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是过去多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下一步推进城镇化,我们必须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多元化发展、产业支撑、节约集约、绿色低碳、文化引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想要突破发展瓶颈,就是要从农村着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推动农民进城的城镇化运动。李克强总理提出"新四化"统筹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城镇化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拉动国家内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苦难和问题,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制度问题和经济问题,要想深刻的了解问题,正确的解决问题,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财政的支持,只有合理运用财政动力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推动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先生曾预言:21世纪初期,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一个是以美国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日前,全国城镇化的推进速度是每年增加0.5%左右。其中就有0.35%左右来自小城镇。现在实施小城镇战略,足解决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矛盾的突破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开拓我国农村市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青 《河北企业》2014,(2):47-47
<正>李克强总理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新四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随着国家对城镇化的关注度迅速提高,许多地方政府开始"跨越式"推动城镇化发展。但是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须解决,如果盲目推进,将会把我国城镇化乃至现代化事业推向危险的边缘。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走的一个历史过程.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向着新型工业国发展,必须经历城镇化的过程.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要把城镇化发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安徽省目前的城镇化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出更好的应对政策.安徽省坚持以大带小的发展战略,建立城市之间的联系网络,加强城市之间的协同合作,发展城市群,然后再带动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安徽省城镇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规模扩大,但是安徽省的城镇化整体水平还很低,机制也不完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有漫长的路程要走.  相似文献   

7.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然而,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却不容乐观,2004年达到41.8%,远远低于美国的80%和日本的65%.近年的一系列改革,虽然一定程度上扫清了困扰农村城镇化的障碍,但城镇化道路并未从此走向坦途,农村城镇化的障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迫切需求,从城镇化建设资金管理角度出发,探索城镇化建设中资金供给不足与融资困境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统筹解决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看来,中国现代化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多数农民的城镇化;最大的风险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农业和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城乡一体、有机协调、持续发展李克强总理曾经在2012年第11期《行政管理改革》杂志发表文章阐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文章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牵涉城镇战略、土地利用、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由此可见,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面积大幅增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现代化历程中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发展现象.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工业国,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围绕"人口流动性视角的城镇化"这一思路,主要探究我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人口流动给城镇化带来的众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扬在2010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导报》撰文指出: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的发展是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即解决温饱问题上起步的,因此工业化很自然地就成为一个在较长时期发挥主导作用的因素。与此同时,虽然城镇化也有相当大的发展,但是从两者的关系来看,这样的城镇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对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农业现代化依赖城镇化,同时又推动城镇化不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农业与非农产业脱节,农民与城镇市民脱节成为新时期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用现代企业理念去经营管理农业企业;强化社会对农业发展的全面支持等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城镇化进程面临粮食安全、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低碳经济的道路。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时代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也是城镇化建设的最佳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因此,在我国发展现阶段,推进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统筹构建低碳城乡必将成为未来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城镇化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镇化进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其次回顾了发达国家发展城镇化的经验以及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设计新型土地市场,实现同地同权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将在未来与工业化、信息化良性互动,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城镇化进程其实包括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经济结构高度现代化。土地作为载体,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对于新型城镇化,2013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保障城镇化合理用地需求为重点,以提高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走一条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列茨(J.E.Sti sli tz)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任立军 《活力》2013,(21):9-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也是一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科学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规范土地市场,保障城镇发展用地,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城镇化上升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的地位。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李克强副总理更多次强调: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这些重要论断必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发展。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身处城镇化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