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男保姆,我突破了最后的底线1995年的夏天,我从湘西偏僻山区考上了省城长沙的一所大学。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我不敢有片刻的松懈,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就在我一心扑在学习上的同时,我的爱情鸟也飞来了,同班美丽的戴央向我射出了丘比特之箭。然而,正当我和戴央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翱游时,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改变了我的人生。大三那年,为了筹集我的学费,父亲上山抓蛇时被毒蛇咬伤。当我回到家时,父亲已经离我而去。我恨自己是害死父亲的罪魁祸首,长跪在父亲的灵柩前痛哭不已。面对体弱多病的母亲,面对两个弟弟…  相似文献   

2.
在我还没有讲述我被骗的故事之前,我先介绍我的个人情况。我在还没有开厂之前一直是从事工厂的高层管理工作,大小工厂都有做过。在前几年的时间里,我投资了几个公司,现时的工厂是硅胶制品厂,在同行中,我厂的规模算是中等吧。由于我是从事工厂的管理工作的,对产品的销售就不是我的专业了,也可以说我一直都是在学习之中,前段时间我也招了有关此产品的一些销售业务员,大家都在公司中学习中成长。以下就是我在业务中给大家介绍我被骗的真实故事,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以防再受骗。  相似文献   

3.
五年前刚走出校门的我,带着一脸稚气,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踏进了黄河饭店的大门,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一开始我被分到了中餐厅当传菜员,领导和同事对我都非常好,我有什么不会的他们都会细心地教我,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就当上了值台员。经过在餐厅一年的锻炼后,我又被调到了前厅担任礼宾员。  相似文献   

4.
我的故乡——温州永昌堡上了互联网了!这是真的!若不是家乡的老同学告诉我并让我在网上确确实实地找到了它,我是不会相信的。那一天,我在键盘上小心翼翼地敲入了“永昌堡”3个字,轻轻地点击了“查询”,一个图并茂的“永昌堡”活灵活现在我面前。你看,那高耸的城楼、静静的护城河,鳞次栉比的古民宅,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生我养我的热土,这就是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相似文献   

5.
东方雪 《商》2001,(8):20-21
1996年夏天,我大学毕业来到深圳,与众多求职的姐妹一样,在特区林立的高楼下苦苦寻找自己的位置。几经辗转,我来到一家港资企业应聘秘书,经过层层面试,最后进入“总检”。一位小姐把我带进了老总房间,她进门时随手把门关上了。大白天屋内亮着灯,窗帘也放下了,遮得严严实实,我感到一丝惶恐。老板就坐在不远处的桌边,他瞟了我一眼,挥手让我坐下。我惴惴不安地等待发落。其实他并没做什么,只是在桌前静静地坐着,神态严峻。  相似文献   

6.
我的故事     
人活着,总是要有一点清神的。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个体户,当我的作品《我的母亲》在庆祝福建省个协成立十周年的征文竞赛中荣获二等奖的消息传来,我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回顾五年来我的个体之路,不禁感慨万千。1991年7月,我因几分之差没考上大学,命运就在这里有了转折。经不住家人的再三劝说,我加入到个体大军中来。在扑朔迷离的商海里,我傍徨,我失望。我深深体会到经商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因为我的母亲早在1986年就开始卖鞋子,所以很自然地,我也随母亲一道卖鞋子。刚开始,我只是帮助母亲做一点杂活,并没有独立经营…  相似文献   

