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顺全 《中外企业家》2013,(12):189-189,191
不论对于企业而言,还是企业的劳动者而言,良好的企业劳动考评制度是实现企业劳动者与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前提。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劳动者的考评机制的行为经济学进行了分析,对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的考评机制进行了介绍,旨在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考评方式的不足之处。接着本文进行了在新制度下,经济学的企业劳动者考评机制介绍,并进行了两种经济学对于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意大利企业工资分配的主要特点 (一)集体协商是企业雇员工资决定的主要机制。意大利企业工资管理体制的核心是由集体协商决定的,集体协商机制实际上是政府、工会和资方 (即雇主)三方就自身的权利、义务进行充分协商, 就雇员工资、保险福利、劳动时间和劳动条件等达成协议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交易费用为正的经济生活里,每一位经济主体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有限理性的约束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困扰.比如在雇佣关系中,有限理性和正的交易费用使雇主不可能充分有效地监督雇员的劳动;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雇员会以偷懒的方式实现自身的效用最大化.既然完全地监督雇员是不可能的,那么,雇主可以考虑采用各种方式激励雇员自觉减少偷懒,努力为雇主工作.薪酬激励就是一种雇主通过提高雇员的薪酬来激励雇员尽可能充分发挥和运用其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或途径.薪酬激励本身又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本文仅从满足雇员的物质需求的角度,探讨应对雇员偷懒的几种有效的薪酬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4.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所谓企业劳动关系,就是指企业劳动力使用者或雇主与企业劳动者或雇员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具体地说.是指企业劳动力使用者或雇主与企业劳动者或雇员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与劳动相关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个企业发生了员工"N次跳",可它对现有雇员和潜在雇员仍有很强的吸引力。对此,有人迷思,有人猜想,有人侧目。有HR朋友对记者说,长久漂浮在脑际中的雇主品牌、劳动关系等概念和人力资源搅和在一起,总得弄明白吧。不久前,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雇主品牌论坛组委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中国雇主品牌网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雇主品牌论坛在北京召开。有"中国劳动关系第一人"之誉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结合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相关知识,向与会者阐述了当今雇主品牌面临的诸多挑战。在会后对话中,常教授对记者讲:有一种关系叫劳动关系,有一种品牌叫雇主品牌。在  相似文献   

6.
企业劳动关系,是指企业劳动力使用者或雇主与企业劳动者或雇员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具体的说,是指企业劳动力使用者或雇主与企业劳动者或雇员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与劳动相关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暴露,其中一些矛盾还有激化的危险。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改革就是这些矛盾之一。由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改革牵涉的面比较广,且关系到广大职工及千百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因而引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领军企业之一的华大基因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技术方法打造其独一无二的雇主品牌。华大基因一直致力于搭建一套完整的雇主品牌管理体系,从而为企业吸引潜在雇员和保留现有员工做出杰出贡献。华大基因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创新的行为和实践创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雇主品牌,为企业吸引潜在雇员和现有员工的保留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个企业发生了员工“N次跳”,可它对现有雇员和潜在雇员仍有很强的吸引力.对此,有人迷思,有人猜想,有人侧目.有HR朋友对记者说,长久漂浮在脑际中的雇主品牌、劳动关系等概念和人力资源搅和在一起,总得弄明白吧.不久前,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雇主品牌论坛组委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中国雇主品牌网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雇主品牌论坛在北京召开.有“中国劳动关系第一人”之誉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结合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相关知识,向与会者阐述了当今雇主品牌面临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9.
法国劳动法对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调整1、制定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是法国雇主的一项义务。2、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在内容上的限定。3、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在制定程序上的要求。4、对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监督措施。5、对雇主处罚雇员权力的限制。借鉴:法国劳动法上的具体规定,对解决我国目前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方面存在的立法空白和监督不力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1983年恢复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之后,在袁宝华、陈锦华与张彦宁等领导的中国企联将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企联终于在2003年6月2日正式加入了国际雇主组织。对此,国际雇主组织强调:"在国际雇主组织秘书处,在国际劳工局理事会雇主组,在所有的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中,中国企业联合会是中国的唯一代表。"同理,我国各地区的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则相应地代表各地的雇主组织,负责本地区的雇主组织事务,与当地的劳动部门(代表政府)、工会(代表雇员)建立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维护雇主合法权益,履行企业  相似文献   

