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春季是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高发季节。病鳖初期食欲减退,反应迟钝,腹甲轻度充血;后期颈部、腹甲及四肢充血、肿胀,口、鼻充血流血水,完全停食,常爬上岸,反应迟钝,见人也不逃避。解剖后,肝、肾、脾等内脏充血、肿胀。后期治疗效果不好,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龟鳖寄生虫病是龟鳖养殖中危害较大的侵袭性疾病。下面就龟鳖寄生虫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作一通俗的介绍,供参考。一、病原与病症1、病原龟鳖寄生虫病俗称绿毛病。病原为原生动物寄生虫螺枝虫、聚缩虫、纤毛虫等。2、病症发病龟鳖初起时在背甲、腹部和四肢上可见灰黄色或黄绿絮状簇生物。因虫体与水色相近,所以平时不注意极难发现。当发现时,发病龟鳖已现象。即使在阴天也往晒台附近用手抹去虫体,寄生处可见出血发展到整个颈部、眼睑、四肢及寄生虫的龟鳖大多因食欲下降后病衰竭死亡。与流行要发生在室外养殖池塘,温室里病害防治主要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龟鳖脂肪肝病,又称脂肪代谢不良病,该病发病率较高,较为普遍,所以应注意防治。1.病因主要是由于投喂过量腐败变质的鱼、虾、肉、干蚕蛹及猪肠等高脂肪饲料,造成脂肪代谢异常,变性脂肪酸在体内积存过量,肝、肾、胰代谢机能失调,机能发生障碍,进而逐渐出现病变,尤以肝脏的病变最为严重。2.症状病情较轻时,外表不易识别。随着病情加重,病龟鳖行动迟钝,食欲降低,生长缓慢,常游于水面。病龟鳖整个身体浮肿或极度消瘦,甲壳表面和裙边形成皱纹,光泽消失,腹甲暗褐色,有浓重的灰绿色斑纹。解剖检查,  相似文献   

4.
龟“穿孔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龟“穿孔病”也叫“洞穴病”或“烂壳病”,患此病的龟主要有乌龟、黄喉水龟、金头龟等。此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菌、产碱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病初在背甲、腹甲、四肢等处出现小疖疮,疖疮逐渐增大,病灶中间为乳白色,病灶四周发炎,如用镊子将疖疮揭去就是一个孔洞,严重时可见到肌肉,此病的流行季节是夏秋两季。具有  相似文献   

5.
<正>通常我们把中华鳖的常见病害分为传染性病、侵袭性病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甲鱼病三大类,其病害防治技术如下。一、传染性甲鱼病凡由细菌、霉菌或病毒引起的甲鱼病称为传染性甲鱼病。1.红脖子病病原体是产气单孢杆菌。此病的主要症状是咽喉部、颈部红肿,行动迟缓;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肠道发炎糜烂,全身红肿,眼睛浑浊发白而失明,不久即  相似文献   

6.
<正> 龟鳖的肝病也叫肿肝病、坏肝病,是一种综合性肝病。此病几乎在我国所有的龟鳖养殖场中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采用人工集约化养殖的企业,最严重的死亡率可达20%左右,是目前影响龟鳖养殖效益的疾病之一。为了达到既安全卫生又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笔者采用中草药防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养殖企业应用时参考。 一、发病原因 引发龟鳖肝病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脂肪肝性肝病  相似文献   

7.
1.别名:赤斑病、红斑病、腹甲红肿病、气单胞菌症。2.病因: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是该病病原之一,也有人认为该病为病毒引起,也有人认为存在其他病原体。常因捕捞运输、撕咬或池底堤岸粗糙使腹部受伤病原体感染而导致该病发生。3.症状:病鳖腹部有出血性红斑,重者溃烂,露出骨甲板;背甲失去光泽,有不规则的沟纹,严重时出现糜烂状增生物,溃烂出血;口鼻发炎充血,舌呈红色,咽部红肿;肝脏呈紫黑色,严重淤血,肾脏严重变性,血管扩张,甚至出血,肠道发炎充血,内无食,病鳖停食,反应迟钝,常一动不动地躺在池塘斜坡、晒台或食台上,极易捕捉,该类鳖一般2—3…  相似文献   

8.
<正>一、虹彩病毒病病鱼主要表现症状为离群独游,鳃丝变白或伴有出血点,肝脏肿大变白或呈现土黄色,脾脏肿大。部分病鱼体色变黑,下颌至腹部充血发红,眼眶四周充血,严重时个别眼球突出,生产一线临床诊断过程中此病以肝、脾脏肿大为主要特征。此病重在预防,治疗时不得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强氯精等强刺激性杀虫、杀菌药物,养殖水体不得大排大灌,否则会因外来刺激继而增加死亡量。治疗时可  相似文献   