7.
《广告导报》2004,(6):135-135
我的这段回忆源于大学二年级,也就是1982年,我自认为当时是打抱不平,而策划了一起打群架的事,因此受到了记大过的处分。1981年,全国大学入学率是4%,在我们地区可能只有1%左右,我入大学的时候,同学们、邻居排着长队,有几十个人去火车站送行。但是就是因为这一次处分,虽然我当时在班级里面排名第六,学位至今没有拿上。尽管这样,在1985年毕业的时候,我还是以好学生的名义走出校门。到1994年我自己开始创业的时候,我把这个大学毕业证烧了,因为我发誓不再回去上学了,我想这可能是我一生当中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一气之下,我选择了离开2000年夏天,我从上海某高校毕业后,因不愿回到偏僻落后的赣北老家,就赖在了上海。找了一个多月的工作,竟然没有一家单位肯接收我。就在我心生打道回府之意时,视角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宁海收下了我。这是一家台商投资的广告公司。我在这里干了不到半年,工作的执着、良好的悟性使我很快由门外汉变成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经我策划的几笔广告大单,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商业效果,使商家和广告界同仁开始对我这个新手刮目相看。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但我乐此不疲,数着手中的合同,想到年终奖金与分红拿到手后,加上…  相似文献   

9.
高山 《浙商》2006,(3):108-109
作为一个“老外”,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九年,足迹也早已遍布了全中国。而七年前,我选择在了杭州定居生活,我想一方面是因为浙江的人文和自然之美吸引了我,还有就是浙江的勃勃生机让我眷恋不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空心的香皂     
下岗去当服务员细心搞出发明来1995年,我从一家大型国企下岗了。拿到下岗证的那一刻,我哭了,我恨自己无能,怨命运对我不公,但怨天尤人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我唯一的出路是走出去找一份工作。在重庆市政府就业办的帮助下,我进了一家机关招待所当服务员。就是在这份最普通的工作中,由于我的细心,认真思考,努力坚持,我找到了自己事业的起点。有一次,一位客人叫我帮他到街上买一块香皂,开始我以为是我工作太粗心大意,忘了给客人房间配一次性香皂,便向客人道歉,马上给补上。客人说,他房间有一次性香皂,不过他讨厌用这种小香皂…  相似文献   

11.
我虽不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但那颗想往外飞的心蠢蠢欲动我的老家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巴东县,那里风景秀美,但是很穷。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有6个孩子,我排行老五。1986年,我高考落榜了,第二年我继续复读,500元的复读费,无疑叫家里的经济雪上加霜。当时爸妈都已经退休;哥哥们是念完初中就工作了,但收入也很低;最小的弟弟也在读书。一个周六我回家,家里都没人,我就去找,看到年近60已满头白发的爸妈冒着酷暑在大街上卖冰棍,我几乎泪下———那是他们在拿自己的身体,在拿自己的生命去挣那么几块钱!于是,我停止了…  相似文献   

12.
当我在室内溜冰场被几个年轻朋友强迫穿上旱冰鞋的时候,我突然感到自己丧失了走路的基本能力。我不断地打着趔趄,双脚一点也不听使唤,更不用说向前迈半步了。我的样子也许太滑稽,朋友们笑弯了腰。他们一个牵我的左手,一个拉我的右手,一个扶后背,架着我往前滑,我早...  相似文献   

13.
杜国楹 《中国商人》2023,(4):124-129
<正>我生于1973年,今年47岁。1994年年底我离开河南,自此之前我在河南生活了22年。1995年我被派到天津,在天津待了四年半,1999年来到北京。这47年大概可以分成6个阶段:第一阶段,我是一个被吓大的孩子,人生的第一个20年我是跟父母在一起度过的,个性可能跟我的父母和家庭关系非常大。第二阶段,我是一个不安分的老师,大学毕业之后教了两年书,这是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4.
我出生在苏北农村。高中毕业后,我走向田野,走进了世世代代从中刨食的黄土地。“清贫不坠凌云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脱贫致富的念头似一股暖流在我的心中涌动。我扛起了竹竿,戴上了斗笠,穿上了蓑衣,当上了“鸭司令”。早晨,披着星光去;晚上,踏着月色回。夏天,头顶太阳晒,地面暑气蒸;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我的手脚都被冻裂了。为了挣到钱,过上好日子,我默默地忍受着。通过艰苦的摸索和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到一年,我就对鸭子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我的眼睛轻轻一扫,就能看出鸭子是好是坏,是公是母,是老是小,有病…  相似文献   

