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25号,国务院批转了一份文件,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针对“垃圾围城”问题提出了某些解决方案,方案之一就是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让制造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缴纳费用,缴纳多少,根据制造生活垃圾的数量、处理垃圾的成本和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来定。  相似文献   

2.
垃圾处理走产业化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垃圾已成为困扰日常生活的社会问题。垃圾进行综合利用,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的道路,是国际上垃圾处理研究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国冲破“垃圾围城”,解决垃圾危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中提出了"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笔者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为例,对城市快速发展面临的垃圾围城问题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消费需求得到极大地满足,为大量垃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目前,中国的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超过60亿吨,每年还在以接近10%的速度增加。文章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前景。文章认为,中国的垃圾处理产业具有潜力大、前景广、政府支持的优势;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薄弱以及企业数量少质量差的困境;中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近几年的能源和资源价格的上涨,为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人们处理垃圾的习惯、对待垃圾资源制成品的态度和国外垃圾处理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制约着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垃圾处理企业、政府和公众提出几点建议:(1)垃圾处理企业要抓住有利机会加快发展;(2)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除垃圾处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和公众的积极参与;(3)在开发利用丰富的垃圾资源的过程中要做好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一些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近年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引发的"邻避"效应日渐凸显,环境利益补偿成为周边公众最重要的诉求之一。文章从探讨生态补偿内涵着手,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分析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环境利益补偿现状和问题,建议拓展生态补偿内涵,将具有明显负外部环境效应的生活基础设施环境利益补偿纳入生态补偿范畴,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推动涉环保项目"邻避"风险防范与化解。  相似文献   

6.
“垃圾围城”已经不容忽视,综合传统垃圾处理的优劣性比较,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三化”标准,“垃圾焚烧”或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始终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但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人类都无法摆脱生废问题,而生产和消费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垃圾围城正日益成为困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何从生废走向消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存在困境的同时,借鉴德国垃圾处理的成功经验,指出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成为垃圾处理的一种必然趋势;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回收势在必行,为促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路径选择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应体现为源头减量化、处理无害化和利用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我国城市垃圾污染及处理的现状,介绍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状况与水平,提出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永丰 《环境经济》2005,(10):30-35
由于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基础非常薄弱,因此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适应性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也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中国要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现实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方向必须面对混合收集的,可回收物质含量和热值低、垃圾含水率和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高的生活垃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调查和定点追踪,展开基于资源循环利用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研究,分析了城乡生活垃圾的数量、组成、运输、处理方式,追踪分析了我国城镇与乡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居民、政府、市场三个视角入手,揭示问题症结,居民环保意识欠缺,政府生活垃圾治理"无力",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市场产业链不完整,遵从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提出"3阶段1平台"的生活垃圾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处理模式,从技术研发、环保政策、创新处理模式、环境教育、法制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调整政府、市场、居民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政府的政策调控和监督,在利用方式和技术的革新作用下,建立生活垃圾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