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与人的自由相对立的是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消除异化,就应当建立真正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是基于人本身的直接联合,社会交往不受与人的本质无关的偶然性因素的支配。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理论对构建自由和谐社会的启示是:人的价值和尊严不能用那些外在于人的东西来衡量,一个社会的制度建构应当体现去身份化原则。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正义思想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阐述的。正义来源于人类生产方式之中,劳动是人的本质,正义要体现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从劳动入手解析正义,把劳动作为正义的衡量标准,把雇佣劳动作为切入点批判资本主义非正义;并提出正义的最终目标是自由劳动,正义实现的必由之路是从异化劳动到自由劳动。通过探究马克思解析正义的方式可以正确理解正义的逻辑思路,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人的本质规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中心线索,是人类理想社会的价值目标。自由问题是各种思想体系的重要议题,也是马克思学说的中心问题和理论主题。"政治自由"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真正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是马克思不同阶段的著作都有"政治自由"的思想。虽然政治自由并非马克思的终极目标,但是为了人类的幸福,政治自由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目标。  相似文献   

4.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重要工具。在表现形式分析上,马克思以劳动异化为基点,认为异化是剥削劳动带来人的异化;在问题角度分析上,马克思将异化角度放在经济领域,着重分析资本主义不平等经济关系;在问题解决即如何扬弃异化上,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的角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底蕴,提出变革现实的革命途径。马克思对劳动异化从产生到扬弃分析过程表明,变革现实的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倡导集体主义的现实侧重点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的价值导向。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和理想,曾为巩固发展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等建设目标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到的那样:“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用个体主义方法论,可以论证私权神圣、身份平等和意思自治的价值。用共同体方法论,可以论证私权受限、实质平等和国家干预的价值。在主体法中强制多,在行为法中自由多。在人身法中强制多,在财产法中自由多。在物权法中强制多,在债权法中自由多。个体之间、共同体之间、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存在诸多的价值冲突,解决的路径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和改良主义。民法应当更加注重保护人的自由和尊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详尽论述了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的科学基点、逻辑线索和具体内容,这是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之后首次科学地提出社会发展三形态——依靠共同体阶段、采取物的形式进行统治阶段和真正共同体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论述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出现违背人的类本质异化状况的根本原因。然而在社会主义的公共生活中劳动异化却依旧存在。究其深因,在于公共生活的公共性本质在工业化社会以外再约束的形态得以体现,这种依靠硬性制度实现公共性的途径只具备程序合法性,没有深入人心的实质合理性。只有打破政府作为公共生活单一承载主体的现状,构建多元中心自由合作治理的自治模式,使公共生活成为人们平等、自由参与的领域,人的能动性才能得到释放,以实现人的类本质。  相似文献   

9.
近代宗教批判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上帝的自然化。上帝的理性化和上帝的人本化三个阶段。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又超越了他,马克思对宗教采取了人本化的理解,他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它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的根源在于人的现实世界的苦难。马克思的贡献在于把宗教产生的根源归结于世俗基础.他认为人的彻底解放和作为人的异化表现的宗教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运动过程,作为非理性的异化的宗教只有在理性科学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明白而合理的条件下。才能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不是第一个提出"异化"的人,但却使异化理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经济虽然得到高速发展,但也伴随着出现公共利益异化的问题。本文试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视角及其启发下探讨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的公共利益异化现象,并尝试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考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哲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二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有密切的哲学关联,它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使命,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蕴含着哲学思想、哲学问题和哲学研究,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很多哲学家对“主体性”问题都进行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以先哲们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他的主体性思想。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是以实践为核心,从“现实的人”出发,最终目标是追求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广泛凝聚人民共识、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近代哲学时期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其主要内容,从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供理论支撑、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引导等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视角下,当代女性的消费行为,表面上标榜着理性、自由,实际上却是满足“虚假需求”的异化消费。异化消费下的女性,进一步受到控制和奴役,逐渐了丧失主体性。只有摆脱异化消费,回归理性消费,女性才能真正解放自身,走上独立、自由的幸福道路。  相似文献   

14.
列斐伏尔通过解释马克思的异化观点来阐述自己的异化理论,他认为异化是全面的,无所不在,并进而揭示了异化的根源就在人的本质中,与生俱来,个人无法从中得以解脱。异化的消除就是“总体的人”的确立,要造出“总体的人”就要开展总体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的“宏大叙事”是建立在日常生活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生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列斐伏尔等人的日常生活批判正是对唯物史观这一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日常生活批判的意义在于寻找人类精神家园。日常生活的异化或物化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它凸显出重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精神生活的基础在于精神生产,而以创造性为显著特征的精神生产是以消除日常生活的异化或物化、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和实现人的自由自主的创造为根本价值取向的。  相似文献   

16.
个体存在的历史性是马尔库塞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起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实证主义从与主体相分离的客观经验世界出发,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提炼经济活动中超历史的永恒规律,由于忽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最终使政治经济学蜕变为一种意识形态。马尔库塞从人存在意义的角度来理解对象世界,其历史性思想强调个体在劳动过程中与对象世界的统一,以及在具体历史处境中的自由实现。在此基础上,政治经济学被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所超越,批判理论对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以及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只有将其深入到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规律层面,才能真正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有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的自然属性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但在私有制社会里,劳动的异化导致人的自然属性的异化,人的真正解放就是使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达到同一.  相似文献   

18.
人的自然属性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但在私有制社会里,劳动的异化导致人的自然属性的异化,人的真正解放就是使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达到同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认为,自由本质上是实践问题。在人的追求和实现自由的实践活动中,既要求人类积极的改造对象世界,追求积极自由;也要求人们尊重对象世界必然性的制约,实现消极自由。因此,在马克思自由思想中,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内在的统一于人的历史的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20.
异化劳动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的核心概念,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其他理论论述的出发点.国内学者围绕<手稿>中异化劳动的主要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其他方面如研究的方法论特点、异化概念的运用以及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另外,异化劳动理论的地位与作用也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今现实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