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联竞争力》2010,(8):79-79
继收购华谊音乐之后,华谊兄弟又有大动作:投资1.49亿元参股北京掌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掌趣科技),完善其产业链布局。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对华谊兄弟这样的公司来讲应该不是冲击,而是带来了一个新的营利模式。我们公司主要是以内容为主,有电影、电视剧、音乐,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艺人。我们公司今年刚刚建立了新媒体事业发展部。  相似文献   

3.
康迪 《三联竞争力》2006,(10):37-38
2006年8月20日晚上,北京万城华府别墅区内星光璀璨,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以及冯小刚导演备受瞩目的巨制《夜宴》电影原声音乐会在这里首次全球公演,同时也标志着亿城集团旗下项目万城华府与中国影视文化业肮母华谊兄弟2006年电影新作《夜宴》的品牌联合自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4.
互动     
正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手游抑或目前看来发展缓慢的实景娱乐,都在王中军的棋盘中。华谊的棋盘从《私人订制》到马年春晚,大家对华谊的吐槽从2013年持续到2014年,也算是跨越了"1314"。吐槽归吐槽,华谊兄弟无疑还是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赢得了眼球也在过去一年赚得盆满钵满。从电视剧开始到收购手游公司以及进军地产,早期以电影起家的华谊,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不务正业,而掌舵者王中军也成了大家眼中的"讲故事大王"。  相似文献   

5.
陈楠 《商务周刊》2010,(6):71-71
2009年“十一”长假之后,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股票代码:N华谊300027)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举行了上市路演,现场盛况空前。面对上百人的竞购长队,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感慨道:“这更像一场电影首映礼。”如果说王是制片人的话,这场豪华盛宴的“幕后导演”就是华谊兄弟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胡明。  相似文献   

6.
张亮 《市场周刊》2014,(1):104-107
股价上涨S82%。这是从2012年的《一九四二》到2013年的《私人订制》,一个贺岁年区间中,华谊兄弟股价一路狂飙的最大涨幅。尽管自去年10月9日高送转以后股价开始跳水,但依然难掩华谊兄弟2013年最牛金股的风采。刺激华谊兄弟股价一路飙升的因素,除了几部影片本身叫好叫座之外,并购手游公司、收购影视公司等一系列资本运作,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作为一个会拍故事的影视公司,华谊兄弟的资本故事也是可圈可点。从收购到套现,到收购,再到套现.数个资本故事让华谊兄弟的高管们完成了数轮减持套现。  相似文献   

7.
华谊兄弟是枚重要的棋子,但不一定是王氏兄弟娱乐帝国中的全部。史实证明,说大话是商业里的家常便饭。话语人:王中军,华谊兄弟实际控制人话语时间:2013年5月初话语:我们两个人短期内不会卖股票。后续:5月24日,抛售华谊兄弟457万股,套现1.41亿元。后又于8月16日、8月20日先后减持华谊兄弟共计套现4亿元。  相似文献   

8.
2006年8月20日晚上,北京万城华府别墅区内星光璀璨,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以及冯小刚导演备受瞩目的巨制<夜宴>电影原声音乐会在这里首次全球公演,同时也标志着亿城集团旗下项目万城华府与中国影视文化业航母华谊兄弟2006年电影新作<夜宴>的品牌联合自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9.
《浙商》2010,(18):104-104
近日,华谊兄弟(300027)公告称,将通过收购股权和增资的方式,以1485亿元投资北京掌趣科技有限公司22%的股权。掌趣科技主要从事手机游戏、页面网游、社交游戏等业务。  相似文献   

10.
张娅 《商务周刊》2009,(24):36-36
时钟倒转至10月30日上午9时25分,依然戴着那副黑边眼镜,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王中军手起锤落,敲响上市铜钟。大屏幕上显示:N华谊,开盘价63.66元,比华谊兄弟的股票发行价28.58元大涨122.74%,在当天上市的刨业板28家公司开盘涨幅最大。当日,这只代码为"300027"的股票市值突破百亿元,在新股中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11.
张喻澍 《市场周刊》2020,(16):0121-0121
影视娱乐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相较于美国好莱坞“五大”成熟的影视娱乐商业模式,中国的影视企业仍然处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发展阶段。华谊兄弟作为“中国电影电视第一股”,近年来盈利受阻。文章拟对比华谊兄弟和迪士尼、时代华纳等好莱坞“一线”娱乐公司,探讨华谊兄弟未来的盈利方向。  相似文献   

