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企业、环境NGO、公众等主体承担着不同的生态责任:政府应发挥制度设计、公共投入与依法监管的职能;企业要做到节能降耗、零污排放,发挥生态示范作用;环境NGO主要起知识传授、理念传播与环保监督的作用;公众要适度消费、关爱环境,积极表达自身的生态诉求。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各主体的生态责任,并在实践中努力贯彻之,有利于增强各主体的生态责任意识,并将生态责任意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生态文明却使公众陷入新的发展困境.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时刻处于力不从心状态,而生态文明构建当中,所发挥的职能相对有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管理模式的不足.因此,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的政府管理已经成为学术领域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政府只有客观审视自身功能,从根本上优化管理途径,才能构建起与生态文明建设步调相一致的高效政府.  相似文献   

3.
公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举措。因此,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完善生态利益表达机制;要引导公众发挥主体意识,参与生产过程各环节;要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生态治理能力;要培育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多方位、多领域、多渠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公众合力,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4.
贵州作为经济社会的"欠发达、欠开发"省区,在构建生态文明的起跑点上具有一定的环境比较优势。但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市场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承担着重要的生态责任。通过对政府生态责任的厘定,明确了其行为边界,政府必须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切实落实生态责任目标,积极贯彻构建生态文明的工作原则和保障机制,走出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分析软件,对珠海市三类主体功能区典型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共性及差异性、公众特征与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为珠海市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1)三类主体功能区公众在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工业污染、政府信息公开、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满意度具有共性;(2)三类主体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发展区、集聚发展区、提升完善区;(3)提升完善区和集聚发展区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与公众受教育程度、年均收入显著相关,生态发展区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与公众性别、职业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江西省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时的参与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关注程度依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江西的品牌影响力、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江西的旅游资源水平。由于不同的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利益角度不同,因此"务实"和"人本"是该机制建立的前提,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效培养,宣传途径的首选是电视和网络,参与途径可选择公开政府信息、微博、媒体热线。此外,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探究性因子分析,有效参与机制建立的四个关键因子分别为:政府耦合因子、信息平台因子、公众自身素质因子和议事协调因子。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阐述了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以及交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比较了京津冀三地智慧交通发展状况,提出基于生态文明的智慧交通建设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统筹京津冀智慧交通协同发展规划、建立交通运输能耗检测平台、推广清洁交通能源应用、搭建政府、社会和公众互动的智慧交通平台。  相似文献   

8.
利益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进行分析,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内在要求。本文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塞缪尔·鲍尔斯三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悖论。企业、家庭和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主体,在"竞争"维度中,企业和家庭存在追求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对立,必须实现生态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相统一;在"统制"维度中,政府部门存在追求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政府应明确其生态职能,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在"变革"维度中,各参与主体存在追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竞争"、"统制"与"变革"维度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悖论,才能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益"这一核心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文明的政府创新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社会的创建必然涉及到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新变革,生态文明社会的最终实现依赖于社会系统的良善调整与自主创新。作为公共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和公共权力的天然垄断者,推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和职责所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推进政府创新成为必然。努力实现政府管理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及政策体系创新,是基于生态文明社会的政府创新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自然保护地①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区域,其规划也应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1]等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针对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特征和困难,将生态优先、科学利用、统筹社区发展等方面作为规划研究的重点,使规划既成为各自然保护地工作的基础和管理的依据,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