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海门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围绕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化、生态休闲农业集聚化,积极实施农业内部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从而在促进就业、扩大销售、促进增收上找到一个新的增长极。当前现代意义上的农业和农村,由于其环境面貌、产业形态、主体素质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应当而且必然成为城市人口旅游观光休闲的选择。现代城市居民选择在远郊居住、到郊区休闲,包括旅游度假观光休闲  相似文献   

2.
正休闲农业是发展农业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产业的新载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前,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休闲时间增多、交通环境改善及消费需求升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农业生产、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受制于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我国仍有大量的农民朋友对于休闲农业项目的建设、经营,乡村旅游策划、产品打造、客源地分析等重要技能掌握不透或一知半解,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基于此背景,由陈展鹏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镇江市休闲农业因地制宜,不同市、区,如以水产养殖、垂钓为主导的扬中,以林果采摘为特色的句容,都走出了独具魅力的发展道路.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农家乐、规模休闲农业基地676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园)18个,省级示范点(村)20个,省级主题创意农园19个.2020年休闲农业年综合经营收入为19.9亿元,年接待游客人数1200万人次.镇江市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特色产业来深度挖掘农村文化,讲好自然和人文故事,"农文旅"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内涵.  相似文献   

4.
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举措;是推销名优特产品的重要途径;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好契机;是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思路;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重要一环;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发展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罗甸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例,分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义,最后提出有效实施策略,为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青岛地区休闲农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统一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青岛地区休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示范点8个。青岛市休闲农业分布整体上呈扇形放射性分布,形成五大扇形分布区,体现出近郊集中及远郊分散的分布特点。文章对青岛市休闲农业布局和模式选择的方法和重点进行了研究,青岛地区已经形成多种成熟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农家乐"模式、农业科技观光园模式、渔业休闲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对青岛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青岛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定位及策略,提出发挥乡土文化,提高体验效果、加强区域规划,提高运营水平、实现休闲农业的融合化及国际化等发展建议,以期为青岛地区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具体的表现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利用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过程、自然生态环境等,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游人提供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体验、娱乐、健身、教育、产品等多种服务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从欧美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  相似文献   

9.
从"美丽乡村"到"魅力乡村"其吸引力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县域背景下的旅游吸引力更加重视旅游地的资源挖掘,文化挖掘,魅力挖掘以将其转化成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旅游景点。通过对天台县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特色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以及空间布局分析,进一步探讨在县域视域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日益壮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它一方面为都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个相对悠闲和轻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又极大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江苏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对于带动乡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非农收入、农村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改善及农村社区建设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效用,通常要由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指导,如《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农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不到1%,但就是这样的"微不足道",恰恰是上海的"不可或缺"。上海都市现代农业正在向功能内涵升级转型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开创了农业"接二连三"的新局面,成为上海都市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业态。都市农业进一步凸显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功能,也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面临现代农业发展新常态,乡村旅游业如何提升发展,松江区农经站站长朱华平的文章《提升发展上海乡村旅游业的思考》,为我们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正一、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休闲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重庆市各级有关部门也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一大产业来抓。在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下,重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呈现出从郊区到山区、景区到农区、零星到集群、观光到休闲快速扩张、转型发展态势,正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立足全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地处国际大都市腹地的上海乡村,在紧密型城乡关系下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振兴成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新命题.在上海农民"洗脚上岸",上海农村"拆并腾挪"的背景下,振兴上海农业成为上海乡村振兴关键内容和主要抓手.加强上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响"上海农业"品牌,...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广西灵川县通过走农旅结合的路子,举办了"神奇灵川"系列乡村旅游活动,打响文化品牌,扩大旅游的影响力,全县休闲农业发展迅猛,先后建成古镇提香、海洋天桃和橘红甘棠江等12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将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  相似文献   

16.
正大丰名片麋鹿故乡黄海港城上海"飞地"长寿之乡国家首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力实施"全要素旅游模式",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积极培育以田园风光、农业体验、四季采摘、休闲娱乐和农家乐等为主题的新业态,着力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  相似文献   

17.
秦璐 《农业经济》2022,(3):97-98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作为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应从把握内涵、策划规划、合作发展、农民增收四个关键环节着手,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休闲农业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六大乡村休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为促进辽宁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正廊下镇是上海远郊生态农业镇的典型代表,全域46平方公里,城市开发边界外43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廊下不忘农业立镇初心,作为市级现代农业园,第一个开园的郊野公园、最早引进中央厨房的乡镇,汇集了一批农业生产、农业加工、休闲农业的龙头企业和优质资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态势强劲。  相似文献   

19.
农业一直是制约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发展中央提出休闲农业等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休闲农业不断发展对乡村旅游业影响日渐增大~([1]),导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不断自发进行融合。文中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概念、作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的必然性分析,提出现阶段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农业占全市GDP比重不足1%,但就是这样的"微不足道",恰恰是上海的"不可或缺"。上海的"农"字文章怎么写?在位于沪上远郊的上海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记者看到了上海农业创新、绿色发展的实践案例。2019年,上海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这是上海首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自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