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天琪 《会计之友》2012,(20):48-49
随着我国资产市场的发展和深化,以股票和房地产为主的资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又是其固有特征,导致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面临着挑战。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我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调控的可行性、能力以及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得出结论:目前不应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直接调控目标,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房地产价格是重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运用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财政、货币政策通过房地产价格作用于经济的传导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货币政策的传导比财政政策的传导更畅通,房地产价格对总量经济又重要的影响作用,房地产价格作为政策的一个传导途径,其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4.
是否应当将资产价格引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之中是学术界目前激烈讨论的话题之一.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转化为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发生之后,这一命题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我国1996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样本数据试图从一个较大的时间窗口来探究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VAR模型发现,货币量同比增长和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同比变化、房地产价格同比变化具有比较强的解释能力,但是环比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差.进一步研完了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函数,发现货币政策中的利率政策与主要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尤其是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关系更为密切.最终得出结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前不应当将资产价格引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之中,但是中央银行应当保持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结合美国经济数据,对次贷危机前美联储信奉的“货币政策无需直接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主流理论进行了反思,基于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成本、可识别性以及应对方式的分析,笔者认为,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可能带来高成本,而资产泡沫可以渐进识别,中央银行应当直接针对资产价格泡沫风险采取货币政策措施,但这种直接应对不应当是机械的,其目的应当是防止...  相似文献   

6.
资产价格对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修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目前被广泛认同的通货膨胀钉住货币政策操作中,对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选择存在一定争议,常用的CPI及GDP平减指数是否能真正准确及时地反映实际通货膨胀水平受到了部分经济学家的质疑。Alchian和Klein(1973)首次系统提出了对传统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批评,以及使用资产价格等其他经济变量对其进行修正的想法。本文将实证分析资产价格对我国传统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修正作用,并通过一个动态凯恩斯模型在加入通货膨胀钉住策略约束后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经修正后的新指数可以使既定的货币政策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价格明显地偏离实体经济的涨跌趋势,对货币政策提出了诸多挑战,使我们不得不关注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理论探讨进而初步厘清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并认为现阶段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缺乏统一的解释,中央银行还不能将资产价格列入它调控的范围内,但可用做货币政策制定时的参考信息.同时,提出这一领域中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SVAR模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由Sims(1986)提出。在此基础上,Bernanke(1986)、Blanchard和Quah(1989)先后提出了各自的分解法并运用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近年来,这一研究方法逐渐被广泛地运用于包括货币政策研究在内的宏观经济研究中。文章通过对宏观计量经济学的演变的阐述,分析SVAR模型的产生、发展的背景及其不同的分解法的优劣及其适用,详细研究该模型在货币政策研究领域中的运用及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近年来引起金融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资产价格泡沫产生和破灭过程中的货币政策因素为线索,回顾和梳理了相关理论进展,重点探讨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并对该领域近几年的前沿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3,(5):147-150
在分析通货膨胀预期理性预期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利用Calvo(1980)的交错契约模型,通过建立动态分布滞后模型,证明我国通货膨是基于理性预期和混合式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最终决定方程,既有前瞻性又有后顾性是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特点。我国通货膨胀的与资产价格密切相关,资产价格上涨能引起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包括产出、消费、投资和资产价格波动预期等会影响通货膨胀预期,最后给出相应通胀预期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金融危机发生、发展,全球资产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在此之前美联储主席伯南科的观点“资产价格不应成为货币政策目标”受到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社会财富大量积累、聚集,中国人也越来越多的拥有自己资产的情况下,当局货币政策应如何应对,以保证资产的平稳及价格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一个文献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一传导机制主要由两个过程构成:第一是货币政策是否会影响资产价格,第二在于资产价格变化能否影响实体经济。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目前关于资产价格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争议。  相似文献   

13.
(一)股票价格波动对投资的影响。Tobin的q理论(Tobin,1978)为股票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传递机制。托宾的q值是指企业的股票市场价格与企业的资本重置之比。假设资本的边际产量MPK固定不变,折旧率为d,利息率为r,P为企业的股票价格。  相似文献   

14.
周虹  杜秋 《企业活力》2013,(6):23-29
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的常用手段,我国政府也曾多次利用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对各区域房地产价格传导效果,从而来验证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于区域房地产价格的传导是否具有差异性?研究表明,利率的增长会使东部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下降,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则会上升;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受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的影响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受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比较核心通货膨胀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包含产出、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应量的SVAR模型,通过施加三个经济学的长期约束,考察了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对产出与通货膨胀的影响,并最终估计出我国1997年12月至2011年12月的核心通货膨胀率。通过比较发现,相对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核心通货膨与其趋势相近,但波动更小,更稳定,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这轮宏观经济波动应该从2007年算起。2007年初首先是资产价格(包括股价和房价)大涨,紧接着在后半年又是CPI和PPI的大涨,通货膨胀在中国首次表现为资产价格、消费品价格和投资品价格的轮番上升,因而我们在2007年后半年开始了旨在实现双防(防通货膨胀和防经济过热)的从紧性货币政策。从紧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在2008年初首先出现资产价格的回落,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参与各类资产交易的经济主体和货币资金量越来越多,资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日益扩大,因此,资产价格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显著.从现有经济学理论来看,资产价格会通过多种传导机制影响实体经济,其中主要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在中国,随着居民持有资产规模的扩大,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关联性在逐步增强.本文在对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为例,运用财富效应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资产价格对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和理论分析,并提出促进资产价格财富正效应和控制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行业作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但自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价发展的态势并不稳定,除了市场的自动平衡,也依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而货币政策一直是政府调控房价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效果一般,且具有区域差异性。本文依照聚类分析法,将我国房地产市场按照传统的东、中、西部进行分类研究,认为货币政策确存在影响力的区域差异性,并主张政府在进行调控时考虑区域化的货币政策,从而缩小房价地区差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央行出台多项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的总量平衡。本文以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在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理论途径的分析基础上进行实证,对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产出周期波动的非对称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运用马尔可夫转移模型和冲击响应分析等方法,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冲击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并且产出对货币冲击的反应存在着“低度反应”和“高度反应”区制;我们通过时变转移概率方法进一步检验描述非对称反应的三种可能形式,即关于货币政策冲击方向、冲击规模和经济周期阶段的非对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