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村民自治作为国家在乡村社会引入的民主和治理制度,要使其在农村真正获得长久发展的稳定基础,就不能仍然停留在只是诉诸"民主"这种动员性的政策话语上,而是应该与农村社会的治理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规则相契合,并从自治的每个环节上做实具体的落实民主的制度,以此让其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刘娅 《中国农村观察》2003,(5):64-69,79
本文从村民自治法律制度调整的乡村政治关系出发,着重探讨了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村委会与村民会议、村民与村干部、乡镇政权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及矛盾,法律力圈以调整政治关系进而整合权力结构的方式重构乡村关系。然而政治关系调整必然遭遇权力与利益的消长变化与阻力。正视这些变化与阻力,提高乡村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深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重塑中国农村政治主体的革命.通过村民自治,中国农民的民主意识受到启蒙,政治参与意识空前活跃,民主政治的素质也在民主程序的操练中得到提升,农民政治人格日益重塑成型,这将极大撼动中国农村社会非民主化的社会文化根基,促进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发展.所有这些也必然要求村党组织自觉适应当前村民自治的大环境,积极探索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新路径,有效领导和有力推动村民自治、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能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农民。只有农民自身发展起来,乡村才能够保持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态势。村民自治是在农村实行的推进农村直接民主发展的政治制度。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3个方面探讨了村民自治的制度优势,深入分析了村民自治的制度优势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效能转化内涵,强调村民自治制度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土地细碎化问题日益成为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障碍。本文以山东省W县的田野调研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土地细碎化的自主治理机制。研究表明,土地细碎化的治理需要对承包户与细碎地块的对应关系做出调整,这本质是对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重新整合的过程。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单位的村民小组通过协商机制、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能够有效调整细碎地块,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利用。土地细碎化的自主治理实际上是农民按照村民自治原则实现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过程。因此,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国家应该赋予农民集体在法律政策范围内自主治理土地细碎化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状况决定了国家、基层政府推行村民自治的利益动机,并因此影响着村民自治的实际绩效。在整个20世纪国家内向式积累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基层政府对村民自治的"逆民主"践行,一方面基本保证了国家低成本地汲取乡村资源、维持乡村秩序的利益动机的实现,另一方面违背了国家在农村实现"民主"现代化的动机,致使村民自治制度设计追求的"民主政治"效果并不明显。农业税时代的村民自治,是基层政府以"逆民主"的方式代表国家低成本地汲取乡村资源、维持乡村秩序的制度和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研究40年:理论视角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三大创造之一,村民自治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诸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效,吸引学者展开了广泛研究。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战略中,面向乡村"治理有效",本文基于跨学科、多领域、多角度研究,选取自主、自治、民主、治理四个视角对村民自治40年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文章认为,经历了实践创新、理论更新和各方争议的村民自治,其内涵可进一步概括、提升为:村民自治即是乡村社会基于自治传统,在自主的条件下,以民主为保障,达到善治。在部署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治理有效"的村民自治,是村民自治实践创新的要求,是村民自治理论研究的归宿,又是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和理论提升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就是国家授权于农民,让其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它是农村基层人民的自治。是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自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及试行以来,村民自治在中国农村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该法颁布的十多年中,农民真的实行了自治了吗?真正达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了吗?为了了解农村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我们对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三个乡(镇)的农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涉及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制约村民自治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村民自治的原因及对策探析甘肃省陇南地委组织部张书怀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村民自治组织作为国家与农村家庭(个人)之间的中介环节,在国家政治调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八二宪法》规定农村基层群众的自治权,到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  相似文献   

