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单纯以经济收益而言短期内很难获得理想的回报,甚至可能会在一段时间拖累中海油的业绩历时7个月波折,中海油2月底终于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交易总对价约151亿美元。中国企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2.
《企业与市场》2006,(12):82-82
目前国内的并购市场有三种类型: 1.中国企业的境外收购。比如中海油的海外收购。 2.外商企业在中国的收购。 3.国内并购。 2005年到2006年8月份的公布数据显示,并购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2006年前8个月,三种类型的并购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已成为当今企业集团壮大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购的开展和实施也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2012年12月8日,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收到加拿大工业部部长的通知,加拿大政府批准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的申请。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战略意义,探讨并购实施的过程,希望从中得到更多企业并购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会计师》2012,(12):15-16
经历了内幕交易案和两次延后审批,中海油-尼克森价值151亿美元收购,终于在加拿大时间12月7日获加拿大工业部批准。 这不仅是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收购金额最大,亦是中国所有海外收购中金额最大的一笔。该交易最终交割,还需要获得交易涉及的其他政府和审批机构的审批。由于尼克森公司主要资产位于加拿大,因此业内人士一般认为加拿大政府的审批结果对收购成败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从2005年8月2日中海油宣布退出收购优尼科到10月27日中石油宣布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短短两个多月内我国跨国并购舞台接连上演两场“大片”。尤其是当中石油顺利完成总值高达41.8亿美元的中国企业最大海外收购时,这其中确实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回味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纷纷开展海外并购,进入了亚非拉国际资源市场。2002年1月,中海油出资收购了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的油田权益,同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以151亿美元完成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尼克森)。但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更多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遭遇了如国家政策突变、文化冲突、整合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并购受阻。本文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分析能源企业海外  相似文献   

8.
中钢集团敌意收购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几近瓜熟蒂落,中海油服要约收购挪威AWO公司胜券在握,如果再考虑到6个月前中铝集团突袭力拓,中国大公司今年在全球资源领域的拓展可谓多有斩获。与两三年间屡屡受挫的海外资源型并购记录相对照,如今至少是喜忧参半。来自中国的买家更加精明,他们不再彰显国家背景,谨慎地隐藏雄心壮志,用官方话语体系外的逻辑与目标企业的  相似文献   

9.
继年初中国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后,近来中国企业又有两大海外并购事件引起了全球经济界的关注:一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公司(优尼科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目前市场价值是117亿美元);二是中国海尔集团决定参与竞购美国家电生产商美泰公司(美泰是美国老牌家电企业,身价高达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海外并购中,资产评估的作用非常重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决定是否要收购目标企业,以及收购该企业所付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并购———中国经济的新浪潮席卷全球的企业并购在最近几年日趋升温,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有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携手,也有波音和麦道的合作,更有新惠普这艘巨型航母的诞生。中国企业也不甘寂寞。三九集团在12年中以收购和兼并的方式将100多家亏损或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纳入自己的门户,海尔集团更是有不俗的表现,采用“休克鱼疗法”使百家半死不活的企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如此,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还走上了以跨国并购来开拓海外市场的道路。2002年1月,中海油斥资5.85亿元收购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在印尼的部分油田资产,成为目…  相似文献   

12.
正一、企业并购及海外并购现状并购作为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济行为,是企业进入新的行业、规模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并购同时又是复杂程度高、风险大的企业战略行为,面临着从战略、财务、市场、运营到法律等诸多方面的风险。(一)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从企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角度看,以相同业务领域企业为并购目标的横向并购,可以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以上下游企业为并购目标的纵向并购,可以加速生产流程,节约运输、仓储、交易等费用;以无相关性、多元  相似文献   

13.
三大石油公司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交易在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密集铺开,引发人们对新一波央企出海浪潮的猜想. 中海油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七年以前,这家国际化的先锋企业对美国优尼科(Unocal)公司的收购功败垂成.如今,它卷土重来,并已胜利在望.当地时间12月7日,加拿大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宣布,该国政府批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这意味着这笔总价值194亿美元(151亿美元现金加43亿美元债务)的中国企业最大规模海外收购交易案已基本落定.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国有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提出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能源企业优尼科公司(Unocal),西方分析家认为,是中国企业关注海外的自然资源和品牌的最新迹象.这些在海外进行并购活动的中国公司还从政府得到很多帮助.  相似文献   

15.
周力军 《经营者》2005,(8):103-104
<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趋势在2004年已初现端倪,如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中海油在海外并购油气资源等。2005年,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资产的趋势加剧:大的有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大宇,小的也有奇瑞在马来西亚、伊朗设厂生产。一向吸引外资的中国汽车行业突然大幅迈出海外并购的步伐,跻身到世界汽车的大潮之中。TCL先后收购施耐德、汤姆逊的彩电部门和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则是中国企业向世界级企业进军过程中通过跨国并购、迅速扩大规模的典范,开创了海外大规模并购的先河。海尔收购美国家电巨头模式美泰克更成为近期传媒关注的焦点。去年中国公司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330亿美元,中国将在今后四年成为全球第五大外国直接投资供应国。市场需求是中国公司全球并购行动的根本动因。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收购技术先进的欧美企业是迅速拉近中国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有效办法,快速做大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并购迅速扩大规模。海外并购,其战略意义显而易见, 被收购的跨国公司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广大的海外渠道和知名的品牌,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所缺乏的,加上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国际竞争力似乎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6.
京东方、TCL、联想、中海油、海尔,这些中国各自行业领域的“标杆企业”近几年相继走上了海外并购扩张之路。特别是近1年来,随着联想vsIBM、中海油vs优尼科等几起针对欧美著名跨国公司、标的额巨大的海外并购案例的出现,不论是国内企业界,还是国外企业界,都在惊呼: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潮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17.
企事     
<正>傅成玉盘点中海油并购败因 呼吁政府统一协作 “政府职能部门不要各管一摊,否则中国 企业很难在海外收购中取得胜利。” 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日前在“2005沪 港青年经济发展论坛”上直言不讳。此话既是对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落败所作的“总结”,更是 对该公司正在进行的海外并购所作的“预言”。 眼下,中海油正就澳大利亚高更气田的收购与雪 佛龙展开又一轮谈判。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不是美国政界对企业并购案的介入,今年恐怕将成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年。尽管中海油和海尔相继撤回了对美国优尼科公司和美秦公司的并购,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脚步不可能就此停歇。作为中国企业中最早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海尔集团,这一次的经历必将成为它们的宝贵财富。日前,记者有幸采访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从他的谈吐中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海尔的国际化脚步。  相似文献   

19.
企业购并是企业收购和兼并的统称,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从而实现对该企业控制的一种投资行为。企业间购并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控股式,通过购买目标公司一定的股份而成为目标公司的最大股东,从而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二是购买式,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股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中海油报价185亿美元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克石油公司,是中国企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项目,被媒体称为"世纪并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