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催产亲鱼的来源和选择,亲鱼的来源有多种途径。2003年10月开始,我们在闽江、尤溪河陆续收集已达到性成熟的个体,放在库区网箱投饵驯养,2004年2月挑选亲鱼计1314尾,其中雌鱼864尾,规格80—150艉,雄鱼450尾,规格150-500艉,移入池塘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投喂配合膨化颗粒饲料,进入4月后,还要加强产前流水刺激,到5月中旬,从池塘中选择性成熟的亲鱼.及时催产;还有部分亲鱼是在池塘中从鱼苗、鱼种一直饲养到性腺成熟的个体中挑选;  相似文献   

2.
一、催产亲鱼的来源和选择亲鱼的来源有多种途径。2003年10月开始,我们在闽江、尤溪河陆续收集已达到性成熟的个体,放在库区网箱投饵驯养,2004年2月挑选亲鱼计1314尾,其中雌鱼864尾,规格80-150g/尾,雄鱼450尾,规格150-500g/尾,移入池塘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投喂配合膨化颗粒饲料,进入4月后,还要加强产前流水刺激,到5月中旬,从池塘中选择性成熟的亲鱼,及时催产;还有部分亲鱼是在池塘中从鱼苗、鱼种一直饲养到性腺成熟的个体中挑选;只有一小部分亲鱼是从自然水域中捕捞后,直接进行催产的。亲鱼的选留标准:对于年龄相同的亲鱼,应尽量选择个体…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隶属鲇形目、科、黄颡鱼属、主要产于长江及其支流中,因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人工养殖已十分普遍。但由于黄颡鱼雄鱼精巢呈树枝状,无法挤出精液,因此目前全人工繁殖时通常采取杀死雄鱼,解剖取出精巢剪碎进行人工授精,结束后雄鱼全部死亡,雌鱼也因个体小,受不住全人工繁殖时的全力挤压,绝大部分也会死亡,因此在全人工繁殖时亲鱼的成本开支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黄颡鱼鲇形目,又名黄腊丁、嘎鱼子等,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大水系。其味道鲜美,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随着野生黄颡鱼的减少,人工养殖黄颡鱼已有多年历史,现将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泥鳅雌雄亲鱼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在二龄时性成熟。性成熟个体,雌鱼多大于雄鱼。在外形上亦有很大差别。雌鱼:胸鳍宽而短小,末端钝圆,胸鳍的第二和第三鳍条长度基本上相等。无骨质薄片和珠星。在背鳍的后下方亦无肉质隆起。在腹鳍上方的体侧,产过卵的雌鱼有一白色圆斑,在一般的野生环境中,雌鱼多于雄鱼。雄  相似文献   

6.
<正>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就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混养  相似文献   

7.
一、性成熟年龄在中欧,丁桂鱼雄鱼2 ̄3年性成熟,雌鱼2年或3 ̄4年成熟,而西班牙有报道说丁桂鱼雌鱼在一年时已经可以产卵;在我国华中地区,丁桂鱼的雄鱼一般1 ̄2年性成熟,而雌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 ̄3年,依养殖条件的优劣而异。二、繁殖力每个生殖季节的产卵总量主要依靠雌鱼的规格和年龄,在不同的种群之间变化可能极大。在自然条件下,快速生长的丁桂鱼比生长缓慢的有更多的怀卵量,一个种群的绝对怀卵量和鱼体的体重是成比例的。大于1kg体重的大雌鱼通常有(200 ̄400)×103粒/kg的怀卵量,最少也有50×103粒/kg的怀卵量,一条15 ̄40cm长的雌丁桂鱼…  相似文献   

8.
<正> 黄颡鱼俗称黄鼓鱼、黄腊丁等,常见个体200—300g,最大个体可达500g,其肉质细嫩而少刺,味道鲜美而无磷,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黄颡鱼是我国众多名优品种中唯一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佼佼者,市场销售价常年均在20元左右/kg,春节、元旦等佳节期间高达40-50元/kg。人工养殖黄颡鱼将成为继我国养殖甲鱼、美蛙、河蟹热之后的又一个极具推广价值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现将黄颡鱼高效养殖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其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随着天然捕捞量的减少,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正在兴起,黄颡鱼种类较多,往往较难区别,常见的有黄颡鱼、  相似文献   

