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芸 《经济学家》2007,(4):127-128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伴随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以下简称ICT)发展所产生的新现象.从Lolyd Morrisett最早提出数字鸿沟名词开始,数字鸿沟被赋予广泛的学科内涵,学者从社会学、伦理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来审视数字鸿沟现象,打破了传统的数字化趋同说①.  相似文献   

2.
何枭吟 《经济咨询》2006,(4):20-22,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个人电脑和因特网发展和普及,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拥有计算机、网络等数字科技者,正快速拉大与未拥有者在知识取得、财富分配以及社会地位的距离,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面对新形态的鸿沟现象,1999年美国商务部在《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数字鸿沟”并对该现象进行了具体描述:在信息社会中,个人计算机和网际网络等信息工具对于个人的经济成就以及生涯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有无计算机和运用计算机能力的高低将成为主宰贫富差距的力量,计算机科技的高度发展,已有快速拉大知识取得、财富累积以及社会地位差距的现象,而这种因社会数字化的结果而加大个人之间在知识、经济、社会差距的事实,称为数字鸿沟现象。  相似文献   

3.
我国互联网数字鸿沟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晰数字鸿沟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互联网数字鸿沟的空间分异及产生的影响,利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选择从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应用类型的使用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区域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研究表明:1我国东中西部、省份和城乡之间互联网使用者规模和普及率存在着差异;2我国网民尤其是城乡网民在互联网各类应用中的规模和使用率存在着差异;3数字鸿沟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鸿沟,反映的是我国区域、省份及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即贫富差距。据此,文章提出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从经济和技术两个维度发展地区经济,缩小以至消除区域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误区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统计数字来看,似乎中国的数字鸿沟现象正在缩小,例如,网民的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手机销售量达世界第一等。还有一些说法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中国的信息化脚步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实际上,我国信息化基础比发达国家落后了几十年,而且还有继续拉大的迹象。国内企业间更存在巨大的信息化差距,这种差距反映在地域以及行业的差异上。重点发展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边远省份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存在巨大的落差;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与三资企业间,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数字鸿沟”一词究竟是谁首先提出来的,国内外有很多争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数字鸿沟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则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发表的《在网络中落伍》(Falling through the net)系列著名报告。在那之后,各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数字鸿沟问题,其中,也有一些学者从城乡差别的角度关注数字鸿沟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电信联盟曾使用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指数(IDI)基础上,提出改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通过分析2007—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的19个成员国的IDI指数和ICT相关指标揭示了G20成员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性。分析发现G20成员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国家之间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但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G20成员国中韩国、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最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居于G20成员国的中上水平,意大利、阿根廷、中国、巴西、土耳其的发展居于中下水平,墨西哥、南非、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孙立芳 《经济师》2008,(6):22-24
高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都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然而,世界财富的巨大增加并没有带来贫富分化问题的解决,反而使这种分化更加剧了。文章通过对信息时代特有的数字鸿沟、报酬递增规律及知识的自我强化规律等进行探讨,揭示信息时代贫富分化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特殊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逐渐拉大,这已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新问题。我国要建设和谐的信息化社会,推进信息无障碍工作,不断缩小"数字鸿沟"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推进信息无障碍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信息无障碍工作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加快信息化进程 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世界现有的政治经济格局也由此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所造成的“数字鸿沟”正以超常的速度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我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最重要甚至是最后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信息化下的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联  芦丽君 《经济师》2006,(2):107-108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促进了地区间教育的交流与互动,加快了教育发展的步伐。但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教育内部和外部的不公平的问题,如网络把教师、学会分层等,加深了教育中的数字鸿沟。国家应从宏观上进行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调控,学校作为具体的操作主体应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角色,要发挥关键作用,家庭应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袁荣  曹贤忠  曾刚 《经济地理》2022,(6):113-120+178
知识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是经济地理学探讨的热点议题之一。文章从知识网络角度出发,以我国的253个依托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的合著论文数据,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知识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内外部知识网络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重力模型和负二项回归从主体之间合作关系、国家重点实验室本身属性及其所处城市属性三个方面,探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领域内和跨学科领域知识网络密度普遍较小,集中趋势并不明显,呈现出相对均衡的状况;(2)本地合作分布较为零散,合作次数基本与城市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保持一致,跨区域合作呈现明显的东密西疏的地理特征,整体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3)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合作网络形成受国家重点实验室自身科研实力及实验室所处城市的教育水平、互联网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地理距离、属于同一依托单位均对知识网络形成有促进作用,是否属于同一管理部门仅对属于相同学科领域内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合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闭幕的 APEC年会上启D长级会议通过了《数字APEC 战略》,明确提出 各成员国要采取具体和联合的行动实施数字战略,并充分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革命;缩小数字鸿沟,迎接新经济带来的机遇。作为APEC 成员国之一的中国当然也要正视我国数字化的现实,采取切实的措施填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这是摆在国人面前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正祖数字鸿沟的现实 “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又称为信息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 管 理 局(NTIA)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  相似文献   

