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的经济,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出口依存度很高。由于全球经济的萧条,企业的订单减少,很多制造型企业为了缩减企业的成本,采取了裁员的策略。富士康作为一个制造公司,也采取了大面积裁员的方案。本文以富士康为例子,主要对裁员所产生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崔沪 《人力资源》2009,(19):22-24
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的衰退.经济不景气,使得大批企业人力成本突显,裁员成为诸多企业抗击危机无奈而又有效的自救选择.然而,裁员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棘手的事,有时需要更专业的人员来操作和处理,于是在美国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行业--解雇行业.  相似文献   

3.
从全球到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寒冬,企业采取的裁员或降薪真的是化解危机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4.
距离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它带给全球的经济影响仍不可忽视,在现下的全球经济减速时期,物价的飞涨和企业的裁员现象依旧困扰着世界各国的人民。裁员是大多数企业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手段,企业秉承优胜劣汰的原则,通过业绩和一些工作结果的比对快速直接选拔公司所需要的人才,这个方法虽然快速但欠缺合理性。本文通过对诸多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成本部分的盲点,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与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与分析,在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操作中为企业指引前进的道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又到岁末年终,但在如今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环境下,对国内很多企业而言,这个“年关”似乎格外不好过。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第四季度和未来两年四万亿振兴经济的计划,但经济周期是一个过程,政策调节见效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很多经营艰难的企业面对燃眉之急,不得不采取裁员等缩减运营规模的措施;而此时一旦企业的裁员方案在内容或执行过程上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引发劳动争议风险。  相似文献   

6.
大量企业卷入了裁员风暴,不管是出于积极变革的原因还是为了消极应对经济不景气。选择裁员,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暂时达到了目的,但是不能忽视其背后的成本问题。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契约理论,可以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契约关系,其中包括有形契约和无形契约。企业裁员对两种契约均造成了损坏,并影响到企业与员工,为企业带来成本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契约理论视角探讨企业裁员背后的成本问题。并初步提出建议,帮助企业有效预防和减少裁员成本。  相似文献   

7.
黄晓天 《现代企业》2012,(11):16-17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际,许多企业迫不得已进行裁员。但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裁员方式既能让被裁员工平静面对突如其来的抛弃,又能使企业平稳地迈过这道坎,这不仅是实业界也是理论界应该思考的紧迫问题。管理学家罗伯特·莱克(Robert Reich对此给出了精辟的指点,他说,"采取什么样的裁员措施,比是否裁员更)  相似文献   

8.
当家电巨头海尔万人裁员计划被证实,当面板巨头京东方大量启用机器人操作员,当沿海一带的工厂大批向东南亚转移,当人力成本成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堪重负的主要因素,当“世界工厂”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渐失,富士康,这个在大陆拥有120万员工的代工帝国,却依然时时处于饥饿的缺工状态。最新公开的消息是,富士康近期将在大陆地区新招聘员工超过10万人。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开始侵蚀经济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危机中的企业开始"断尾求生":裁员!裁员犹如企业中的一场"地震",处理得好,可以让企业获得重生,处理不好,则可能震垮人心!惠普凭借优秀的理念、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柔性化的裁员措施,送走员工,却留下了人心.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出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很多企业为了有效地控制成本,采取了简单的"裁员减薪",虽然"裁员减薪"是最直接最见效的办法,但它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伤害和负面影响。裁员不但严重地损坏害了企业的社会声誉,而且伤害了企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组织内长期工作的员工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本,失去他们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实施战略性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策略,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关键不是降低工资,削减福利,而是通过强制的预算管理控制费用总额,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隐性成本,通过提高人均产出,降低相对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全球经济远未出现复苏迹象.各企业在政府财政及政策的支持下,经历了实施大量裁员、降薪等自救措施后,很多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仍未见明显好转,相反,由自救措施引发的劳动争议却频繁发生,不断加大着企业的人力、法律成本支出.劳务派遣,作为大家熟悉公认的规避劳动法律风险、降低人力成本的法定用工形式,正在逐渐成为各企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把生命中最好的时光交给你们了,带好我们,不要走错"大裁员首先损失的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分析人士认为,华为的"裁员门"在强势的企业文化下,顺利地跟现实的中国劳动法捉了一次迷藏。华为的偷换概念是把企业裁员和自动离职进行了转换,而且,还把自己跟"血汗工厂"富士康以及强势企业沃尔玛相提并论。五十步笑百步地说,"我们比那些企业对员工宽厚多了。"  相似文献   

13.
《新前程》2009,(7):20-21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公司压缩成本,批量裁员.作为全球汽车悬挂系统和排气系统及产品领域全球领先的制造商和供应商之一的天纳克,立志继续打造最佳薪酬福利的典范企业.天纳克认为,这是危中有机的最好时机,而对人力资源长期以来的高效能铸造,将会把公司带向一个更具竞争力的高度地位.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企业聚焦强生公司将裁员3%至4%美国医疗和个人护理产品生产企业强生公司7月31日宣布,将在全球裁员3%至4%,以削减成本。强生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强生公司中国市场的业务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目前不会因缩减成本而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制造企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产品同质化特征逐渐突显出来,增加了企业发展的难度。其中,成本是企业产品生产在特定时间内的耗费,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与竞争实力的真实反映。在市场竞争中,成本水平是根本,所以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成本管理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将生产制造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激励3.0     
胡泳 《中国企业家》2010,(13):132-132
"执行力"在中国制造企业当中,曾经是一个富有魔力的词汇。"鸿海的文化,是有严厉执行力,又有高度激励。"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程天纵曾对记者这样说。从富士康离职的前主管青桐称自己对富士康的企业文化的理解就三个字:执行力。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加剧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工厂、商店、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大小企业纷纷进行裁员.这些不仅考验着处于生死关头的企业的责任心,也考验着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信心.金融危机中,企业处理裁员问题时应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冯蓉  程璇 《中外企业家》2009,(4X):201-202
最近裁员愈演愈烈,从小企业到跨国集团,不管是因为企业真正经营不善而采取缩减人力成本,还是想借裁员之名进行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或者是裁掉企业的害群之马,裁员已经形成"羊群效应",而且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组织的标准做法,一种规范和一种惯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2007年年底,中国企业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裁员风潮,也自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愤怒谴责。这种愤怒是合情的,尤其对于那些已经在一个企业工作了多年的员工来说,反应强烈,情有可原。但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企业在新劳动法实施前,采取各种措施甩掉原来的包袱.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全球企业纷纷大幅裁员,令人遗憾的是裁员风潮中也裁掉了许多具有专业技术的白领员工,企业在不经意中流失了自己的智慧资源。 企业为降低成本采取裁员的方式情有可原,但因此对公司造成的负面效应却不应该忽视。员工离职实际是公司资源的变相流失。因此,正确处理员工离职事件及其影响,将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应当是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