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问题是一切文明社会所共同关注的根本性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家政权的巩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四川物价》2007,(4):1-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发展目标和构想。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差别的社会,而在差别中保持社会成员创新的活力。民生问题讲的是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经济相关的政治生活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也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大精神对做好民生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们党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相似文献   

4.
王小环 《致富时代》2011,(5):189-189
民生问题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生问题与国家和谐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十二五”规划当中,特别强调民生,其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二五”规划当中,第八篇是专门有关民生的,对民生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余永庆 《中国市场》2013,(36):18-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青海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以解决民生问题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章猷才 《消费导刊》2009,(10):243-243
在许多场合,人们都在说"民生问题包括衣、食、住、行",这其实只是指民生问题的物质层面。因为,民生领域还应该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非物质民生问题的忽视,不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语言习惯,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既是民意的集中反映,也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8.
论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民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完善的民生政策体系,解决民生政策执行中的梗阻现象,为民生政策提供刚性保障。从而促使民生问题的彻底解决。本文对民生问题与民生政策进行了阐述,在分析民生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和落实民生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民生问题看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上学、看病等现象已成为民生问题.它的产生与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密切相关,坚持公共政策价值观的公共性,完善质量评估,实现公众制度化参与,防止特殊利益集团侵蚀,完善责任追究机制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一个混合经济框架,利用效用函数概念定义了个人生计函数概念,然后指出可以用某种形式的社会福利函数来诠释民生问题.最后指出解决民生问题与最大化社会福利函数类似,需要国家或社会在环境建设、公共资本积累、社会生产技术研发投入、社会教育投入之间权衡.  相似文献   

11.
12.
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无不体现这样的理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反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所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既是国家大计,又是民生大计.本文从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及协调发展三方面采探讨其与民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民生问题的进一步讨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登福 《消费导刊》2009,(15):235-235
民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党的生死存亡和人心向背的最根本问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经济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改善民生,而改善民生又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发展低碳经济并改善民生的同时,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核心的公共财政制度,必然要以保障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而当前由于我国公共财政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致使其未能充分发挥解决民生问题的作用。在国家提出要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同时,尽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保障解决民生问题,已成为财政部门最为迫切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李江  孟园 《中国市场》2010,(48):143-144
本文分析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阐述了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的定位,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精准扶贫政策是否缓解贫困群众感知到的“三保障”民生问题严重程度及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断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通过改善住房条件、优化医疗服务和拓宽医保覆盖,使贫困群众感知到的医疗民生问题严重程度下降。然而,精准扶贫政策并未降低贫困群众教育民生问题严重程度感知,其重要原因是教育支出占比提升恶化了贫困群众对教育民生问题严重程度感知。此外,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分析证实了上述精准扶贫对贫困群众感知的“三保障”民生问题严重程度变化的稳健性。研究对优化扶贫政策具有参考价值,为未来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内需和外需是一国整体需求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通过民生问题的解决,内需能够促进外需。其具体机制包括总量扩大机制、层次提升机制、需求保障机制。因为民生问题解决失误,我国内需对外需促进的许多良性机制失效。目前我国外需市场中普遍存在的贸易磨擦严重,低水平重复,国际化水平低,品牌能力低下等问题均与此有关。为稳定和进一步拓展外需,我国需要在内需市场中更多地立足于民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陈静 《中国市场》2011,(18):104-106,114
民生问题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民生是国计之本,国计是民生之基。如何正确认识和着力改善民生,是当前制定和未来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面临的重大课题。民生问题重大,必须高度重视;民生状况堪忧,必须着力改善;民生改善艰巨,必须抓住根本。  相似文献   

20.
张盟 《消费导刊》2013,(7):181-181
文章在《刑法修正案(八)》回应民生要求的基础上,简要阐述民生的概念及民生与刑法的关系,梳理修正案中体现民生理念的内容,分析其理论意义和发展趋势,同时针对规制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也提出了对刑法发展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