13.
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利萍 《时代经贸》2007,(6Z):44-45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促进了地区间教育的交流与互动,加快了教育发民兵的步伐。但是教育信息化过种中产生了一系列教育内部和外部的不公平的问题,如网络把教师、学会分层等,加深了教育中的数学鸿沟。国家尖从宏观上进行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调控,学校作为具体的操作主体应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角色。要发挥关键作用,家庭应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数字乡村建设包含乡村全面发展、区域协同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三重目标。截至“十三五”末,数字乡村建设在普及农村通信网络、延伸“互联网+政务服务”,奠定数字乡村发展基础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同时,数字乡村建设仍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失衡特征:生产数字化水平明显落后,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的东、西部差距存在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城乡“数字应用鸿沟”还十分突出。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投入水平与要素支撑仍然非常薄弱。下一阶段的政策应对和支持重点应聚焦财政支出结构和效率、数字应用能力以及政策统筹力度等方面,为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受经济、教育、资金、人才、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与东部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网络鸿沟",主要体现在了网民、域名、网站数量差距及分布不均衡等方面,而要改变这一状态,就要在西部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素质,普及信息化知识;多渠道培育信息化人才。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进程日益加快,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及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蓬勃兴起,信息基础设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人类社会的进步。顺应世界潮流,我国政府正在从战略的高度,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作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有关讲话中也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并在经济、社会、科技、国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积极加以运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计划中,也对新世纪之初我国信息化建设作出了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如此大份量,强力度地突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这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信息化建设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被赋予了历史性重任,我国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信息化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实现农业科技生产流通和消费信息在农业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之间有效传播的过程。狭义上说农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枝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把科技成果、生产技术、农产品供需关系、三农政策等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文章主要从我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两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筠榕 《当代经济》2021,(10):70-73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于原有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沿袭了原有的城乡差异,形成了新的不平等现象:"数字素养鸿沟".本文以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进行质性研究,发现城乡家庭文化资本中"数字素养能力"的"使用接入"和"技能接入"存在差异,对城乡中小学生的"意识接入"产生影响,以文化惯习的方式代际传递.弥合"数字素养鸿沟"需要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数字化转型",搭建全民信息化能力提升教育平台,提升农村信息化教育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数字鸿沟如何影响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益贫性和包容性,是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CHFS的家庭微观面板数据,将数字鸿沟区分为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能力鸿沟,分析了数字鸿沟与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多重数字鸿沟的存在对家庭收入差距有不利影响,仅消弭接入鸿沟和使用鸿沟不足以保证家庭收入差距得到缩小,只有进一步解决能力鸿沟,才能有效缩小家庭收入差距。因此,需要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普及,构建家庭数字使用场景和长效化保障机制,并警惕数字经济对传统特征差异扩大化而产生的诸如能力鸿沟等不利影响因素,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数码鸿沟的内容   全球数码鸿沟是指:两个或多个民族在信息和通讯资源的分布和有效使用方面的实质性差距。鸿沟就是指有效接入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差距;接入是指一个国家内不同民族之间或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对有关技术的使用。总之,全球数码鸿沟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之间的巨大差距。   正因为数码鸿沟是指有效接入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实质性区别,因此需要对接入和有效接入的概念加以区分。学校安装计算机或人们将电话线架至社区只能是接入;确保社区居民或发展中国家整体能承担服务费,在网址上找到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