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已有20余年,当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志愿者作为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已成为社会管理创新中不可或缺的新价值。然而,志愿服务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志愿服务很多方面的问题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志愿者队伍发展迅速,志愿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和影响日益明显,志愿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当前,社会的发展为志愿服务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起高素质、专业化、正规化的志愿组织,才能提高志愿服务效率,产生真正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志愿服务活动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东莞近年将文明创建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在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互联互通、推动联动协同、扩大社会参与、服务社会融合和建立长效制度等方面,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值得研究和推广。本文针对当前东莞志愿服务发展中面临的志愿者队伍质量需要提升、志愿组织的管理亟需改进、项目理念需要更新、志愿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困难和问题,从强化枢纽功能、注重分类引导、促进多方联动、加强数字创新、完善扶持方式、健全工作机制等多方面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一支有力补充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志愿服务组织在帮扶弱势群体、提升政治参与度和社会归属感等方面取得了较明显成效,但受限于自身经费保障不足、机制建设滞后、专业水平不高等方面原因,其效用发挥仍有可发掘空间。提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志愿服务组织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激励奖励机制,搭建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前志愿服务已成为高校德育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热切关注。调研发现,高校志愿服务在实施中尚存在重开展、轻评价倾向,导致志愿服务管理部门或组织者无法从评价中找出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从而阻碍了其发展。针对此情况,研究借鉴公益项目"综合绩效评估"理论框架,构建高校志愿服务项目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其服务成效进行定级和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促使高校志愿服务规范运行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作为志愿服务文化的时空载体,承载着志愿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的未来走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志愿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以农村社区为依托,从社区发展的角度进行政府推动、志愿主体协调、社区诱导,实现志愿文化主体、志愿文化客体、志愿文化载体的互动共进,从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载体。本文主要从实践育人角度出发,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定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序发展的策略三方面展开研究,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各类志愿组织不断涌现,志愿者成倍增加,志愿活动方兴未艾,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志愿服务面临着更多的契机和挑战。文章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志愿服务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志愿服务发展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徐毅成 《大众商务》2010,(14):31-31
建立志愿服务组织长效发展对志愿者组织和满足志愿者服务有积极的效用,本文从志愿者权利义务的保障、评价与激励的计量、项目实施与媒体宣传的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不断壮大的志愿服务事业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影响逐渐扩大。大学生源于提升自我能力、奉献社会的动机而提供的志愿服务,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时间较短等原因,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学校、服务对象等层面的问题。本文将阐述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变化,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群团组织改革的背景下,群团组织作为联系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制度性安排,将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参与基层治理的发力点。基于一个县级市F市的调研发现,“治理”转向中基层群团组织志愿服务功能发生了拓展,成为不同建设力量的意见协商阵地、治理服务实施的项目协作平台、社会流动成员的利益协调网络,但实践过程中又存在行动过程离散、资源投放失衡、参与意图偏差等碎片化问题。由此,需要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理念维度探索发展路径,基层群团组织要调动体制优势打造志愿服务共同体,完善外部服务机制和内部治理能力,健全成长扶持体系和后勤保障制度,推动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概述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对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新要求,并阐述了志愿服务活动对培育和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激发和丰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锻炼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志、引领和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行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传递志愿服务精神、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建设志愿服务文化、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等措施强化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建立志愿服务组织长效发展对志愿者组织和满足志愿者服务有积极的效用,本文从志愿者权利义务的保障、评价与激励的计量、项目实施与媒体宣传的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不断壮大的志愿服务事业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着力点。文章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关系入手,阐述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于文明城市创建的助推作用,分析文明城市创建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运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动力理论建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力系统,即从志愿者主体动力、学校场域动力以及社会场域动力,从知、情、意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志愿者主体动力,从组织结构、制度规范、领导管理等方面分析如何强化学校场域动力,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联动机制的架构来论述如何凝聚社会场域动力,最终使以上三方面的动力形成合力,达成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志愿服务也呈现出多样形态。习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社区工作是具体的,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这就对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本文立足国情,深入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的功能定位,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青年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途径,西部计划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先天优势。本文以广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例,研究发现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因政策机制不完善、服务对象不认可、自身服务意愿不强烈、专业能力不够高以及对基层情况不了解而遭遇现实困境。建议强化政府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完善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管理机制,拓宽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以提升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使中国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了顶峰。对志愿服务最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问题进行探讨,将为志愿服务活动其他研究奠定基础。从文化层面看,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具体表现为志愿者的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国家乃至世界的文化共识。发展志愿服务核心价值理念对人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乃至世界和谐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志愿文化在社会教育志愿服务、志愿者自身发展及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社会教育志愿文化机制存在众多问题,建设社会教育志愿者队伍文化导向机制,需要从志愿物质、志愿制度、志愿精神层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纵观无锡大学生志愿组织发展现状:大学生志愿组织众多,而志愿者流失性较大;志愿活动多样,而服务层次偏低;重视宣传效应,而组织内涵建设不够;发展不平衡,而组织间交流学习少。鉴于此,无锡高校要促进志愿组织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活动项目化、组织间交流合作化,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组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通过组织开展关爱社会孤寡老人、麻风病康复患者以及听障儿童等社会特殊群体志愿服务工作,实施分类精准服务,加强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创新融合多彩内容与多样渠道,有效实现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