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库存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模糊需求假设条件下,建立了供应商在零售商已做决策的条件下的最优库存策略.随后研究了供应链集成库存管理模型,并给出模型的求解步骤.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供应链集成库存管理能有效的减少库存总成本,并分析了变质率对零售商和供应商订货周期以及变质率对各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引言在以往对供应链协调的研究过程中,考虑的总是供应商的运输延迟和零售商的订货延迟对整个供应链总成本的影响,而且总是假设供应商的库存足够充足。零售商对供应商的库存信息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商不知道供应商持有的库存是否能满足他的要求,若不能满足,他不得不重新选择供应商进行重新订货,反而增加了订货成本,浪费了时间。另外,由于零售商不知道供应商的库存信息,所以零售商的订货是完全无序的,使得供应商的服务也变得无序,不仅降低了供应商的服务能力,而且增加了供应商预测零售商需求的难度和成本。基于以上两点…  相似文献   

3.
在由资金受限的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中,通过讨论供应商是否进行银行贷款融资,构建了允许延迟交货和缺货下的两级信用期库存成本模型。根据生产商的生产时间、零售商的订货周期和信用期之间的对比,构建了三种不同情形下的供应链总成本模型。然后,以命题的形式对供应商在不同情形下银行融资的必要条件进行了求解。最后,通过相关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得到:资金受限的供应商进行银行融资时能降低供应链成本;生产商采用精益生产可以明显降低供应链成本;在生产商延迟交货的情况下,零售商会选择小批量、多批次的订货策略。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中允许缺货情况下的合作竞争订货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供应商分担零售商一部分缺货损失且交货时间为变量的情况下,利用博弃论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合作竞争订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和供应商的最优交货时间不但与供应商分担的缺货损失比例有关,而且还与零售商和供应商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运输与库存整合优化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论文研究由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分销系统,在库存实行ABC管理的基础上,零售商采取周期订货策略。在每个零售商处的客户需求是随机的且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我们的目标是在满足给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寻求该供应链运输和库存总费用的最小化。通过对库存水平及它们与客户随机需求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到最优的订货策略。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供应商、Supply-hub和制造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的多产品供应商选择和库存协同问题,考虑供应商存在延迟交付风险、供应数量约束,以供应链运作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整数规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总存在最优的供应商选择方案和库存策略;当供应商的延迟交付概率增加,供应链期望成本上涨;当供应商供应数量无限制时,减少最优订货批量可以弱化供应不确定性增加造成的影响;当供应商选择方案不变,订货提前期增加,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以及最优订货批量不变;一种零部件提前期的变化不影响其他零部件的供应商选择和库存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随机需求下,库存协调研究的核心是达到供应链整体成本的最小化,文中在考虑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惩罚成本的情况下构建了基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基准库存水平的成本函数,在此基础上分别比较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博弈下的纳什均衡最优情况。然后给出一个线性转移支付契约来达到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实现了库存成本在销售层面的任意分配。  相似文献   