15.
一、毕业后我找着了自己的定位 我来自农村,农村的清贫与辛苦使我从小的愿望就想离开这里,去做一名城里人。于是我努力学习,因为农村孩子在当时的唯一出路好像只有上好学,然后大学毕业后能够留在城里,在城里创一番事业。我也是这样想的,并且我也如愿以偿的考取了大学,并顺利毕了业。  相似文献   

16.
宣志 《中国工商》2003,(6):170-170
在不断旋转变幻的彩色球灯下,在重金属音乐的轰响中,在喝采、嘶鸣、摇摆、跺脚以及汗水的交汇里,白天的假面和沉闷,夜晚的孤寂和梦想,此刻消失殆尽。我已是原来的我,我已变成赤裸的我,除了狂欢和陶醉,我开始拒绝了一切诱惑,拒绝了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广告导报》2004,(6):139-139
我是出生在水上的人,过去人家讲行船打铁是最苦的,我的家族一直在水上生活。我人生的转折点应该发生在7岁,我母亲连续做了几年的恶梦,说我会被淹死。母亲做了这个梦以后,就非常的着急,她几乎是疯狂地把我弄到岸上。离开了船上的生活,我认为这是我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光彩》2002,(11)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叫于从海。为了响应政府退耕还林的号召,在我的家乡内蒙古杭锦后旗投资了5万亩苗圃,还申报了国家级的星火项目。眼看着树苗一天天长大,还没有找到销路,心里别提多着急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中国光彩网,听说这是一个覆盖全国的网。懂行的人说,现在大城市的人做生意都上网找客户,只要我们在网上建一个网站,就像给企业做了一个常年广告。我虽然不懂计算机,更不了解网络,但是我知道光彩网,那是我们个体户、私营企业自己的网站,我信任它。于是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光彩网的同志,特别说明我不会…  相似文献   

19.
《广告导报》2004,(6):137-137
说到记忆,就是父亲,或者是说对上一代我们父辈的记忆。最关键的词就是苦难、坚毅和内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父亲是在我最辉煌的时候去世的,我记得是2001年7月14日,北京申奥成功的第二天,我在办公室,老家给我打电话,说我父亲可能是癌症,那个时刻我永远难以忘怀。因为我在农村长大的,父亲受了很多苦,刚能享福的时候他去了。大家都知道,食道癌在治疗过程当中是极其痛苦的,化疗做手术,但是他从来没跟我说过一次他不舒服,没说过一次。而且他不让任何人去看他,他说因为我职业的关系,别人要来看,会给我带来麻烦,我要还这个人情。  相似文献   

20.
好多都是我们的老同志都是很有感情的,看到大家心头很热,因为过去20几年外贸的发展。我们几代人,辛勤耕耘,努力开拓,有了江苏开放经济良好的局面,并且还在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这是几代人辛勤努力的结果,我离开之后。经常这样讲,也是心里这样想吧:我离开外经贸厅已经2年多了,在离开前我跟厅领导讲过三句话:第一,厅里的事情不是厅领导问我,我不发表意见了;第二,同志们有机会跟我碰在一起,聊聊天,有别的工作,或者去玩的时候,我说多谈友谊,少谈厅里的我离开以后的家长家短;第三,我还会关心支持外经贸事业,这是我的立身之本,因为这是我一生,从大学毕业就愿意为这个行业奋斗,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但是,我只从宏观上说起,不在具体问题说三道四了。我讲这三条,这两年多来,我坚定的按这个去做,我跟张雷当面讲话,我说不是开玩笑,我说我对你的最大的支持,就是不要干予,以至干挠你的工作。我看的太多了,有很多前任的同志,出于对事业,出于各方面的因素,离开以后,管的多了点,说的多了点,实际上效果并不好,这事业是共产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个人是沧海一粟,细流里面的一片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