10.
<正> 黄颡鱼为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俗称安丁鱼或黄刺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在200—300g上下,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正常在20元/kg左右,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品种。在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既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1亲鱼的选择与培育1.1亲鱼选择匙吻鲟雌性性成熟年龄多为8-10年,雄性性成熟年龄7-9年,亲鱼要求选择达到性成熟年龄,体重15kg以上的健康个体。成熟雌鱼腹部柔软膨胀,尿殖孔红润、肿胀,略松弛;雄鱼较雌鱼体型小,头部具有较多的突起,尿殖孔可挤出精液。有条件的可配合B超观察。  相似文献   

12.
细鳞斜颌鲴2冬龄达性成熟,体重一般为300—600g,体长30—40cm。在非生殖季节,雌雄不易鉴别;在繁殖季节,则容易鉴别:雄鱼一般个体较小,头部、鳃盖、胸鳍和鳞片上珠星较多,体表粗糙,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个体较大,体表光滑,腹部丰满突出,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在2011年的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推广鱼种池套养黄颡鱼的养殖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管理技术不变且不影响常规鱼种产量、规格的前提下,每亩增产黄颡鱼40~60kg,增收1000元以上。适量套养黄颡鱼能起着去杂清野的作用,黄颡鱼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于家鱼,对家鱼无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一、性成熟年龄 在中欧,丁桂鱼雄鱼2-3年性成熟,雌鱼2年或3-4年成熟,而西班牙有报道说丁桂鱼雌鱼在一年时已经可以产卵;在我国华中地区,丁桂鱼的雄鱼一般1~2年性成熟,而雌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3年,依养殖条件的优劣而异。  相似文献   

15.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黄颡鱼为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的种类,俗称黄刺鱼,是我国溪流、河川干支流和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常见的小型鱼类,常见个体200—300g,最大个体可达500g,其肉质细嫩而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销售价一般在20元/kg左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因此,从事池塘养殖是广大养鱼户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1.罗非鱼之特性罗非鱼具有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一年多次营巢产卵、口腔孵育等特点。(1)性成熟早:罗非鱼一般3-6个月性成熟即性成熟。(2)产卵周期短:水温在30℃左右时,约4-5天孵出鱼苗,25℃时则需7天左右。(3)多次营巢产卵及口腔孵化:发情期雄鱼在池底做窝,窝的形状为圆锅型,30-60cm不等,因雄鱼个体大小而定,后雄鱼游动招引雌鱼进窝,雌鱼在窝内产卵,而将卵含在口中,雌鱼产卵后雄鱼即排精,雌鱼亦将精液  相似文献   

17.
<正>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适应能力强,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池中混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达到生物除杂的目的。二是黄颡鱼摄食  相似文献   

18.
<正>黄颡鱼鱼苗的暂养培育是指将刚孵化出的还不能平游的仔鱼,经过精心喂养培育成能自由游动、自行摄食个体的短暂过程。经过暂养的鱼苗,膘肥体壮,规格整齐,下塘后鱼种成活率高,所以黄颡鱼苗暂养是黄颡鱼养殖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黄颡鱼的繁殖期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由于我地春季水温提升很慢,催产繁殖比别的地区要更晚一些,为了春季更早获得大规格苗种,2016年,我们在郧南区名优鱼苗种繁育基地进行了黄颡鱼的秋季繁殖技术的尝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共催产黄颡雌亲鱼38尾,重9.3kg;雄亲鱼15尾,重7.4kg;获得受精卵约13.5万粒,催产率为91%,受精率为88%;孵化出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黄颡鱼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病害也逐步显现。根据我县近年来的养殖实践,现将黄颡鱼主要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养殖户参考。1.出血性水肿病主要症状: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鳍条基部充血,腹部肿大,腹腔积水,肠内充满黄色脓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