9.
<正> (一)皮肤病: 1、赤皮病:5—9月发病,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腹部最为明显。表皮或鳍条蛀断。 2、打印病:5-9月发病,尾柄或腹部两侧出现圆形、卵形或椭圆形红斑,严重者肌肉腐烂成小坑,可见骨骼或内脏。此病由外部烂入。  相似文献   

10.
<正> 溃烂病是尼罗罗非鱼鱼种和亲鱼在越冬期间容易发生,危害严重,较难预防和治疗,常导致鱼大量死亡的一种恶性病。导致罗非鱼患发此病的是一种名叫嗜水气单孢菌的病菌。此种病菌侵入鱼的躯干部、头部、鳍等处后。侵入部位发炎充血,发生溃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症状和病理变化 此病初发时,病鳖腹部出现赤斑,舌尖顶部鲜红,颈部有稀疏出血点,继而颈部明显肿大且出血点泛泛扩散至整个脖子,有的颈部发炎、坏死和溃烂,表面附着灰白色或黄色的  相似文献   

12.
<正> 1998至2000年红安县火连畈、八角庙、细米冲、白果树等水库相继发生了暴发性传染病,造成2万多公斤鱼类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万余元。死鱼以白鲢和鲫鱼最为严重。发病时间皆集中在7至9月份。病鱼口腔、眼眶、肛门、鳃盖边缘、鳍的基部等体表处有不同程度充血;解剖病鱼发现肌肉充血、腹腔积水、肠道无食并发炎充血或伴有气体,肝脏坏死,鳊鲤鲴鳙也有类似病症,但并没造成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3.
一、传染性鳖病:即由细菌、霉菌或病毒引起的鳖病。常见的有红脖子病、赤斑病、腐皮病、水霉病等。红脖子病的主要特征是:颈部特别肿大、发红,以致脖子不能缩回壳内;腹部有红斑,周身水肿,皮下充血,严重时眼瞎,舌尖出血,从口、鼻流出血液。可用金霉素或氯霉素按每公斤体重用药0.2克拌入饵料中投喂,第2~6天减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研究了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病原和组织病理。 一、症状、病原及组织病理 (一)病症和解剖病理 1、红底板病鳖 皮下充血,底板尤甚,呈暗红色;颈部肿大,充血;体表有糜烂斑;便血。底板充血轻者呈点状,重者成片状,血暗红,易凝。肝脏肿大,或暗红,具浅黄色斑点;或浅黄色,具红色丝状斑;或土黄色。肾色泽正常,或黑色,或橙黄。脾色泽或正常,或黑色。肺充血,或紫黑色,或暗红色。胃肠出血,  相似文献   

15.
<正> 斑点叉尾(鱼回)病毒病此病的主要症状为20%-25%的病鱼表现为头上尾下直立,呈不协调的螺旋式旋转运动,眼球突出,鳍基部、尾柄和皮肤充血,腹部积水膨大,鳃丝、肝脏渗白,肾脏红肿,脾脏增大,肠道无食,内脏血管充血等。该病的病原为一种疱疹病毒(CCVD)。这种病只  相似文献   

16.
正鲢鱼、鲫鱼溶血型腹水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病原体较复杂。经上海有关部门鉴定为弧菌引发此病。据了解,发病大多在水质比较肥、产量比较高的塘口,因此该病与放养密度及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发病症状:病鱼腹部、鳍基部、眼下眶充血,严重的病鱼背部肌肉出现典型的出血点。解剖腹腔,肠道微红、壁薄、少韧性,易拉断,肠内充满液体,有时腹腔拌有积水等症状。病鱼食欲下降甚至会停食,在数天  相似文献   

17.
<正>5月,广西各地的养殖水温逐渐回升至22~25℃,养殖水体水位较低、水质状况不佳,而且刚刚越冬过来,养殖动物抗病能力较低,极易引发各种疾病。龟鳖易发生腮腺炎病、肠胃炎病等,重点关注桂南、桂西、桂中、桂东、桂北龟鳖养殖区域。  相似文献   

18.
<正> 甲鱼急性肺炎病,在目前温室养殖中尚属罕见,而又易被误诊,此病潜伏期长,发病较快,来势猛,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70%以上,此病对幼鳖危害尤为严重。如有养殖单位初次发现此病时,误诊为爱德华氏病,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呼肠孤病霉病 草鱼出血病 该病又称为出血病,是养殖草鱼的一种主要疾病。主要发生于夏、秋季,流行广泛,危害性大。 症状识别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病鱼呈暗黑色。小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呈现“白鳃”;肠壁充血,  相似文献   

20.
<正>一、打印病1.病因:此病常因鳝体受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夏秋两季。病鳝常将头部伸出水面,体表出现大小不一的充血红斑,呈圆形或椭圆形,黄豆大小,主要分布于腹部两侧。病情严重时,红斑处表皮腐烂,形成不规则的小洞,可见肌肉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