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夏,在集币市场一农民拿着一串五铢钱,约百余枚,钱体锈蚀较重,绿锈斑驳,但文字仍清晰可辩.我从中挑选了10余枚.这批钱大部分钱体厚重,钱文古拙,五字多数交笔为直笔,"朱"字上下方折,但书写随意,与后期上林三官五铢及昭、宣时期五铢不同.很显然这批钱应为西汉早期的郡国五铢,现选拓10枚供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0年春,在陕西省咸阳市的钱币市场上发现数枚阴文反书"大泉五十"钱.这几枚钱与其它新莽钱币所不同的是钱体为铅质而钱缘为铜质,这批钱由于年代的久远,铅质钱体锈蚀较重而致钱文大多模糊不清.钱虽不多,但版式却多样,有的钱形稍大,有的则小,有的方穿,有的四角决穿.(见图1、2)  相似文献   

3.
8月中旬,焉耆老城四十里城子出土了一批开元钱,得知情况后,托焉耆朋友找了近二百枚,先前告之均是红铜质开元,但接手后发现青铜质占大多数.这批钱锈蚀较重,少部分铜质已被氧化得和锈融为一体,或铜质发黑分辨不出是什么铜质了.  相似文献   

4.
1997年和2001年,在宝鸡分别征集到几枚铜币和几枚铅币,应属某一地区的钱筹或代用币,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春节期间,襄阳市一泉友回家过年,在襄阳区双沟镇农村收到一批刚出土不久的洪武通宝小平钱.铜钱装在一陶碗内,共有105枚,全部为洪武通宝小平钱.这批钱个个生坑缘锈,而且锈色一致确系同坑出土,除少数几枚锈蚀较重外,大部分文字清晰.经笔者逐枚对照,并以透明薄纸拓印后相互印照对比,发现其版式可达30余种,现选拓29枚附后.  相似文献   

6.
儿子在银行工作,他知道我爱好钱币收藏,便把单位从前发给他的一枚<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币(简称"人行40年币",亦称"建行币")给我.我甚为高兴,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枚真品.  相似文献   

7.
2000年3月,河南长葛县官亭乡后白村某砖厂在推土作业中,在一条深约2.5米、宽1.3米、东西走向的"土沟"里,发现了一些人骨和少量陶片.民工们在人骨附近挖出了三枚小金块和十余枚布币.长葛市文物管理所得到消息后,会同当地公安部门及时地介入了此事,后经多方调查,终于使得出土文物全部收缴,现入藏长葛市文管所.清理后发现三枚小金块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金币;布币为魏国所铸的弧裆方足平首布"梁新钎百(当孚)".现将三枚"郢爰"金币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8年秋我在北京什刹海古钱摊上购得"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唐钱十多枚.摊主是刚从修路市政工人手里收购的.出土地点正是北海后门唐代古村"龙道古原"旧址.  相似文献   

9.
<西安金融·钱币研究>2002年第二期刊登一篇<天津出土大量咸丰铁钱>,文中介绍,2001年11月28日,天津市红桥区复兴路某工地出土四至五十万枚左右的宝福局铁钱,同时还伴有直径4厘米的圆形铁球(据称为清代炮弹)出土.对于此批铁钱,有种种推测.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咸丰九年,因福建宝福局铁钱大量积压(十二万串),清政府"恐日久锈烂",紧急将宝福局铁钱"解赴天津行使"之用,因天津不行用铁钱而存积下来.天津出土的这批宝福局咸丰铁钱,很可能就是这一历史记载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中旬,泾阳县农民在其县城南边的泾河滩挖沙时,挖出很多古钱币.笔者有幸见到其中一部分出土币.通过拣选和辨认,出土钱币年代最早为西汉的剪边五铢,最晚的是唐代的乾元重宝.尚能辨认出的还有新莽的大泉五十、饼货泉和唐代的开元通宝等,其余的因磨损严重或古钱文字浅夷均无法辨认,但从形制来看应为东汉或六朝的五铢钱,在这批钱中还意外发现一枚外国钱币.经与有关资料查对,这枚钱币是波斯萨珊朝沙卜尔二世的银币.  相似文献   

