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峰 《中国外资》2009,(18):146-14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对内资和外资企业实行两套不同的企业所得税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扩大,这种做法越来越不符合市场经济平等竞争的要求。根据公平内外资企业税负的要求,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这既符合WTO原则的要求,也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要求相一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分析两税合并后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对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中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适应了税法改革的需要,更加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对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新企业所得税的变化,探讨了企业所得税调整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涉外税收优惠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春 《涉外税务》2005,(7):31-33
涉外税收优惠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为内外资企业创造公平环境;要进一步调整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全面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要加强反避税工作,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对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中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适应了税法改革的需要,更加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对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新企业所得税的变化,探讨了企业所得税调整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季泽 《财政监督》2008,(6):53-54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标志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双轨制”的结束。新税法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调整了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体系.这必将对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综合考虑我国的投资环境、市场潜力和政治稳定程度,这种影响可以接受,但相关外资企业还是应该在合理商业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利用国际通行的税收筹划工具来增加税收收益。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并对实施条例及相关的税收政篆进行了调整,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体系.这必将对外资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探讨外资企业如何优化税收筹划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进口关税优惠政策的取消是否显著地减少了外资流入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外资企业进口关税优惠政策取消当年.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显著增加.增加的外资额更多地流入了那些未曾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这有利于外资在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分布.由于进口关税优惠政策是唯一经历了实施和取消过程的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预测即将实行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流入中国的外资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的基本立足点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是分别按企业的内外性质立法的.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鉴于加入WTO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内外资企业分别采取两套所得税法所带来的所得税制度不统一、不规范,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差别过大,内资企业税前扣除过严,不符合国际惯例等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法,就成了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法人所得税制度是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统一规范法人所得税税基,在确定计税成本时应充分体现纳税人的费用补偿原则,并适当降低所得税税率,清理整顿税收优惠政策,为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创造公平纳税环境,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简化税制.  相似文献   

10.
在已经启动的新一轮税制改革中,推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成为改革的重头戏。“两税合并”就是要对内外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执行统一的税率,并全面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不再按照内外资企业的身份,而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导向给企业以税收优惠。此项改革,对财政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呢?本文运用福建省的资料,作些实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志红 《金卡工程》2010,14(6):219-21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吸引外资,我国对外资企业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内资企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对内资企业所得税征收为22%,外资企业仅为11%。这种差异性的企业所得税制严重违反了税负公平均衡的原则,抑制了我国民族工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要求内外资企业享有平等待遇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合并统一,税率统一调整为25%。  相似文献   

12.
傅炎恒 《中国外资》2009,(12):140-141
2008年1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并对实施条例及相关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体系。这必将对外资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探讨外资企业如何优化税收筹划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是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里程碑,中国从此将逐步告别企业所得税"双轨"时代.两税合并,无论对于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意味着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起点.对我国内外资企业的改革发展将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我国已经是WTO的成员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差异造成财政收入的流失,税收优惠效率低下,加剧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失衡,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可以通过统一纳税人、统一税基和税率、统一税收优惠形式,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分别立法,分别实行不同的税基、税率和税收优惠,内外资企业之间税负严重不平等。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构建了我国统一、规范、公平的企业所得税制环境。本文介绍了新税法的主要内容,结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际,就新税法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商业银行如何贯彻执行新税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侠 《中国外资》2009,(6):143-143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是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里程碑,中国从此将逐步告别企业所得税“双轨”时代。两税合并,无论对于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意味着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起点。对我国内外资企业的改革发展将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凤羽 《福建税务》2001,(12):15-17
我国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范,是1991年4月9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同年6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后,我国成功实现了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之间的差别。但迄今为止,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上与内资企业仍有许多不同之处,相应地,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中,也有许多独特的筹划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夏智灵  刘潇 《涉外税务》2007,227(5):31-33
外商投资企业在进口设备方面享受着免征进口税收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对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不平衡、与WTO规则不相符以及与国内产业发展政策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促进内外资企业税收公平以及遵从WTO规则两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我国进口设备免税政策。  相似文献   

19.
冯晓霞 《财政监督》2011,(22):59-60
一、引言自2008年1月1日起,全国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分别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这为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兼局长肖捷所说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较之前的所得税法而言实现了"五个统一"和"两个过渡",其中,"五个统一"是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税率统一、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20.
为吸引外资,长期以来,我国给予了外资企业多达十余种税收优惠待遇,使得内外资企业税负水平呈现明显差距。有专家测算,尽管我国名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但实际上,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平均税负只有11%,而中国一般内资企业的平均税负达到22%,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税负更高达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