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中国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世界经济负增长的影响,回顾这一年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我国取得不菲的成绩极为不易。  相似文献   

2.
2009年将是世界金融海啸和世界经济危机最危险的一年。在这一年,台湾经济将遭遇战后第二次负增长。不过,与2001年的负增长原因有所不同,它不是政治干扰和经济政策不当,而是国际经济环境恶劣对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经济的严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也是“调整的10年”。从9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仍然是困难重重。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陷入危机状态,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失衡,反过来又加深了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危机及其成因80年代,除东亚和南亚地区以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均处于停滞状态,有的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若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下降程度  相似文献   

4.
近一年多来,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发展受挫,许多发达国家的GDP出现负增长,国际金融市场和诸多金融机构陷入空前的困境,世界经济出现巨大的动荡与衰退。面对来势汹汹且未见底的世界性经济衰退,树立信心,采取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加快调整结构,启动内需,拓展我国国内市场,改变发展方式等经济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但国是复杂,绝非经济手段能一药见效的。要特别关注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许多忽视民生、民意的非经济因素,也会从根本上动摇信心,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从而使我国克服经济危机、提振经济的计划事倍而功半。  相似文献   

5.
王琪 《山东经济》1994,(3):53-56
对泰国经济发展的思考王琪泰国经济的发展,不仅泰国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视,而且,也引起了亚洲乃至世界一些经济专家的关注。泰国经济在东南亚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被誉为亚洲“第五条小龙”。那么,泰国经济发展的情势和我们对此的思考是什么呢?一、...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初期,在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下,东盟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开始下降,到1985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出现了负增长(菲律宾从1984年就出现负增长),而泰国的增长率却保持在30%左右。1983—1987年,泰国经济增长了5.2%,其他四国的增长率仅在0.5%—4.2%之间。泰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和东盟其他四国经济发展的起伏跌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被人们誉为东盟中跑在前面的“黑马”。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的繁荣期即将结束,并于2009年左右开始进入衰退期。导致第五轮长波繁荣期结束的深层原因是推动本轮经济长波上升的信息技术创新的持续降温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后劲乏力。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成为第五轮经济长波进入衰退期的"导火索",其周期性因素是次贷危机恰好发生在第五轮经济长波繁荣期的末端;其技术性因素是信息技术产业市场饱和致使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流向金融、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五轮经济长波下降期的特点是:持续的时间会相对较短;即使是在长周期的低谷,经济增长可能更多表现为增长率的下降而非负增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各国改革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进程继续向前推进,出现了若干新特点;二是发展中国家逐渐崛起,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未来走向,必须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和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4月初的演讲中范剑平直言:我国经济将先于美国见底,并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实现经济复苏的国家,但至少需要2年时间。范剑平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距见底不远了,但世界经济危机刚进入最糟糕最黑暗时期。国际权威机构一次次调低对世界经济的预测,认为世界经济难以避免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0.
《西部论丛》2008,(11):8-8
国家十大举措促经济增长 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调整将走“U”形,调查显示各行业裁员减薪潮渐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国有企业呈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1.
28年改革与开放,中国经济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成就举世瞩目。毫无疑问,对外开放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但是,与28年前相比,由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确保对外开放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必须正确分析与把握世界、中国经济的新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新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改革与开放使中国经济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成就举世瞩目。毫无疑问,对外开放政策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但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由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确保开放政策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段忠辉 《亚太经济》1999,(3):1-4,14
经济全球化是近一、二十年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新特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的深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逐渐从理论推断变成正在发生的现实,成为世界各国都不能不正视的问题。这一趋势一方面带来了贸易的扩大,资本流动的加快,推动了经济国际化、文化交...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日发表报告说,今年世界经济将下降0.5%至1.0%,为60年来首次负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增长已开始全面恢复。发达国家经济很可能进入近代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复苏。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前苏联和东欧经济开始分化。前苏联地区仍为负增长。东欧一些国家(如波兰和捷克)开始恢复经济增长,进入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90年代初的经济低速增长已经结束.国际经济体制变化和国际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6.
28年的改革与开放,使中国经济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成就举世瞩目。毫无疑问,对外开放政策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但是,与28年前相比,由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确保以开放政策来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必要客观分析与把握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新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新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蒋志强 《北方经济》2009,(19):71-72
一、引言 2006年底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其影响逐渐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这场由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我国也没有摆脱此次经济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菲律宾经济发展及其趋势何锡锋在飞速发展的东盟经济增长链上,菲律宾是步子最为缓慢的一环。1991、1992年,菲律宾经济连续两年负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720美元,1992年失业率接近10%,通货膨胀率为8.5%,欠外债325亿美元。菲律宾...  相似文献   

19.
后工业化国家人口下降对地区结构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与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历来为人口和经济学者所重视。到目前为止,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然而,在以西欧为代表的后工业化国家的人口负增长条件下,经济和地区结构又将如何变化、如何调整呢?本文首先通过解析模型描述了影响地区结构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人口负增长对地区结构的影响,最后结合模拟算例说明人口负增长条件下的地区结构调整及其与人口正增长条件下的地区结构调整的不对称性。该结果将对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宁波通讯》2008,(7):24-26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环境出现许多不利因素,对宁波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经济形势日渐复杂也加大了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我们要高度重视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利和不确定性因素,充分挖掘有利因素,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各项政策引导扶持,努力应对,度过难关,确保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