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台商大陆融资与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设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台商大陆融资是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的重要议题.台商大陆融资渠道存在困境,应改善两岸金融生态环境、拓展台商融资渠道、强化两岸金融合作机制等来优化两岸金融合作,化解台商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29日,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该协议的签订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ECFA的签订给两岸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让大陆和台湾在各个层面的交流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政治及政策方面的原因,两岸的经贸往来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平衡的格局,特别是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岸在融资合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障碍需要一一解决。在分析后ECFA时代两岸合作的优势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目前两岸融资合作方面存在的障碍,并针对障碍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后ECFA时代两岸融资合作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代赟 《商》2014,(14):159-160
国际航运业是一个周期性强、风险性大的行业,高风险是航运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因此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在航运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船舶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可以满足航运业特别是中小航运企业的资金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船舶租赁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发展我国船舶融资租赁业务,政府应出台扶持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政策,加大对航运融资租赁专门人才的培养,并积极搭建应航运企业和融资租赁企业及造船厂之间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在两岸经济合作的过程中,由于政治、地域、经济关系等因素,导致两岸的自由经贸区对接合作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又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由于两岸经济关系较为特殊和复杂,导致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研究和分析两岸经济合作中的问题,突破合作壁垒,是有效深化和改革两岸合作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指出了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影响,对两岸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两岸自由经贸区对接合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生效,为两岸经贸发展和金融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银行业应强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并逐步向纵深方向推进,共同提升两岸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携手推动两岸经济健康发展,其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6.
随着两岸先后加入WTO,海峡两岸经贸规模日益扩大。当前,应针对两岸经贸发展仍存在的贸易不平衡、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采取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和两岸金融合作机制、改善和提高大陆的投资环境、调整优化台资的引进结构等措施,加速两岸的经贸发展,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以来,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一系列历史性突破,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形式不断创新,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显著增强了两岸民众的福祉。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应把握机遇,锐意进取,努力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经济往来自由化,逐步建立两岸经济合作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两岸各界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经济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最大可能地提升两岸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整体实力。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商谈,支持和鼓励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推进两岸产业合作特别是新兴产业合作,继续采取措施帮助台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随着第四次海协会与海基会在2009年底签署的《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以及两岸两会在2008年签署的《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等相继开始生效实施,两岸质检领域的合作框架将不断完善。目前,逐步健全两岸检验检疫合作机制,形成机制化、制度化和多元化的两岸检验检疫业务合作与交流格局,已成为两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双边经济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提高两岸贸易自由化,促进两岸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更是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岸服务业开放承诺及ECFA签署后两岸服务业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发现,一方面,ECFA的签署切实提高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和投资往来;另一方面,两岸服务业开放水平及合作依然停留在相对低的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上。在此情况下,本文建议,大陆服务业企业应抓住机遇,有选择性地赴台投资,积极加强两岸服务业人才交流,应对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双边经济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提高两岸贸易自由化,促进两岸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更是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岸服务业开放承诺及ECFA签署后两岸服务业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发现,一方面,ECFA的签署切实提高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和投资往来;另一方面,两岸服务业开放水平及合作依然停留在相对低的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上。在此情况下,本文建议,大陆服务业企业应抓住机遇,有选择性地赴台投资,积极加强两岸服务业人才交流,应对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是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30年来,在祖国大陆积极推动下,经过两岸农业界的共同努力.两岸农产品贸易与农业投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两岸农业合作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从两岸各自的比较优势入手,通过对目前两岸经贸合作情况的分析,提出加强两岸农业经贸合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受台湾岛内政治因素影响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对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及台湾观光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形势,两岸应进一步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规模,促进两岸青少年旅游交流,强化闽台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银行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海峡两岸银行业交流与合作的一般性与特殊性规律,首先讨论了海峡两岸银行业现有的相互开放政策及实际交流状况,然后从实践和理论结合的角度分析两岸银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必然性,最后椎导出两岸银行业进一步的开放政策,并展望两岸银行业未来的往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水果产业的发展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关系.两岸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互补性强,特别是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榘协议的签订,两岸的合作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两岸业界一定要抓住机遇,深化合作,推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融租赁自1952年在美国出现以后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金融工具。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融资租赁的模式通常有以下两种:一种为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进行自营租赁;另一种为商业银行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由于融资租赁在我国起步较晚且我国融资租赁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同,因此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先对融资租赁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必要性,之后介绍商业银行发展融资租赁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台商在海峡两岸政经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两岸拟加强在供应链领域的合作。海峡两岸若能将互联网金融嵌入供应链金融,将极大便利两岸供应链领域的经济整合。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职业资格证书互认是自闽台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以来海峡两岸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它对巩固两岸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增加民众互信、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闽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促进作用。文章围绕海峡两岸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政策、人文、具体操作等方面探究两岸职业资格证书互认机制,以期海峡两岸各个行业的职业技能标准建设起到先行先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和深入,两岸经济的融合不断地加深,两岸问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和实施,为两岸自由贸易园区的深入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1979年以来,海峡两岸就开始了经贸交流且发展势头良好,到目前为止,两岸服务贸易合作的广度、深度都还不够。当前,随着海峡两岸关系日益密切,台湾同胞了解中国大陆丰富的历史文化的欲望越发强烈,这为两岸开展旅游服务业合作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强劲的动力,而此时正是两岸旅游业加大合作力度的最好时机。分别比较了中国大陆和台湾海峡旅游服务贸易的区别,并提出了关于合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快速成长,在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等方面有明显突破,但与西方发达相比,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还处在较低级的水平,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吸取借鉴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宏观方面:政府应支持制造商、租赁企业改变结构,扩大融资租赁标的物的种类和融资租赁方式,建立健全金融租赁法律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实行统一管理;微观方面:企业应重新审视租赁的功能和定义,转变落后的观念,提高租赁意识,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