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文章认为年青一代中存在的严重的价值失落与道德滑坡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断层有一定关系。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注入道德正能量?笔者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孔子德育思想,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潘静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4):15-17
本文首先介绍了孔子以“仁”、“礼”为核心和精华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自我修养的完善有着极其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其次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状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建立了孔子德育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的、深层次的联系,最后总结了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洪江水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4):19-20
孔子在人性问题上实际持人性本善的观点,其人性实际上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孔子更多的是从社会性层面上来谈人的本性是善的。 相似文献
4.
5.
陈永典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5(5)
孔子作为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杜会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以"仁"为基础,包括人际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包括爱护生命、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孔予的和谐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中国儒学的核心观念是提倡"仁"与"和".其中"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与政治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6.
陈永典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5):17-19
孔子作为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社会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以”仁”为基础。包括人际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包括爱护生命、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孔子的和谐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中国儒学的核心观念是提倡“仁”与“和”。其中“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与政治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7.
张焱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6):90-91
面对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把孔子的思想特别是他的仁学思想转化为自觉自励的道德实践。培养这种道德实践能力,是当今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我们可以找到值得发扬光大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8.
9.
孔子仁学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玫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7):21-23
“仁”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儒家关于人自身及人与人关系的最一般的价值原则,其重视自省、慎独的德育方法,遵循知仁、求仁、成仁的德育生成规律,可以融通于我们当代德育中,为我们建立平等、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及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提供基础和保障。本文在阐述了孔子“仁”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仁”的当代德育的内涵及方法论意义.为我们当前德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方晓红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137-138
道德品质、道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制定大学生道德规范,创建系统的养成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重视并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提高德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12.
郭绍芳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0(2):60-6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包括:承认上智“生知”的先验论,重视“学知”,提倡“学思”并重的认识方法,“叩其两端”、“温故知新”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3.
权太举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2):102-105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资源,孔子德育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基础、规范和主要方法等,对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晓筝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6):85-88
儒家创始人孔丘和墨家创始人墨翟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与墨家都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孔子和墨子在教育作用上都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都认为人性可变,环境和教育能影响和改变人性。孔子提出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治术人才。墨家主张培养“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或贤士。在教育内容、教育教学原则、教育对象以及对待古代文化典籍等方面,孔子和墨子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16.
儒家道德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庞大的体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有透彻的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儒家道德思想是不可缺席的,它将对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道德危机的缓解及新道德的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拴牢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56-58
孔子的经济思想是其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提出的“以义统利”的财富观、“使民以时”的生产观、“轻徭薄赋”的赋税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观、“崇俭黜奢”的消费观,不仅成为当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标准,而且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104-105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一些思想给了后人以巨大的影响。纵观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从后世的一些伟大诗人、作家的身上和作品里都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影子。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思想与孔子的人格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两人都有出仕的理想,都有乐观的生活态度,都主张文章必须内容与形式并重,同时都主张要加强学习,要多学,多思,他的思想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就是把他们两者的思想做一些比较,突出孔子人格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蒋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34-135,140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责,德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年来,社会上道德失范现象频发,许多传统美德正在流失。研究显示,高校德育工作的的缺陷与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鉴于此,高校应当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正视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新思路,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育形式、进行思想教育、构建网络平台,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曹劲松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1999,(2):19-20
青年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是指在青年道德建设过程中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在青年道德建设目的,手段和目标上上科学把握,掌握青年道德的基本规律是开展青年道德建设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