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刘通 《金融科学》2001,(3):87-89
我国信托业自1979年恢复以来,其发展便与整顿如影随形。这期间,我国信托业经历了1982年、1985年和1988年的清理整顿,到1993斫,出于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秩序规范的需要,对信托业又一次进行严格管理和整顿,并实行了银行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经营和管理。1998年启动的这一轮整顿已经是近20年来的第五次,中国人民银行为此举确定的目标是:让信托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与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回归本位,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2.
陈游 《上海会计》2007,(1):49-51
1979年新中国从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到现在,中国的信托业起起伏伏,前后经历了五次大的行业性整顿,以2002年《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信托业基本结束了长达数年的“清理整顿”,步入了规范运行的轨道。整顿后的信托业面临着内外发展的大好环境。这些环境和条件促成了信托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信托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敬东 《浙江金融》2004,(11):8-8,29
中国信托业成长中的曲折与艰难 中国信托业自1979年恢复以来,央行相继关闭中农信和中创之后,又关闭了中国第二大信托投资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进而广东省高法又宣布其破产.自1999年2月,国务院又宣布了大规模地、彻底地进行全国信托业清理整顿,据此可见,信托业是全国清理整顿最多的一个行业,经历了1982年、1985年、1988年、1993年、1999年至今5次清理整顿,第5次清理整顿是最彻底的一次,当时全国参加整顿的信托公司有239家,总资产为6400多亿.  相似文献   

4.
早在199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整顿信托投资公司方案>,决定对信托投资公司进行全面清理,以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信托业健康发展.去年,<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先后出台和施行标志着这次清理整顿工作基本结束,但是整顿之后的发展问题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信托业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5.
周小明 《中国金融》1999,(5):23-24,27
世纪之交,中国信托业正面临其20年发展史上的第五轮整顿。信托业屡被整顿,根本原因是其定位不明、混业经营、风险严重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治。与以往不同,这次整顿是要从根本上一举解决这些问题,把信托业彻底整顿到位,整顿后保留的信托投资公司将真正办成经营信托...  相似文献   

6.
许红萍 《西安金融》2004,(12):47-48
新中国的信托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已发展了二十多年。在这期间,信托业历经了五次大的整顿。自1997年底开始的最近一次信托业整顿,以《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使信托业与银行业实行了最彻底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然而,银行业和信托业作为金融业中的两个行业.有着天然的、难以割裂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近来,随着几家全国性信托机构相继关闭,关于我国信托业的整顿和发展问题又成为当前的热点。在我国银行、信托、保险、证券金融四业中,信托的力量最弱。我国信托业开展二十年来,先后经历了1982年、1985年、1988年及1995年四次整顿。前三次的清理整顿重...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1999,(6):7-9
当前,信托业的整顿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刊记者就此问题以问答的方式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司司长夏斌。问:中国的信托业十几年中历经四次整顿后,又一次面临整顿,其必要性何在?答:中国现有信托投资公司239家,近9万从业人员,6000多亿元资...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信托业的产生、发展及沿革我国社会主义信托业是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为适应金融机构多样化发展需要而逐步产生的,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整顿,均对信托业健康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第一次清理整顿是在1982年。当时的背景是:1.国务院批准设立  相似文献   

10.
信托业是金融行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作为一种代人理财的财产管理制度,其独特的融资、投资功能和灵活的经营方式,在我国有极其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然而,我国信托业自从1979年恢复以来,一直走的坎坎坷坷,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五次整顿。第五次整顿后,我们看到了我国信托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信托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9年恢复金融信托业务以来,我国金融信托业经历了五次大的治理整顿。随着“一法两规”的颁布实施和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成立,金融信托业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较好的发展时期。从行业发展的实践与规律来看,为避免金融信托业重复走入“发展——整顿——再发展——再整顿”的怪圈,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之观念。实现金融信托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认识并发挥行业的独特比较优势,确立科学的市场功能定位,创造适应经济发展的信托市场与有效的信托产品供给,以及建立完善的分层次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托业恢复发展已有20余年了,却依然不能成为与银行、保险、证券相抗衡的金融支柱产业,反而问题重重、屡屡违规,整个行业先后五次被清理、整顿,继三家大机构(中银信、中农信、广国信)相继被兼并、关闭后,广西和海南的所有信托公司近来又被央行勒令关闭。  相似文献   

13.
当前正在开展的我国信托业第五次整顿,主要是解决长期困扰我国信托业的功能定位问题,把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真正办成“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以手续费、佣金为收入的中介服务组织。整顿工作完成后,我国信托业有无足够的市场容量支撑?我国信托业究竟如何规范发展?对此,笔者谈...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信托业所走过的路程 自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恢复信托业务以来,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起落。  相似文献   

15.
方洁 《青海金融》2008,(6):24-27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信托业成为唯一可以同时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市场的尖端行业。我国的信托业虽然进行了五次大型的清理整顿,至今却未能发展壮大起来,究其原因是缺乏合理的战略定位。本文通过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劣势分析,试图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我国信托业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思路和战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托业的迅速发展 ,对弥补传统银行信用的不足 ,有效筹集资金 ,调动社会闲散资金 ,拓宽社公众投资渠道 ,扩大金融服务 ,促进经济发展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必讳言 ,基于特殊需要应运而生的中国信托业 ,在享有独特的金融自由化及融资特许权的同时 ,却因缺乏应有的制度约束 ,而具有较大的风险 ,甚至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 ,从而也就难逃屡被整顿的命运。在我国信托业发展的 2 0年时间里 ,已先后经历了四次清理整顿。但由于这四次整顿始终停留在清理机构和堵塞漏洞方面 ,并未使信托业存在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未确立信托业在国民经济中…  相似文献   

17.
信托的本质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而在现代社会具有了金融机构的特征,因此现代信托是财产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的有机统一。随着现代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演变,信托从其基本的财产管理职能派生出了一系列新的职能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信托业自改革开放20年来的违规、整顿、再违规、再整顿的怪圈中极不平静地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信托业定位于对银行信用起拾遗补缺的作用,而没有执行信托“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真正职能。因此,信托业在我国的定位是被扭曲的。中国的信托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信托业的无育经营已对整个金融乃至经济体制的稳定造成冲击。在新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下,正确定位是信托业走向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目前应该对信托业做彻底的调整。我们必须本着坚持信托的本质特性和符合我国特有的国情这两个原则来规范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在已经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框架下,当前应以灵活的思路处理好信托业规范整顿和未来的发展这一对矛盾,并明确中国信托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发展我国信托业要立足国情依法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信托业恢复20多年来,经历了一个试点、盲目扩张、清理整顿的过程,目前正处于规范阶段。截至2004年6月末,银监会依法登记的信托公司有59家,从业人员达4600人,管理信托财产2000亿元,其中资金信托占信托财产的84%,虽然有一定规模,但主要是经营银行、证券和投资业务,规范的信托业务比重并不大。我们对怎样办中国特色信托业的认识虽然比过去深化了,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9.
信托业的清理整顿是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在简要分析整顿背景的基础上,对整顿后的金融信托业所面临的困难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发展金融信托业若干问题的思考李骏信托业作为金融的三大产业之一,在我国自1979年复出后,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近400家机构,总资产达3500亿元,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八十年代中期,经历了三次的清理整顿,成为历次国家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