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沈虹 《广告大观》2006,(6S):125-125
最近,在一次与客户的非正式工作会谈中,第一次听到“品牌溢价”这个词。当时的感觉是,现在市场营销的词语真是日新月异,我这个做了十好几年的老广告人是不是要落伍了。  相似文献   

4.
刘刚 《广告导报》2004,(1):20-20
石家庄市的广告人是全国广告同行里最辛苦的人,也是最尴尬的人。我作为“庄”里从业七年之久的“小老”广告策划人深有感触,借机抚慰一下脑门上被砖拍过的伤痕,挠一挠七年之痒。  相似文献   

5.
广告组织或广告法规都反对广告中出现暴力及黄色成分,可另一个方面,他们纵容更多隐性暴力手段的存在。大量的企业,广告人自导自演地用大量的王婆卖瓜式广告来蹂躏受众的视听。我们知道人的视觉具有选择性,而听觉具有不可选择性。而实际上人的视觉同样具有不可选择性。只是比较隐蔽,不容易发现而已。  相似文献   

6.
7.
贾丽军 《广告大观》2007,(7S):150-150
对广告人而言,消费者洞察也正剥洋葱。一层一层剥下去,总会有那一片让消费者或喜或悲。  相似文献   

8.
东方船夫 《广告大观》2006,(5S):140-141
本期话题是关于广告人的偷闲——业余生活的。收到稿约之后,一时间有点犯迷糊:我的“业余”有“生活”吗?我一周工作六天,貌似总是很忙,动辄加班加到人仰马翻丢盔弃甲,在家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还稿债。如此一来,睡眠时间难免受到侵占,于是到了周末,最亲的就是枕头了,把周末当成了睡眠日,且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9.
3月导报发表的专题《广告圈爱老实人》获得不错的反响,被一专业网站转载之后,5小时内即获得逾千次点击。这组文章引发的共鸣,我想主要还是来自人们对于广告这一行业全新的反思: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广告?广告需要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0.
5G已经在我们眼前,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今天已经不需要再去讨论它会怎么样,重要的是如何从产业、媒介、内容、技术、创意、洞察、数据这些层面更立体地去思考它、抓住它。对广告人而言,在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时候,也可以有一些5G的思维,以便更好地追赶时代、抓住趋势。事实上,广告大部分还是依托媒介本身的变革,比如过去从电视到PC到移动,包括今天在讲的智能电视大屏。  相似文献   

11.
沈虹 《广告大观》2006,(12S):137-137
总觉得懒惰是人的本性,勤勉是人的意志力的体现,广告人与广告创意人也难逃其窠臼,甚至两者表现得都更为极端凸显、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2.
陈浩  夏曦 《广告大观》2004,(7):147-148
科班广告人,是广告中独特的人群,“弱势”的人群,但他们的队伍日渐庞大,他们有恃无恐,警以理论武装的头脑,挑战整个广告界,但有时他们又诚惶诚恐,暗自神伤,感叹理论与实战的巨大反差,痛恨自己生不逢时,良材未展。  相似文献   

13.
黄庆铨 《广告大观》2006,(1S):29-29
广告人“跳槽”早已是普遍现象,大家如此地乐于跳槽,至少说明当前形势一片大好。试想:如果经济不景气,保住饭碗就可以窃喜了,“跳槽”之念该抛至九霄支外。而如今,国内经济繁荣,人们可以轻松、频繁地跳槽,无怪乎行动和思维一样跳跃的广告人,更是按捺不住要“蹦蹦跳跳”啪!  相似文献   

14.
犹如一曲激越的唱响,总有人会掺进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广告界痛感犹甚,这就是令消费者深恶,令正直的广告人痛绝的“广告陷阱”,而且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广告陷阱”有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15.
《广告导报》2008,(3):64-71
在这个春色盎然的时刻,导报也想展现广告行业里最靓丽的一道春色——女性广告人,特策划“‘鼠’你最美丽”魅力女广告人快乐人生专题,晒晒她们的心愿,顺便看看她们都是什么星座血型,小小八卦一下……  相似文献   

16.
创意是广告人的宿命岁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给2004年画上了一个无比悲壮、惨烈的句号。无数的人们还沉浸在失去同类的巨大悲痛中,可能还无暇思考这来自海洋深处的巨大破坏力量到底怎么产生、如何运行、又将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什么影响。但所有人都知道,就在海啸袭来的那一瞬间,很多事情被永远地改变。 30秒前,人们还处于悠闲度假状态中,海浪裹挟着背后亿万立方汹涌海水的力量悄然来到面前,短短一条电视广告的时间过后,毫无准备的人们,要么屈从于海啸的力量,要么用余下的一生来感谢  相似文献   

17.
18.
广导 《广告导报》2005,(12):31-31
10月30日,“第十二届中国广告节”在古城西安隆重开幕,这每年一度的“盛会”也引来了众多知名广告人士和权威营销专家,共同享受属于自己的“节日”。  相似文献   

19.
沈虹 《广告大观》2014,(4):21-22
自从有了互联网之后,越来越多的广告人在工作中感觉到他们所做的工作越来越不像大众传播时代广告人在做的事情。传统广告人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或者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来描述他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周锋  林莹 《中国广告》2010,(6):107-108
Peter对于广告和玩具的态度,可谓半是火焰半是海水——前者犀利,后者温情,截然相异的态度中却灌注了同样多的激情和热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