11.
2002年3月鄢陵县彭店乡滕岗村一村民在村东岗地挖土时,挖出一块锈迹斑斑的铁块,砸开后发现为锈结成团状的铁钱.经仔细剥离,得残碎及完整者约二十余枚.铁钱形制相同,绝大部分钱体锈迹严重,钱文不清,从其中几枚较为清晰的可知,此批铁钱应为莽铸"大泉五十".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安徽金融研究·钱币增刊>第三期上曾刊登过我写的一篇短文<和五铢钱同出的"怪物">.在文中我简单地介绍了一枚和西汉五铢一起出土的长方穿形铜钱.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一时无法说清它是钱是物,只知这东西和五铢钱出自一座西汉墓,而此墓又距离西汉武帝的陵寝茂陵不远,且出土时放在一个陶罐内.当时五铢钱有120多枚,长方穿形钱有7枚.我有幸获得五铢钱11枚,长方穿形钱1枚.  相似文献   

13.
叶伟奇 《西部金融》2003,(10):60-61
笔者收藏有一枚"福建通宝"背双旗"一文"白铜币,该币圆形圆孔状,直径20,圆穿径5.5,厚1.2毫米,重2.95克.面文"福建通宝"四字,仿宋体略带楷意,"通"字从"マ"头,双点通,"宝"字为"缶"宝,背面圆穿上下署"一文"二字,穿左为铁血十八星旗图,穿右为六条横纹五色共和旗图案,旗杆上端饰有燕尾状旗饰.初见该钱,通体包裹着灰黑色土锈,稍加擦拭,即显露出银白色光泽,应为白铜材质.  相似文献   

14.
笔者收藏了千余枚安康月河出土的窖藏宋代钱币.这批钱币生坑绿锈,古色斑斓.其中发现折二"建炎通宝"(图1)中有一枚异宝篆书钱(图2).通过钱文比较,深觉有趣.  相似文献   

15.
<钱币研究>2000年11期关于"祖钱特征浅议"一文我认为拓(图一)之钱不是"祖钱",只是一枚普通钱.现略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日在福州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圆形方孔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0毫米,穿径4毫米,厚1.8毫米,重4.95克.面文"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如图)"光绪通宝"为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恬在位期间(1875-1908)铸造的年号钱.翻阅有关清代钱币的图谱资料,所见"光绪通宝"皆为铜钱,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惟独不见有铅质钱.  相似文献   

17.
近读<西安金融>2000年第5期郭光才先生的<几枚稀见古钱>一文,觉得有的并不稀见.作者主要将自己所藏的较为精美钱币与一些图谱对照,称之为母钱、样钱.笔者未见实物,仅看拓图,觉得其中如大定、洪武背福、乾隆等币,文字一般,面背平夷,恐不具备母样或样钱特征.尤其被作者称为稀见的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广穿小字版,实际上是一种普通品.所谓"此钱查诸谱未录"实为奇谈,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日本<古泉大全>就载有一品,称广穿园冠版,定级为十级,即最多的一种,今人有些工具书上也录有图谱,为常见品.笔者手中就有数十枚之多,现选拓4枚附后.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甘肃出土一罐藏大明通宝背帅钱引发了泉友的兴趣. 日前西安市八仙宫古玩市场,一甘肃青年持八十余枚大明通宝背文"帅"字钱.据称,该钱出自甘肃张掖一藏钱罐中,约数百枚.  相似文献   

19.
王军  喻战勇 《西部金融》2003,(12):61-62
乾封泉宝铸于乾封元年(666年)夏四月,高宗李治登泰山"封禅"之后,以"乾封"年号铸钱,钱文环读,与开元通宝钱同时并用,乾封泉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8个月后,即乾封二年(667年)正月,李治下诏:"高祖拨乱反正,爰创轨模.太宗立极承天,无所改作.今废旧造新,恐乖先旨.其开元通宝、宜依旧施行,为万代之法,乾封新铸钱之钱,令同储纳,更不须铸."  相似文献   

20.
在1999年末,江苏省宜兴市郊出土一批南北朝时期铸的钱币--"太清丰乐".据<简明钱币辞典>157页:"太清丰乐是南北朝时期铸钱.一说为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公元547-549年)铸,一说为西凉张天锡称太清时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