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信息是改变农民行为、提升传统农业的必要手段,是决策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是联系农科教的有效方法,是维系城乡共同繁荣的纽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信息体系建设及信息化服务在当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农村现有条件和发展的急切需要,农业信息传播是实现农业推广目标的一种手段,掌握信息传播技术是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者做好农业推广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利用农业信息传播和推广,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进永仁县及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各种调查显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集中于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村信贷以及农产品销售的支持措施等方面。投入不足、金融手段支持不到位、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缺乏稳定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是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等社会事业的投资,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培训农民的工作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尽快确认农民合作组织的地位以及构筑广泛而灵活的信息通道是农业综合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关于推进沈阳市乡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农村信息化发展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深入开展农村信息化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沈阳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强化农村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农民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信息传播服务功能,做好各级人员信息化培训工作,将信息化融入农村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农民用户提供了便捷有效的信息获取利用平台。但在信息化建设中农民受益程度依然偏低,存在信息资源利用制约因素。政府要做好舆论宣传和推广工作,普及信息资源利用知识,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管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乡村图书馆要发挥信息中心作用,着力提高农民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湖南是农业大省,要推动湖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就必须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开拓农产品网络市场的有效途径。湖南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采用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结合目前湖南农村网络信息应用水平以及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概况,分析指出农村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程度低、农民缺乏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农产品生产不集中、物流配送不能满足需求是阻碍湖南农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因素,提出要把握“数字湖南”建设的重大机遇,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打造湖南统一的农产品专业物流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等,从而实现湖南省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信息传播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传播是决定现代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然而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在信息传播中存在速度慢和发展不平衡的缺点.要想改变目前的不平衡状态,就要从信息传播这一影响因素出发,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民信息化不断推进,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手段和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一个重要突破口。深入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阐述农村信息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探讨由各级政府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思路,有助于加快建成规范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我国农村教育总体成就显著,但仍存在农村教育相对滞后,政府教育投入不平衡,农村教育针对性不强,以及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的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必须普及义务教育以夯实农村教育基础,发展农业教育为农民生存发展创造条件,推广农民教育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从三个层次上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息化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完善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使涉农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推广和利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落实好相关政策,优化信息化建设环境,通过制定和落实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支持政策,加强农村信息制度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化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尚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农民经济能力不足和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等制约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因此,虽然农民获取信息的愿望强烈,但很难通过现有信息渠道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源。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开展手机农业信息服务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信息获取的自动化、处理的智能化、传播的网络化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为中国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促进我国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农村服务业在农业生产性服务、农民消费服务和农村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渐呈现市场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与发达国家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针对当前我国农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我国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应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与推广等多方面寻求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践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拓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缩小农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是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此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二是要增加农业增加值,发展现代农业,这方面,舒尔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通过向农民投资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可行之路.农民获得足够多的知识和信息,无论对于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非常重要,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而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知识和信息分布不均衡,应强化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和信息传播功能,通过大众传媒的城乡均衡发展促成知识和信息的城乡均衡分布,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要求,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及应用推广是决定一个地区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快慢和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绿色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等特点.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确保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致富,而且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绿色农业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阐述新形势下加强农业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农业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农业信息工作建设进程的对策。望我国农业信息工作及其信息应用取得更好成效,农业经济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与农业推广息息相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有效的进行农业推广,就成了增加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村新型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农产品相对过剩 ,农业收益下降 ,农民增产不增收。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靠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此 ,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发展畜牧养殖业 ,使粮食转化增值 ;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等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多方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新道路.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多策并举,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建设,是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体制改革,注重农村教育和科普工作,加强农村科技法制建设和科技伦理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的良好社会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