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白头白嘴病是危害夏花鱼苗的严重病害之一。它发病快,来势猛,往往在一日之间可使成千上万的夏花草鱼死亡。5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流行季节,6月是发病高峰。草、青鲢、鳙、鲤等鱼苗和早期夏花都有发生,尤其对夏花草鱼危害最大,在我国长江和西江流域都不同程度流行。 症状:在鱼池边观察水面浮动的病鱼,能明显见到“白头白嘴”症状,但将病鱼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从社会反馈来的信息及笔者育苗实践中发现大口鲶在苗种培育阶段病害发生迅猛,病情严重,尤其是大口鲶苗2—3cm时患白头白嘴病,一旦发生,有“全军覆没”的可能。现就笔者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简单介绍一下大口鲶苗种阶段白头白嘴病病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白头白嘴病的病原体是粘细菌,也有因车轮虫大量侵袭而引起的。一般在每年5—7月流行。青、草、鲢、鳙鱼苗和初期夏花鱼种,均可发生此病,但以对夏花草鱼危害大。有经验的群众认为:鱼苗饲养20天左右以后,若不及时分塘,就容易发生此病。其发病之快,来势之猛,殊为罕见,一日之间,能造成成千  相似文献   

4.
<正>白甲鱼(Onychostomasima)是分布于长江流域的一种淡水名优鱼类,又名白甲、爪流子、腊棕,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白甲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中,对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强,喜在  相似文献   

5.
<正> 一、以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肠炎病: 共同症状:患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腹部,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腔内无食物。 区别:活检时出血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而肠炎病的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严重时腹腔内充满大  相似文献   

6.
<正> 指环虫是单殖吸虫的代表种类,属单后盘目,指环虫科,指环虫属。这一属的种类很多,对养殖鱼类有一定危害性的种类有:鳃片指环虫、鲩指环虫、鳙指环虫、鲢指环虫及坏鳃指环虫,它们主要寄生于  相似文献   

7.
<正> 一、白头白嘴病 1、病原与症状 病原为粘球菌属一新种,与鱼害粘球菌的形态相似。主要症状:病鱼自吻端至眼球的皮肤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呼吸困难。口周围的皮肤溃烂,有絮状物粘附其上,在池边观察水面游动的病鱼,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段到基层指导农户养殖胡子鲶时发现,部分鱼池的鱼种因大量感染车轮虫病而造成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其病因及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病因其病原体是车轮虫。由于养鱼业的发展,目前在湖泊、河流、水库等水域中都有车轮虫,尽管鱼池虽已进行过清塘  相似文献   

9.
<正> 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又称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  相似文献   

10.
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败血病是淡水养殖鱼类的暴发疾病,由于两病有些相似,易引起误诊、误治,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现分别介绍如下:一、草鱼出血病1、病原体是呼肠弧病菌2、流行情况草鱼和青鱼鱼种、成鱼及亲鱼都有感染,对一、二龄鱼危害最大。鲤、鳙偶有发生。主要流行于7月 ̄9月份,  相似文献   

11.
<正>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属热水性鱼类。在池塘养殖过程中一般很少发生鱼病,但在越冬期,因水温偏低,且密度较高,加之鱼类粪便和残饵易导致水质变坏,故也常有鱼病发生。常见的有水霉病、指环虫病、白头白嘴病及小瓜虫病等。现将其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曼尼期碱精素(Mannichbases ingredi-ent)是从纯植物桉树根叶中提炼出来并经过科学加工制成的一种高效生物杀虫剂。它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知悉该植物具有药用价值。特别在我国西南农村通常将其根叶浸泡  相似文献   

13.
<正>车轮虫病由车轮虫大量寄生于皮肤或鳃部引起,镜检经常可看到虫体密密麻麻的。症状:鱼体瘦弱,离群独游,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久就会死亡。流行情况:对1.65-2.64厘米及夏花鱼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通过近年对草鱼苗种培育过程中车轮虫病诊断与防治,掌握了此病发病特点及原因,总结出了比较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技术,以期减少车轮虫病危害。现将该病的流行情况、防治方法及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一、发病特点1.早期特点:育苗早期,水温较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5-7月,我县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鱼类病害,在笔者接诊的许多病例中,草鱼、鲫鱼等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和烂鳃病并发病的病例尤其多,这些病例的每口池塘面积1-6亩,平均每口池塘每天死鱼30-120尾不等,从发病到基本治愈的时间均在半个月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在笔者诊治的多个  相似文献   

16.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对鱼类的危害无严格的种群、年龄选择性,分布广,尤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其中以无鳞鱼为甚)及观赏性鱼类严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大黄鱼瓣体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闽东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育苗和养殖基地,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的发生日益频繁。瓣体虫病作为大黄鱼苗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具有隐蔽性,蔓延迅速,  相似文献   

18.
<正> 月鳢,属鳢科鱼类,又叫花星鱼、七星鱼、山斑鱼等。近年来,月鳢在我省各地广泛推广养殖,尤其在粤西地区发展迅猛。但由于采取高密度人工养殖,病原体极易感染传播,一旦发病,即可导致大批死亡。因此,做好月鳢病害防治工作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一、综合预防措施 1、清池消毒:放养鱼种前一周左右,对池塘进行清池消毒,清除杂物。每亩池塘可用生  相似文献   

19.
<正> 小瓜虫(Ichthyophthiriasis multifliis)寄生于鱼的鳃、体表,其胞囊呈白色,故小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小瓜虫病对饲养鱼类的危害主要在鱼种阶段,长江流域一带的流行季节在4-6月(水温15℃-25℃),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鱼种死亡率可达60%-70%,严重时达80%-90%。用硫酸铜杀灭小瓜虫,国内  相似文献   

20.
<正>罗非鱼的抗病力较强。但在华南地区的冬季和早春,因气候多变,水温较低,罗非鱼的抗病力也会下降。一些病原体,如车轮虫和指环虫常会乘虚侵袭,引发鱼病,给越冬亲鱼或鱼种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