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所谓劳务派遣,就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劳务派遣机构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务人员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  相似文献   

2.
A初识劳务派遣劳务派遣是用人单位将人力资源外包给劳务派遣机构的一种形式。即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和工资待遇,由派遣机构通过市场招聘、查询人才库等方式搜索合格人员,把筛选合格的人送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确定最终人选,然后,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被聘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  相似文献   

3.
劳务派遣的法律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企业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用人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是一种招聘和使用分离的用工方式,它使用工的管理和使用相分离,用人单位只"用"不"管",派遣企业只"管"不"用"。  相似文献   

4.
王斌 《人力资源》2006,(15):34-35
A 初识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用人单位将人力资源外包给劳务派遣机构的一种形式.即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和工资待遇,由派遣机构通过市场招聘、查询人才库等方式搜索合格人员,把筛选合格的人送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确定最终人选,然后,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被聘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最后,派遣机构将与自己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斌 《人力资源》2006,(8S):34-35
劳务派遣是用人单位将人力资源外包给劳务派遣机构的一种形式。即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和工资待遇,由派遣机构通过市场招聘、查询人才库等方式搜索合格人员,把筛选合格的人送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确定最终人选,然后,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被聘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最后,派遣机构将与自己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也称人才派遣或者人才租赁,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劳务派遣可以作为一种用工形式,而对于员工来说,它则是一种就业方式,同样对于派遣机构来说,劳务派遣则被看作是一种经营活动。同劳务派遣一样,劳务外包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如何将这种特殊的雇佣关系处理好、做好防范工作是有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劳务派遣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务派遣作为我国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用工形式,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劳务派遣是专门的劳务派遣机构通过将员工派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方式进行的劳务活动。雇佣关系与劳动使用关系分离是其一大特点,即派遣机构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负责员工的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权益,用人单位只是用工,与劳务人员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的优势:一是可以降低用人成本支出。用人单位在核算租赁劳务的总支出时,主要考虑岗位效益,以市…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是指专门的劳务派遣机构将劳务派遣工派送到用人单位(派遣工的使用机构)进行工作,劳务派遣机构赚取一定服务费用的民事活动。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灵活的用工方式,在美国、日本及欧盟等西方工业国家出现较早,有比较完善的立法。我国劳务派遣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近几年得到迅速发  相似文献   

9.
浅谈劳务派遣中劳务人员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务派遣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用工模式。其基本运作程序为:劳务派遣组织招用人员(以下统称劳务人员)并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派遣劳务人员到用人单位工作,向用人单位收取劳务费用,向劳务人员支付劳动报酬,最终达到赚取劳务管理费用的目的。其突出特征是实现了人员所有和使用的分离,即"管人单位不用人,用人单位不管人"。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用工模式,加速了劳动力的有效配置,促进了社会就业,受到广泛欢迎并得以迅速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劳务派遣中,劳务人员的权益常常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是由市场竞争和就业观念多元化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是一种机动灵活、合理有效的用人机制,也是传统就业模式的重要补充。本文主要就用人单位如何合理运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欧成中 《经济界》2012,(2):16-17
劳务派遣在国外也被称为临时雇佣服务(temporary help service),是指劳务派遣机构将与自己签立劳动合同的员工派往有需求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派遣费,派遣机构向派遣员工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特殊雇佣关系。我国劳动合同法认定劳务派遣是用工合法途径,同时也明确限定了它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正劳务派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属于劳务外包的一种。劳务派遣具体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条件,并通过劳务派遣机构为所聘用人员办理用工、发放薪酬以及代办社保、档案托管等事宜,  相似文献   

13.
1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用工形式,对其中包含的劳动关系,也理应当合同化。 劳务派遣法律框架中存在两种劳动关系,尽管有区别。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白立川 《现代企业》2013,(12):62-63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是市场经济下劳动力资源利用的必然结果.劳务派遣是一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它是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用工单位)的需要,派遣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务工(劳动者)到企业工作,企业支付用工费用的行为.一、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劳务派遣是由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向要派机构(用人单位)派出员工,使其在要派机构的工作场所内提供劳动,接受要派机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以完成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一种特殊方式.劳务派遣中传统的一种劳动关系分割为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之间以劳动合同为载体的形式,劳动关系和要派机构与派遣员工之间的事实劳动关系,这种特征使其兼具了灵活性和保障性.它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我国灵活就业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是指由专门的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后,输送或派遣劳动者到具体用人单位工作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确立和完善的相关问题,在理解和分析现有制度的前提下,探索这一制度在中国的长期健全和完善过程,本着有利于保护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和谐发展的目标,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因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在引入我国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得到了普及和推,在实际运作巾也达到了用人单位、派遣员工,派遣机构乃至全社会多赢的目的。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务经济,劳务派遣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劳务派遣三方权益保障的问题。本期,特刊发两篇来稿,希冀通过探讨,共同推进劳务派遣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及用工模式,突破了一部分用人单位编制的限制,缓解了人员编制不足的尴尬,已经被很多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但是,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不规范,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却时有发生,甚至使用工单位官司缠身. 源头做起把好关 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选择符合法律规定资质条件的劳务派遣单位,是有效防止"越界"风险的重要步骤.据了解,目前具有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资质条件的劳务派遣单位不多.那么,究竟具备哪些条件的劳务派遣单位才符合法律规定呢?  相似文献   

18.
余明勤 《经济界》2011,(1):10-13
法律对劳务派遣单位作为一个用人单位进行了确立,开展劳务派遣关健是签仃好劳务派遣协议,用工单位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并不能规避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任慧芳 《科技与企业》2013,(10):284-285
本文通过介绍劳务派遣法律制度,分析了劳务派遣制度的内容及特征,探讨了劳务派遣的法律限制及实际应用。笔者认为,研究劳务派遣制度对于当下用人单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承晓 《价值工程》2014,(18):170-171
劳务派遣为用人单位摆脱了繁杂的事务负担,帮助用人单位规避在劳动保障管理以及劳动争议等方面的风险和责任。但随着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上升及用工范围的扩大,劳务公司、派遣员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加复杂,劳动纠纷及维权投诉也越来越多。作为企业,如何不断提高派遣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