12.
老牌传媒企业华谊兄弟近年发展迅猛,从单纯影视拍摄向旅游界投资扩张,华谊兄弟集团的发展在本土传媒和娱乐业领域尤为亮眼。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企业价值评估广泛运用在投资领域上,而实物期权定价法作为较新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针对投资高,利润高,风险高的特色企业。因此本文通过实物期权定价法评估华谊兄弟过去几年的企业价值,从估值模型中涉及的相关参数变量得到更保守的估计,将结论与传统估值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华谊兄弟的隐性价值和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3.
赵正  朱耘 《华商》2014,(2):12-13
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约63亿元。这是华谊兄弟的《私人订制》上映之后的业绩。2013年12月19日开盘后,一度呈现上涨趋势的华谊午后再度跳水,收盘时再跌5,78%,收盘价仅为29元/股。大跌的原因之一是影片遭机构差评。但时下中国电影的现实状况是评价和票房并不一致。据报道,在《私人订制》还没公映前,8000万元的植入广告收入就已经收回了影片前期成本,其首映当天全国票房约为1200万元。而对于华谊兄弟而言,《私人订制》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大片,如何延伸其产业链在拍摄《私人订制》电影前,华谊兄弟其实就已经开始策划其战略布局,进入电视市场成为其布局的一枚新的棋子。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现有的华谊兄弟股票走势进行分析,给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参考意见,深层次从企业基本面和财务状况剖析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对近一年的走势进行分析,进而综合大环境理性看待华谊兄弟股票的走势。  相似文献   

15.
《商界》2015,(4):24
"互联网+"横空出世,资本市场予以高度关注和极大热情。互联网巨头的"A"计划更是有备而来。巨资参与定增、收购股权入主、共设产业基金……不经意间,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巨头,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现身A股市场。一参与定增资本谋局合纵连横腾讯稳坐华谊二股东2014年11月,华谊兄弟公布定增预案后,腾讯所持有的华谊兄弟股份比例为8.08%,成为仅次于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的第二大股东。  相似文献   

16.
《三联竞争力》2009,92(11):19-19
2009年9月27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家最能吸引眼球的公司——华谊兄弟。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制作集团,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通过创业板发审委审核,成为第一家在内地上市的影视制作公司,募集资金数额12亿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化传媒产业逐渐兴起,人们对于电影、电视等影视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庞大市场需求的作用下我国一批实力雄厚的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如雨后春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文中简称"华谊兄弟")无疑是它们中的佼佼者。本文将对华谊兄弟2011—2013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剖析,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华谊兄弟的营运能力。  相似文献   

18.
郭津津 《广告导报》2004,(9):145-145
2004年8月10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电视剧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梅地亚中心举行,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胡恩莅临会场并致词,文艺中心、影视部和广告部的领导全部到场。国内约20家知名影视公司的老总参加此次会议,包括英氏影视的英达、张国立工作室的张国立、中北电视中心的尤小刚、华谊兄弟的王中磊、世纪英雄的张敬、著名编剧海岩等大腕级的人物齐聚央视。  相似文献   

19.
《市场周刊》2014,(7):62-65
5年前的一张照片。或许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经典一幕——著名导演冯小刚和华谊兄弟执行总裁王中磊肩并肩站在一起,面对着显示屏上节节高升的股价,笑得合不拢嘴。那是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上市第一天,“明星股东”冯小刚身价超过两亿。  相似文献   

20.
易武 《商界》2008,(5):132-134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今天的超级大腕,多轮私募股权融资对华谊兄弟居功至伟。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不断出让股权获得融资的同时,王氏兄弟的股权比例居然持续提高。个中奥妙,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