发生于汇算清缴以前,需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所得税;如果发生于汇算清缴以后,不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所得税。如果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则需要调整递延税款。  相似文献   

3.
王晓军 《财会月刊》2010,(11):72-72
一、预计负债确认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第四条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一是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二是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三是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相似文献   

4.
损益表债务法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所得税率更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损益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额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额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周丽君  徐珊 《财会月刊》2011,(25):38-39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若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不仅可能涉及报告年度当期所得税的调整,还会因涉及资产、负债的调整而影响报告年度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转回。本文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定义的四种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分别阐述四种情况下的涉税处理。  相似文献   

6.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若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不仅可能涉及报告年度当期所得税的调整,还会因涉及资产、负债的调整而影响报告年度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转回。本文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定义的四种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分别阐述四种情况下的涉税处理。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应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过程中。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的调节实际上是对影响本期净利润,但并未发生现金流入流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减变动金额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9.
曹俊 《财会月刊》2013,(1):63-64
【摘要】基于2011年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涉及的资产损失金额确定以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问题,本文对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与国税发[2009]SS号文件规定之间的差异进行解析,以强化资产损失25号新政对实际业务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0.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可能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也可能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由于日后事项形成影响数的性质不同,所以在对日后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时,应遵循不同的调税原则.  相似文献   

11.
所得税汇算清缴不仅涉及会计处理还涉及税法规定,其中需要审查和调整的项目比较多。相对于专业税务人员来说,会计人员在准确理解和执行税法上相对比较困难,导致在汇算清缴中出现多纳或者少纳企业所得税。总结近年来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只重视审查当年业务,不审查往年相关联的业务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当对有关成本、费用和收入进行纳税调整,这就需要企业依据税法有关规定核对相应会计业务,查找需要调整的项目和金额。而大多数企业往往只是审查该汇算清缴年度的会计业务,忽略了相关联的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一)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所得税影响金额,直接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所得税的“收益分配观”,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付所得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不反映为一项负债或资产,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影响程度。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工作量小;但是应付税款法不确认当期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因而逐渐被淘汰。  相似文献   

13.
王颖 《西部财会》2009,(8):45-47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既包括报告年度或报告中期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也包括以前期间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年度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目后事项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而不作为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因此,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销售退回事项,可能发生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  相似文献   

14.
姜葵 《会计之友》2009,(12):71-74
本文针对所得税会计学习的难点,通过例题讲解,提出用未来可税前列支金额来确认暂时性差异所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解题的新思路,并归纳出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使所得税会计的学习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又如期而至.为了做好2006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避免涉税风险,本文提醒纳税人在汇算清缴期间要注意三个“点”。  相似文献   

16.
陈亮 《会计之友》2006,(27):79-80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实质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确认所得税费用,反映在利润表中;一个是确认应交所得税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使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真实地反映税赋信息.由于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存在差异,使得当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和确认的应交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不一定相等,从而还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本文就此作一解析.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发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计税基础计量暂时性差异,重在规范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及计量,在资产及负债存量可靠、完整的基础上,从资产及负债的增减变动导出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金额,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规范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2211预计负债”规定:“本科目核算企业各项预计的负债,包括对外提供担保、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很可能产生的负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或或有资产》(IAS37)中将“准备”定义为“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负债”。  相似文献   

19.
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应交所得税和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是注册会计师考生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涉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涉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应作为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本文只探讨后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邓伟华  丁宇明 《活力》2005,(5):115-115
1.采用债务法时,时间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确认,但如果企业已知本期发生的时问性差异在今后转回时的所得税率,则时间性差异可以按照预计今后的所得税率计算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例如。某企业按规定在开业的第一、第二年免缴所得税,第三年开始按照33%的所得税率交纳所得税。如果该企业在第一年和第二年每年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2000元,并且该时间性差异在第一年全部转回,则该企业在第一、第二年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时。应当按照33%的所得税率计算其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即至第二年未遂延税款贷方余额为7920元(24000×33%),待第三年转回时再按照33%(假如所得税率不变)的所得税率转回递延税款贷方金额792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