11.
垂直参照点和现状参照点是雇员重要的公平工资认知参照系,它们通过影响雇员的公平工资认知来影响其努力行为,实验经济学方法可以清晰地分离垂直参照点和现状参照点的作用。本文设计两人和四人礼物交换博弈实验,研究垂直和现状参照点如何影响雇员的公平工资认知,进而如何影响努力水平。结果表明:(1)雇员以雇主收益中来自自己所创价值的部分作为垂直参照点,雇主的其他来源收入不影响雇员的公平工资认知;(2)雇员将平等分配其与雇主联合所创价值作为公平工资的垂直参照标准;(3)工资现状具有参照点效应;(4)垂直参照点与现状参照点同时作为公平参照点起作用,但垂直参照点的权重大于现状参照点的权重。  相似文献   

12.
刘戈 《中外管理》2007,(10):72-73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让很多希望与雇员保持“临时关系”的企业如临大敌,实则新法是帮助企业打造雇主品牌的有效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衡量公司信誉度的标准普尔指数,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银行资信等级,信誉都被作为评价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信誉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建设,就像在劳动雇佣市场,雇主与工人的协议是签订于最起码的信任基础之上。雇主相信工人会勤奋工作,因为他知道懒惰雇员将会失去工作:雇员相信雇主承诺,因为他相信不守承诺的雇主不会吸引到优秀的雇员。这些互相的信任不是因为朋友间相处的天长地久,而是因为在某一既定利益互制的条件下,双方实现了交易平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效率工资理论基本逻辑基础上建立模型,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即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短缺和低技能劳动力的过剩。基本结论是,雇主与雇员信息不对称,雇主有激励去实施效率工资,由于同样工作给高技能劳动力带来边际劳动负效用低于低技能劳动力,继而对高技能劳动力的效率工资效果好于对低技能劳动力,所以雇主倾向于雇用高技能劳动力。这样,在一定劳动力供给结构下,高技能劳动者就相对短缺,而低技能劳动者则过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大量增加,劳动关系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关系市场化导致了雇主和雇员主体利益追求出现较大差异.雇主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想方设法削减生产成本,常常忽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甚至不愿意理顺与劳动者的劳动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衡量公司信誉度的标准普尔指数,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银行资信等级,信誉都被作为评价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信誉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建设,就像在劳动雇佣市场,雇主与工人的协议是签订于最起码的信任基础之上。雇主相信工人会勤奋工作,因为他知道懒惰雇员将会失去工作;雇员相信雇主承诺,因为他相信不守承诺的雇主不会吸引到优秀的雇员。这些互相的信任不是因为朋友间相处的天长地久,而是因为在某一既定利益互制的条件下,双方实现了交易平衡。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新劳工文化新劳工文化代表了在从事一项工作时态度和思想状况的积极转变。它寻求根除在劳动世界长期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在雇员、雇主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新关系,以此来促进墨西哥的发展。新劳工文化倡导认可工作的价值,并对从事工作的雇主、雇员们给予最高的尊重。  相似文献   

18.
小志 《中国就业》2013,(4):14-14
什么是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在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指依照国家劳动法律法规,通过平等协商调整和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从而在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和权益保障的同时,实现企业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达到劳动关系双方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派遣作为非标准劳动关系诸多形式中的一种,最显著特征是雇用与使用相分离,结合了派遣机构的专业化与用工企业的弹性用工需求。共同雇主责任、不公平待遇以及雇佣关系不稳定成为劳动力派遣中的突出问题,应主要从如何确定共同雇主和完善用工制度两个方面来尽量确保劳动里派遣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微型企业多采用弹性雇佣形式。本文回顾了国内对弹性雇佣形式的相关研究,从雇主和雇员主体的角度出发,运用分配理论、博弈论以及创新理论等,分析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微型企业的雇佣关系特点,提出小微型企业雇佣关系合作、和谐、有序发展的设想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