10.
权力的位移-村民自治制度10年实践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民主化进程而产生和兴起的乡村新型组织形工,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自治形式,是我国“八亿农民的民主补习班”,但是,在农村自治组织运行过程中,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的影响,自治权力发生了位移(包括正式位移和非正式位移),本文试图对村民自治权力发生的形式,过程,原因进行透视,从而对自治权力的合法行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关键:农民组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民自治实际上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参与影响执掌村域公共权力的村委会活动,如村委会选举、村务决策、村务监督;二是将村民委员会作为一个不同于县乡等地方行政区域的地域性自治平台,农民通过各种自组织开展自治活动。以往我们对村民自治的理解只限于前者,而忽视后者,这是一种误解。村民自治,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可归结为农民政治组织化与经济组织化的发育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制度应该促进而不是束缚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以来 ,沐川县通过试点 ,在全县开展农民教育活动 ,动员和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活动背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后 ,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 ,面对新的形势 ,如何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去参与市场竞争 ,发展经济 ;如何加强农民的教育管理、提高 ;如何引导农民参政议政 ,实现村民自治 ,是新世纪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作为刚脱贫的沐川县由于经济基础差、基层工作难度大、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低等诸多原因 ,农村存在 4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村民自治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农民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农村建设基本上沿袭的是传统模式和思路,对农村建设涉及体制调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缺乏足够的探讨和关注。本文从立足体制机制创新出发,基于对江西省一个村镇的调研案例,就新农村建设之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经济合作组织机制、融资机制、农民消费模式、环境和风险保障机制,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模式的再创新等诸方面作了较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村村务公开是农村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没有村务的透明公开,就不可能有广大农民民主权利的保护与行使,也就不可能建立公正廉洁的农村民主政治。以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民主建设,不仅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也是保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村民自治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村民自治是我国1987年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中明确指出的,该办法的出台旨在通过支持村民民主自治促进我国农村的全面发展。但在推进村民自治化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农民在自治过程中还是存在责任意识和经济理性淡薄的问题,农民之间缺乏信任和合作,缺乏公共至上的集体意识;另一方面,农民自治过程中采取的民主方式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和仪式性倾向,缺乏发展性的增长。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现阶段在通过村民民主自治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制度方面给予支持,还要注重对农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明晰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运行模式对落实宅基地所有权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改革案例,借助社会生态系统框架,构建了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的运行模式。本文发现,不同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中的运行模式和机制差异较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模式将集体经济利益作为主要动员手段和方式;村民委员会主导模式将行政力量作为主要动员手段和方式;村民事务理事会主导模式将人情关系作为主要动员手段和方式。不同运行模式适用性差异较大,面临多种困境。最后,本文对未来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的选择和运行提出建议:第一,坚持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宅基地所有权为主,多种所有权行使主体并存;第二,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治理运行机制,明确村民事务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在宅基地管理中的法律地位与职责;第三,注重提高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农民满意度和获得感,筑牢深化改革的根基。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属于社会基层自治 ,是宪法所确认的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 1 1 1条规定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这就是说 ,村民自治是包括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职工自治在内的社会基层自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宪法所确认的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 1 998年 1 1月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其核心问题是村民自治的法律问题 ,至今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在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中 ,借市场经济全面建成、民主政…  相似文献   

18.
论村民自治与社区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对我国村民自治历程回顾的基础上,认为推进乡林民主政治的真正难题在于政府权力过大,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权力生成机制以及精英阶层对农村社会稳定的担忧。而乡村公共管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大量乡村公共部门为收费而存在,没有为农民提供所需的公共品服务。文章认为应该建立一种公共品供需平衡的乡村治理结构,并提出应将村民自治制度函步推进到乡镇一级,推动乡村民间组织发展等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村级财务管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那么,村级财务管理则是村民委员会进行村级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基础工作。在村民自治机制中,村级财务管理机制,也可称村民自治机制下的财务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又迫切需要改革和加强的村民管理机制。尽管村级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农村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农民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然而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告诉我们,它依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机构设置不合理,审批把关不严格,村账拖欠严重,村级财务人员素质低下,账务不公开…  相似文献   

20.
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党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实践作出的科学抉择。实施村民自治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久前,本刊记者就实行村民自治的重要意义及如何推进村民自治等问题采访了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在谈到村民自治时,李副部长说,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社会政治制度。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实践,对于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记者问:您上面提到实行村民自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请您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