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东 《云南金融》2012,(5Z):54-55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是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基础,本文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博弈角度对企业性质的重新诠释,建立分析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分析框架,探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式和人力资本如何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对中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现状、误区和方式选择做出分析,提出了中国实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是企业中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博弈的产物,要素的稀缺度、在生产中的贡献、退出成本、承担风险能力和要素禀赋构成双方谈判力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类型的企业、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下,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谈判力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条件不同。一般而言,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制企业、企业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市场导向型治理结构中,比较适合实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制度。但也不能够完全排除个别企业的特殊行为。  相似文献   

3.
考量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关系发现,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贡献大小无差异时,人力资本承担了主要风险;在二者承担相同风险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创造利润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鉴此,设置环境参数、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衡量人力资本贡献、模糊评估产品市场等人力资本风险;建立人力资本参与创新型企业收益分配模型,确定人力资本在创新型企业收益中的分享数额。  相似文献   

4.
论人力资本股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经济时代的变迁 ,人力资本要素将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何激励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长期而有效的创新行为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安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而其最佳的制度安排就是让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 ,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为此 ,本文提出人力资本股权化思路 ,并对其理论依据、政策依据、现实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构想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产权理论为基石,重点研究了产权范式的企业本质观;产权范式收益分配制度是收益分享还是收益独占;产权范式收益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研究表明:现代企业是产权契约联结体;产权范式的企业收益分配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社会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分享制而不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收益独占制;产权范式的企业收益分配不仅能提升企业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确保收益分配公正合理、产权平等保护和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6.
知识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构想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谁掌握的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资本要素越多,谁就越会走在世界经济的前列.知识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同样要参与收益分配.本文以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本为例对知识资本参与收益分配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知识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特殊性,并探讨了知识资本参与分配的机制及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的企业性质与收益分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知识视角重新审视了新经济下的企业性质及由此决定的收益分配模式.分析认为,新经济下企业是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订立的特别契约,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务资本和技术性、管理性等知识以及聚合财务资本与各种知识的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效率边界;股票期权制不仅仅是一种激励制度,而是企业所有权范式基于知识的转换,进而导致收益分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文章最后对以净利润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模式进行了澄清,提出新经济下的企业收益分配应以EVA为基础,以真正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及其创值能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优秀人才资源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参与企业生产的核心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本,对其产权的实现要求是合理和必然的。人力资本产权化使传统的产权结构发生变化,原有的围绕物力资本出资者利益而展开的公司财务管理体系将不再适用于新的产权结构,未来的财务管理体系将是一个以物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以重产权主体参与剩余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入手,分析和界定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构成,并对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分配方式与模式进行研究和构建。其中,在收益构成方面,提出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人力资本完整产权对应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与物质资本剩余控制权对应的收益;在收益分配方面,提出以契约底薪和法定保险为基础,以税后收益分配为调节,同时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本产权基金制度的分配方式与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总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这两种企业资本的共同作用带来了企业的收益。以往的研究侧重于对企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定性定量的线形研究,忽视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作用的因素。据此,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互动,探求企业资本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探索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 ,对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科技人才资本的概念及其所有权 ,进而分析了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依据及科技人才的特征及其对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提出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该采取物质利益分配为主 ,精神利益分配为辅 ,两者有机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会计师》2013,(4)
该文选取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007-2011年的数据,从生产要素理论的视角初步测算了企业的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物质设备资本、技术资本的存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资本比重很低,要素资本配置比例不合理;物质设备资本和技术资本对企业员工人数存在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神瑞英  陈肖丹 《会计师》2013,(2X):14-15
该文选取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007-2011年的数据,从生产要素理论的视角初步测算了企业的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物质设备资本、技术资本的存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资本比重很低,要素资本配置比例不合理;物质设备资本和技术资本对企业员工人数存在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杨东华 《时代金融》2012,(18):301-302
企业是各类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特殊契约,他们各自利益目标的实现是由相互谈判与重复博弈形成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型企业成为未来时代发展的主宰,在科技型企业中物质资本拥有者风险投资(VC)、股权投资(PE)机构与人力资本拥有者科技创始人的谈判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力资本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突显,其所有者要求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在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科技创始人人力资本的主导权益。建立泛股份制,使企业成为包含物质资本入股,人力资本入股以及人力资本的产品——科学技术入股的股份制利益共同体,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设计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杨东华 《云南金融》2012,(6X):301-302
企业是各类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特殊契约,他们各自利益目标的实现是由相互谈判与重复博弈形成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型企业成为未来时代发展的主宰,在科技型企业中物质资本拥有者风险投资(VC)、股权投资(PE)机构与人力资本拥有者科技创始人的谈判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力资本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突显,其所有者要求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在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科技创始人人力资本的主导权益。建立泛股份制,使企业成为包含物质资本入股,人力资本入股以及人力资本的产品——科学技术入股的股份制利益共同体,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设计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有机结合会使企业获得成长,于是企业成长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便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社会资本在二者的配置和效能发挥中起着基础性的激励作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总是喜爱并追逐着社会资本,并在社会资本的滋养中创造企业经营绩效.企业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对其各类社会资本进行的培育、提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是人、财、物、技术、信息的选择和组合的结果,更是三项资本的运动过程.在三项资本的运动过程中,物质资本固然重要,但人力资本最为关键,而社会资本则起着基础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现代企业要重视对"三项资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6~2012年的统计数据,考量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当前文化产业仍然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文化产业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在文化产业增长中的作用还不明显;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以劳动和资本投入为主,人力资本的作用要大于物质资本。  相似文献   

18.
钟斌 《税务纵横》2003,(2):45-46
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已高于物质资本,中国企业只有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和合理科学地激励人力资本,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逐步增长,人力资本在其中的贡献越来越大,而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采用2002~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研究了我国各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存量与教育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投资与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物质资本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所具有的地区的差异性较小,而教育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比物质资本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同时具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武汉市的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构建VAR动态计量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和巨大冲击作用,且武汉市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投入不足,因此应当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来促进武汉市的经济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