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内部审计模式变迁的过程,并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手段方面分析了传统内部审计模式的不足和新型内部审计模式的优越性,探讨了如何构建新型内部审计模式及其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首先就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二者的关系加以论述,在此基础上指出公司治理框架下的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如何构建我国新型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西方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离不开审计,而审计能否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运行框架中发挥作用,取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判断公司治理结构完备的标志在于该公司是否设立了由非行政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本文试图从西方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中得出某些有益的启示。一、西方审计委员会制度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附属委员会,全部或多数由非行政董事组成,作为董事会与内部、外部审计师沟通的桥梁,各分担了行政董事在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的部分工作。一般认为,这种内部审计制度起源于震惊审计界的迈克森·罗宾逊药材…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审计力量薄弱、技术方法落后等问题,云审计为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基于云审计平台提出高校新型审计模式框架:借助云审计平台实现云端无纸化作业和高校间审计资源共享;同时,将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分为重大项目和非重大项目,分别提出高校间协同审计和独立审计两种审计方式。  相似文献   

5.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内部审计的发展新趋势入手,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阐述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并在分析比较国外典型内部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我国新型内部审计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内部审计机制.股权型治理模式和债权型治理模式的内部审计机制在总体治理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确立的理论依据、内部审计的组织设置、内部审计重点、内部审计信息传递等方面,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经营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效益性和有效性(3E)的审计,它突破了以往以财务审计为主的内部审计,把审计范围扩展到非会计业务和管理控制等领域,给内部审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对于经营审计实施的具体方法,理论界仅仅针对审计目标的变化和发展相应地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审计模式:以结果为导向的审计模式(账表基础审计)、以制度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风险基础审计),并没有具体到不同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本文试图借鉴理论界的基本审计模式,从战略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不同类型组织及不同业务流程的具体审计模式,以解决经营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使其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这也是理论界和实践工作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内部审计机制。股权型治理模式和债权型治理模式的内部审计机制在总体治理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确立的理论依据、内部审计的组织设置、内部审计重点、内部审计信息传递等方面,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内部审计是现代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对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咨询职能的发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内部审计环境进行研究,对强化内部审计、完善公司治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环境不和谐的现状,结合我国实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引言)在过去十年里,控制模型一直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有效控制系统风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风险基础审计引入了控制模型,对审计的风险进行测量、控制,这种审计模式成为了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一直以来,审计人员都把精力集中在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审查,通过制定审计计划,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作出评价,向管理层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往往是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审计目标,而不是以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作为审计的目标。因而审…  相似文献   

11.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按实施审计的场地不同分为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当今,在内部审计已由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向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基础审计模式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非现场审计显示和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技术手段在非现场审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丰富及完善了审计方法体系外,  相似文献   

12.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以风险识别和防控为核心的新型审计模式,最早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出于防控审计风险而逐步形成的,但是由于其在风险防控方面的独有优势,在实践中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中。本文以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将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优势和意义,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应用的主要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总结和应用潜在的难点以及可采取的化解对策,希望能够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水平的改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战略审计: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略审计是否属于内部审计范畴,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此文站在公司治理的高度,从实施战略审计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战略审计的路径选择等多个方面肯定了战略审计的治理功能及在增加价值方面的作用,并以帮助组织增加价值为基本导向,深入地分析了战略审计的治理功能,明确了战略审计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战略审计有效施行的几个基本条件,拓宽了内部审计范畴。战略审计,不仅体现为内部审计功能的延伸,同时还反映出内部审计理念的深刻变化,这对于变革时期重新塑造内部审计形象具有一定的指引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司治理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减少公司经营目标实现进程中潜伏的各种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当今公司治理的主旋律。这对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将内部审计的目标提升到为公司增加价值的层次上.本文从公司治理目标演变及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融合性出发,初步地探讨了公司治理下的内部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孙立 《财会通讯》2009,(2):67-69
治理型内部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是对内部审计功能及作用领域的重新审视。它的出现既是全球公司治理背景下的现实需要,也是各国法律、法规、执业规则等管制的要求。如何全面拓展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独立观察者的作用,本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作用,但内部审计可以随时随地对公司的经营活动、经营成果、风险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的这种管理职能和作用是外部审计无法替代的。从现行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看,其对内部审计涉及内容较少,且对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委员会的规定不具有强制性。应将内部审计真正纳入到公司治理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17.
杨录强 《财会通讯》2010,(10):134-136
公司治理提供了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环境,是企业整体运行的方向盘。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机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公司治理也是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的最好保障。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本文就从两者的涵义与联系为出发点,揭示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模式的影响,分析了各种审计模式的机制,探讨了我国完善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通过分析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特点,提出我国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协调外部审计关系的过程中建立审计委员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从审计模式的演进看风险导向审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在具体项目的审计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审计模式,开发出一种以评估审计风险为中心的审计模式,以此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这就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此文试图从审计模式的演进过程,探讨传统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利弊得失和适用的审计环境,以期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有一个较全面和实务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近年部分企业更进一步开始建立战略审计,以应对集团企业内部经济关系层次多、信息处理量大、利益关系主体与管理环节复杂、管控难度大的现状.文章探讨了企业公司内部审计延伸至战略审计模式,以上市W公司为例,讨论战略审计与内部审计结合模式的构建思路与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