8.
最终产品易变质的库存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了—个在连续需求下的易变质物品的多阶段最优订货库存模型,并从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全局出发得到一个最优总成本,并结合算例加以说明变质率与供应链总成本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第三方面物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供应商开始借助于网络建立直销渠道,单一产品已同时具备电子销售和传统零售双渠道供应链系统,顾客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所偏好的购物渠道。一旦所偏好的产品购物渠道缺货,一定比例的顾客就会转向另一渠道选购产品。本文在假定供应商采用一对一的策略,零售商采用(Q,R)策略补充货源的情况,针对供应商的最优库存水平以及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点水平和最佳订货量进行研究。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建立双渠道供应链库存模型,得出结论:供应商存在基准库存水平,零售商存在最优订货点和最佳订货量使供应链的收益达到最大。MATLAB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曾祥兴  王喜成 《物流科技》2006,29(9):134-138
在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的管理中有一个突出问题,即制造商如何制订有效的订货条件以及零售商如何利用这些订货条件进行合理订货.在市场需求变化条件下,短生命周期的产品订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从供应商那里订货一次.第一阶段末第二阶段初,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再订货一次:本文研究了在一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在市场需求变化下,零售商和供应商如何制定有利于双方的第二次订货时间,以及考虑库存成本的零售商在两次订货中怎样采用最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崔家保  王效俐 《物流技术》2009,28(12):175-178,187
研究由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零售商面临确定连续需求,订货提前期由供应商可控生产(订购)时间与不确定运输时间组成.运输时间不确定所导致缺货费用由双方共同分摊.建立了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供应链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供应链成本低于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成本,并且在集中决策模式下,最优决策是可控提前期不进行压缩.分散决策模式下,零售商承担缺货成本比例越高,博弈结果越接近集中决策模式下的结果.通过成本节约共享,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与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产出和需求不确定的环境下,由一个零售商和两个供应(其中一个为风险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订货模型.在批发价契约下,通过双方之间的博弈分析零售商的最优组合采购策略和影响零售商决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孙文清 《物流技术》2014,(13):372-375
构建了CPFR模式下的三级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基于不同相关参数的变化对供应链库存成本、在途库存成本、缺货成本和总成本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论表明,供应链库存总成本和在途库存总成本随着指数平滑系数的增大而增加,而缺货总成本则相反;订货周期、提前期和交货延迟时间越长,供应链成本越大;平均期数越大,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和在途库存成本则越小;缺货成本主要是由在途库存策略引起的,供应链成本随着在途库存调节系数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在由单一生产商和单一客户构成的两级供应链下,根据提前订货下生产商生产和客户订货的各自特点,分别建立了以平均库存成本为目标函数的供应链库存供需分散优化模型。理论证明目标函数在最优订货量和最优订货次数存在最小目标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解决多人合作博弈问题的Shapley值方法用于解决两级易逝品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问题。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零售商与供应商不合作时,零售商根据供应商的批发价确定订货量,合作时共同决定库存,零售商之间的合作为共同决定订货量且通过库存调剂(转运)共享库存,三方合作可获最大利益,采用Shapley值法可合理分配合作利益,从而使合作更稳定。  相似文献   

16.
V M 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应商管理库存,有的场合也称之为寄售库存(Consignment Inventory),是一种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运作模式。与传统库存管理模式RMI(Retailer Managed Inventory,零售商管理库存)完全相反,VMI是以零售商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定执行情况和修正协定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VMI的基本内涵是:用户(The Buyers)把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The Suppliers),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行使库存管理和订货决策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为缓解这一痛点,在疫情风险背景下,构建了一个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并引入看涨期权,研究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订货定价策略。研究表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是疫情风险系数、期权订购价和期权执行价的减函数。供应商不同时存在最优期权订购价和最优期权执行价,但若固定其中一个,便能获得供应商最优期望利润。供应商通过提高期权订购价或期权执行价均可增加自身期望利润,但其代价是减少零售商的期望利润,以致供应链总期望利润降低,这对供应链的发展不利,可通过调整期权价格,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另外,疫情风险对供应链期望利润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当疫情风险低于该拐点时,供应链期望利润是疫情风险的增函数,此时零售商购买看涨期权对供应链有利,反之则不利。因此在疫情初期,零售商购买看涨期权会不断增加供应链收益,但随着疫情的不断恶化,供应链收益会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8,(10):90-94
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策略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为了使库存策略更加完善贴近实际,本文在零售商的需求确定且订货提前期为零的VMI-TPL供应链基础上研究了零售商的订货提前期不为零的相应的情况,通过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及求解得到了最优的生产策略和库存控制策略,同时也研究了在零售商订货提前期不为零时未引入TPL情况下的相应的库存策略,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将两者进行了比较得出,在零售商订货提前期不为零的情况下引入TPL仍然比未引入TPL要节省成本,证明了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20):65-68
本研究为了零售商确定其在一个有限的时间范围内的最优补货数量和补给计划,而提出了一个经济订货批量模型。零售商的需求率是与时间有关的,当零售商的订货量超过给定的预先规定的数量的时候,供应商对零售商提供交易信用。为了使得零售商的利润最大化,当需求率是一个广义函数时,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并采用与订单数量有关的的交易信用,通过分析零售商的利润函数,我们计算出一些有用的结果来确定最优解决方案。最后假设需求为函数方程时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获得零售商最优利润下的最优订货量和订货周期。  相似文献   

20.
刘源  车飞  王娟  王宏伟 《物流技术》2009,28(11):163-165,172
基于库存控制费用和运输费用,对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分别从分散库存控制和集中库存控制两个角度,制定了各自的经济订货策略,并通过具体算例,对一个两级军事供应链系统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集中库存控制的方式来制定订货策略更有助于降低系统的运行总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