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1988年、1999年的TM影像与1996年广西大化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三个时段城镇用地空间数据,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1988-1999年来大化县城镇用地的空间扩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8-1999年间,大化县城镇用地扩展明显.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81%以上来自耕地、林地和草地,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以交通主轴线状城镇扩展模式为主.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行政因素、交通条件改善、人口增加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从土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和经济规模三个视角计算了人口集中指数。结果发现,土地面积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最高,为50%左右,建设用地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为25%左右,前者是后者的2倍。与这两个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相比,经济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变动较明显,且低于前两个视角下的人口集中指数。认为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动力,协调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促进人口分布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深入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利用1990年--2009年统计数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等对碳排放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量影响不显著;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正向影响因素,且其贡献率也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负向影响因素,其对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脱钩理论,依据脱钩指数计算模型和Tapio划分的脱钩状态,对安徽省2000—2013年的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安徽省超过80%的城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呈现扩张负脱钩关系,即城乡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远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呈现欠合理状态;2011—2013年,安徽省近25%的城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由扩张负脱钩转为强负脱钩关系,即人口呈下降趋势,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反而继续扩展,此时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处于极不合理状态。鉴于此,针对如何加快安徽省经济结构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型转变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RS和GIS的乌鲁木齐市空间扩张特征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乌鲁木齐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以2001年、2006年和2011年三个时间的Landsat TM和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分析了近十年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2001年以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在不断扩大,面积由2001年的166.80km2增加到2010年的342.67km2;(2)自2001至2006年,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7.18%,年均扩张速率为13.82km2/a;(3)自2006年至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7.75%,年均扩张速率为21.36km2/a;(4)城市人口数量、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是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西安综合经济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在建立地区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计算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的方法,对西安市和全国其他32个不同类别的重点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比较评价.通过对行政体制、产业结构、外资利用等影响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西安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建设用地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地扩展度量指标、缓冲区分析及网格样方法等空间分析手段,对深圳市1996~2000年、2000~2005年、2005~2009年三个阶段建设用地的扩展特征及交通的驱动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各时期深圳市建设用地扩展规模、重心和强度差异明显,1996~2005年建设用地处于扩张期,扩展强度不断增加,重心向西北转移;2005年后进入减量增长阶段,扩展强度降低,重心转向西南。2全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沿交通线路跳跃组团布局、向轴向填充带状发展、再向逆向扩展为主转变,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房地产开发、城中村建设等是重要的驱动因素。3证实了国内学者关于"城市扩张中交通轴线具有明显的轴向引导作用"的观点;且有了新的发现:交通轴线在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引导效果。4未来深圳土地利用调控应从对内挖潜、对外拓展、转变规划思路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宋淑平 《价值工程》2010,29(28):107-108
主导产业能够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本文依据西安市2007年投入产业表,加工计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并确定出西安市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冬芳  侯志玲 《民营科技》2009,(7):106-106,162
以沈阳地区为例,定义了城乡居民点关系指数(URSRI)来反映两者总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人口因素对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影响。最后提出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浪费严重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1996和2004年两个年份城镇用地数据及相应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通过计算单位城镇用地所承载的人口和经济产出量,从省区层面上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状况的空间差异及变动状况,并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单位面积城镇土地的人口承载量还是经济产出量来看,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变动情况来看,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出量明显增加,集约化趋势明显,而人口承载量的增加幅度总体不高,各省份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状况都对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状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新型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深度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将产业结构调整引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面板数据,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复合指标体系,选择空间滞后计量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新型城镇化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新型城镇化的边际效应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函数。基于此,提出了区域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根基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区域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空间外溢效应,加强区域之间城镇化经验的交流与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金融业服务于工农业的效率,推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人口、资源、产业的集聚之地,也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集中体现的地区。城市规划修编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分析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和有利条件,从区域经济的高度界定城市发展的总体功能和定位,科学界定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城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重点,率先走出“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3,(2):167-170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福建省产业结构转换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福建省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转换速度和转换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市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差距较大,但基本上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产业转换速度层次明显,转换能力与转换速度的相关性不强;产业结构的转换方向正朝合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魏来  薛齐 《城市问题》2012,(2):42-45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测算了其生物资源、能源消费及建设用地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临泉县生态足迹存在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供需总量失衡、矛盾突出、受"域间贸易"影响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构成不对称等问题;与安徽省生态足迹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临泉县暂时属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等级,相当于安徽省1994年的状态;结合临泉县城市产业经济特点,基于生态足迹角度的分析,认为人口因素、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是临泉县面临的生态压力的主要根源。基于测算结果,提出了临泉县建设宜居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不仅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影响着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上海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的特大型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持续增加,土地资源禀赋缺乏比较优势,唯一的出路是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导向,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上海实际、严格、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经济》2013,(2):16-19
低碳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具体研究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首先计算出河北省近几年三次产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通过构建模型将总体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以此来研究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对总体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最终得出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的调整对碳排放量均有直接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重视发展低碳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始终是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休宁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转移的力度加大,但相对于农村地区的需求来讲,目前农村人口依然...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衡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找到制约其发展的短板,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口、城乡统筹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影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住房保障的推动作用以及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区域范围内的自然、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研究如何处理好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寻找一个既有全局观点,又能使区域内经济增长最有效率,人均收入最高,区域的管理和分配机制最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国民经济总体利益与区域利益之间及区际之间利益如何调整与协调;区域间均衡发展或非均衡发展与国民经济总效益的关系;区域内生产布局合理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及调整途径;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区域经济增长宏观效益分析等。  相似文献   

20.
滇池流域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遥感影像资料解译出1988-2008年的6期滇池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控制自然资源因素,比较分析了经济发展因素和规划政策因素对滇池流域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影响.认为尽管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增长对于区域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解释更好,对于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