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它同产权制度一起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是一个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花钱买机制就是要买一个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文章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途径,对农村信用社建立发展长效机制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随着省级联社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转变为行政管理,以及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全面开始实施股份制改造,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已经开始异化,主要表现在背离合作制属性、民有资本官营化和逆向治理。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异化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最为严重的后果是背离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利于农村信用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此,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现状、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总体设想和路径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勇 《中国外资》2008,(5):20-22
我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并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对股金管理、名主建设、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等的改革。这些改革虽取得过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农村信用社因产权、体制等长期的、深层次的原因造成法人治理结构呈现严重缺陷,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内部人控制、不力的委托代理关系,法人治理结构不对称、内外部治理弱化、认知程度不高等,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随着产权改革的进行,当前应趁热打铁,改革重点应放在加快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上。本文从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探讨入手,研究并构建出一个相对完善治理结构的改革模式,旨在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有讨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理性分析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建立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完善风险防范的制度约束机制,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胡瑞挺  曹斌 《甘肃金融》2011,(12):47-48
改革发展现状 定西市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系列要求,在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了法人治理机制的改革。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是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立足工作实际,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剖析,探讨如何发挥票据兑付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调动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促进农村信用社理顺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试点省的农村信用社通过增资扩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要实现农村信用社的良性健康发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钟红涛 《金融会计》2005,(7):35-36,3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农村信用社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构建了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的内控机制。但是,从农村信用社现实情况看,其内控机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加以改造和重建。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缺陷及其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是建立农村信用社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从法人治理结构层面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现行内控机制存在的缺陷,并从“三权”制约、资本发言权、激励机制、人本控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再造,以真正建立农村信用社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内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改革开放近20年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的剖析认为,现行合作制体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不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运行。要改革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并在此前提下建立股份合作制下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农村信用社改革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四川174个农村信用社县(市、区)联社为样本,从股本结构、激励机制、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虽然名义上都建立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但大多是有其名而无其实,法人治理结构很不完善,还存在股权设置不合理、“三会”制度形式化、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它是信用社其他很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要深化湖南农村信用社改革,首先应完善其法人法理结构。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法理结构的重点是要完善“三会一层”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机制及对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信用社正进行着深入改革,力求实现法人治理以提高竞争力。然而,因农村信用社存在体制上、产权不清晰等深层次原因,导致在实现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严重缺陷,需要全面改革。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修森 《武汉金融》2003,(10):59-60
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仍然存在所有者缺位、法人框架内有关组织权责关系不够明确、运转不够协调等问题. 一、法人治理的难点 1、如何确定对农村信用法人治理的时机.农村信用社以小金额的股金吸收广大农民为社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员与农村信用社利益关联度降低、所有者缺位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有的地方认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应以产权改革为前提,否则只能是搞形式,不愿在对法人治理上花力气、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农信社改革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四如 《银行家》2006,(7):54-55
关于治理机制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之一是完善法人治理机制,股东、每个社员都约束董事会,董事会又能有效地制衡经理,经理对日常经营管理负责。这样一个机制,目前对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来说还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中国的改革20多年,改革的初期就提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尽管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已在形式上建立,但实质上依然是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干预。使得国家花钱购买的机制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应当由省联社控股辖内信用社,并将县联社的单元组织制度改为持股公司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  相似文献   

17.
花钱买机制政策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二是内控机制建设有了明显的进步:三是法人治理结构形式初步形成;但相关主体思想上缺乏正确认识,省联社管理上存在弊端,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农村金融体系还未健全。为此,要加大宣传和政策引导力度,规范省联社的行业管理行为,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经过改革,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促进了整体经营业绩的提高。但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缺陷,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借鉴制度经济学与组织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伍勋明 《福建金融》2004,(11):17-19
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从全面分析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进展缓慢的原因出发,探讨加快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主要包括章程运转制度化、增强行业管理与监管的合力、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健全激励机制以及改革监事会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体现"民营资本民营化".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完善要从信用社的内部和外部人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