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生态保护中农民生态参与的困境、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民生态参与在农村生态保护中并未发挥有效作用,存在着生态参与滞后、流于形式、无序化、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农民生态参与的困境主要源于知情权缺乏保障、生态参与程序规则缺位、农村非政府环保组织欠缺立法定位、生态公益诉讼渠道不通畅等制度性因素。为改善农村生态保护中农民生态参与的状况,需要健全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专门立法建立生态参与的程序保障,赋予非政府环保组织法律地位,规定农民提起生态公益诉讼的资格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主要是农民环境权的缺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包括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3.
对农民环境知情权的保护是保证农民对环境事务的参与,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将环境知情权放置于中国农村社会这样一个特殊场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法律制度在保护农民环境知情权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包括对农民环境知情权保护的相关规定缺位、农村环境执法体制不健全等。通过分析环境知情权的内涵和价值,指出对农民环境知情权保护的重要性。要实现农民环境权的保护,就必须根据农村社会以及农民的具体特点,在农村环境立法、信息公开和执法监督层面加强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通过对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实施情况的阐述,从产权结构状况、政策法律背景、公民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现阶段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问题,提出在现有体制下应充分根据环境资源产品的客观特征划分环境资源产权、考虑法律政策设计中的适用性问题以及吸纳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确认和保障。但是我国环境资源法律体系仍然存在着立法指导思想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立法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监督管理体制不舍理等问题。应当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资源法律制,保证各项法律和制度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农地产权制度不仅影响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而且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我国土地征收冲突的频繁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土地征收过程中征收权的扩张和农地产权的缺位。分析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和程序,农村土地产权的缺位集中表现在:公共利益模糊、产权主体参与程度不够深入、补偿机制不合理、救济途径缺失。最后,从保障农地产权的角度提出我国农地征收制度的完善必须在理念上确立制约征收权、保障农地产权的立法精神,在法律程序的设计上必须强化对征收权的制约和农地产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黄嘉义 《经济论坛》2011,(12):134-135
目前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明确,导致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处于被动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本文从产权制度、流转主体、收益分配等方面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乱象,并从农民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必须突破经济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产业结构、高碳排放行业垄断因素过高等因素的制约。在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监管、界定碳产权和环境产权、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碳金融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加快改革,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信息产权的含义和内容   基于信息产生的权利就称为信息产权,简称信息权。信息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知识产权自产生以来,长期局限在一般工业产权和版权范围,而没有提到信息权保护。 1994年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明确把“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纳入知识产权的范围。虽然这还不是完整的信息权,但是一种主要的信息权。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从法律上加以保护,虽然大多数人认为理所当然,但真正做到这一点,尚有许多工作要做。目前,人们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对信息保护进行立法,还有大量信息还没有找到可操作的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的推进使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急剧上升。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征地范围不明确、征地权行使和征地补偿不规范及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立法,防止征地权的滥用;完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