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业动态     
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投产5月3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亚天然气管道首站,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正式投产。C线工程是中石油在已建成投运的A、B线基础上,规划建设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C线与A、B线并行敷设,线路总长1830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250亿立方米。管线起于土乌边境的格达依姆,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于我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与国内的西气东输三线相连。  相似文献   

2.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与我国陆路相通,是我国较为理想的进口管道气资源地。中亚地区天然气外输管道的博弈相当激烈,分为北向通道(通往俄罗斯)、西向通道(跨里海)、西南向通道(通往伊朗)、东南向通道(通往阿富汗)、东向通道(通往中国)。铺设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对于维护油气资源国和消费国的共同利益十分重要: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利于改变中亚现有天然气出口格局,保障中亚地区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各国在中亚天然气管道上的博弈给中国带来了契机。项目建设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石油集团日前宣布:阿姆河天然气项目巴格德雷合同区第一天然气处理厂建设奠基,第一天然气处理厂将是中亚天然气管道的起点和主要气源。此举也标志着中土天然气管道项目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乌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Asia Trans Gas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以下简称“ATG”)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负责中亚天然气管道A/B/C三线的建设和运行。为了解决乌国管线建设和运行中采用的技术标准不同、各站运行管理水平不一致、中方管控体系无法在合资公司落地等问题。中方股东利用站场标准化管理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使用国内外标准化建设经验来构建“中亚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介绍了站场管理标准化在合资公司层面的建设过程和实施后的效果,提高了合资公司运行管理水平,并增强了中方股东运营话语权,也对海外项目实施站场管理标准化具有借鉴参考意义。站场管理标准化在ATG实施以来,大幅提升了合资公司现场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了风险管控水平,规范了站场各种管理和操作标准,实现了中方股东管理体系在合资公司基层站场的落地融合和优化提高。  相似文献   

5.
2007年底以来,俄罗斯分别与意大利、荷兰、法国就“南流”(South Stream)项目实施、“北流”(North Stream)项目股权调整和扩大俄法天然气合作达成协议;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政府就修建“沿里海天然气管道”达成政府间协议;与奥地利签署合作协议,获得了“中欧天然气枢纽”中心50%的份额,还分别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匈牙利签署“南流”项目过境管道建设协议,基本完成了该项目的过境谈判工作。俄罗斯在对欧洲天然气外交上频频出手,其目的是在与美欧的多边博弈中赢得先机,实现政治、经济双赢的目标:扩大对乌克兰、白俄罗斯外交的弹性空间;架空美欧主导的从中亚输气的“跨里海天然气管道”项目;分化欧盟“统一对俄政策”;提升俄在巴尔干能源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和传统影响力,在科索沃问题上为塞尔维亚“撑腰”。随着俄罗斯对欧洲输气管道项目的实施和供气量的大幅提高,俄必然努力在中亚获得更多的“气源”,因此,将使中土和中俄天然气管线的“气源”保障面临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数字     
《中国石化》2014,(9):8-8
850亿立方米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投产后,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总输气能力提高到每年850亿立方米,可满足国内超过20%的天然气消费需求。来自中亚的天然气进入中国西气东输管道,送至我国东南部沿海城市,惠及5亿多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9日在中哈边境霍尔果斯口岸成立,中国首条跨国输气管道境内段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日本区域天然气管道研究会提出的“跨亚洲天然气管道设想”,建议连接各国计划中的待建天然气管道并在东北亚—北太平洋区域和东南亚—大洋洲区域内各建设三条连接新产地与消费地的国际干线管道。其目的在于,促进和扩大亚太地区区域内天然气的利用,开发管道沿线中小气田,从而推动产气国、消费国和途经国的经济、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经济协作,并有助于全球环境的保护,有助于提高区域内能源安全保障及实现区域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中哈天然气管道将于2009年开通,这煮味着来自中亚地区的天然气将先于俄罗斯抵达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项圈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所有迹象表明,中亚地区将威为中国进口天然气的陆路供气先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22年,中国新建成油气管道里程约4668千米,油气管道总里程累计达到15.5万千米。国内油气消费短暂波动,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董家口-东营原油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安平-泰安段、泰安-泰兴段,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等工程建成投产,文23储气库一期、二期工程,川气东送增压工程(二期)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段等国家级干线工程开工建设;浙江省天然气管网融入国家管网集团;国家管网集团管输服务集中受理工作圆满完成,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成功上线;中国油气管网在建设速度、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明显加快。2023年,天然气需求将重现增长态势,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智能化建设将是油气管道发展的重要趋势;托运商管理等天然气运营相关规则将日趋完善;城镇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将成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亚油气资源出口新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哈中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和中亚一中国天然气管道相继投产,使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第一次往东从资源国直达消费国。预计2020年该地区哈萨克斯坦出口原油将超过1亿吨,俄罗斯方向仍将是其最主要的出口方向,输往中国的哈国原油不会超过其出口总量的1/7。2020年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量约为1000亿立方米,其中输往中国的天然气将接近一半。由于中亚地区多条油气管道正在规划或实施增输改造,未来不同方向的油气管道外输竞争将十分激烈。为此,对中国的政府和石油公司提出了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中缅天然气管道投产 我国四大能源通道初步建成 10月20日,中缅天然气管道禄丰—贵港段顺利投产,这标志着中缅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至此,中缅线、中贵线与西气东输二线广南支干线在贵阳、贵港会师,三线“联通合网”,西南地区油气大动脉格局初步形成,我国4大能源通道也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天然气市场的扩大,长输管道建设迅猛增长,研究管道工艺优化,提高输送效率,降低营运成一,已成为天然气行业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也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以靖西线2003年冬季运行为例,介绍了通过优化利用现有资源(气田资源、用户资源、管道资源),实现工艺优化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再掀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于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不断攀升,作为最佳运输形式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越来越受到重视。2004年中国经济再次以9.5%的高速增长,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亚太地区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步伐。欧洲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多也刺激了当地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作为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也计划修建通往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与此相反,美国和加拿大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计划继续呈下降趋势,在过去的三年中,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一直在稳步减少。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欧洲天然气市场需求出现下滑,俄罗斯与土库曼斯坦之间的伙伴关系也随之急剧降温。2009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仅从土库曼斯坦进口了95亿立方米天然气,而不是合同规定的4104L立方米。2010年伊始,Gazprom决定将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采购量降到2002年的水平,原本计划实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也推迟启动。尽管如此,土库曼斯坦巨大的天然气资源yh Gazprom无法忽视。随着中亚一中国天然气管道竣工投产、土库曼斯坦一伊朗天然气管道二线开工建设以及欧盟力主实施的“纳布科”项目的积极推进,土库曼斯坦天然气成为多方争抢的对象,在国际市场上与俄罗斯天然气渐呈竞争之势。“纳布科”管道的未来将牵动俄土两国的关系走向,但是作为竞争中的合作伙伴,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都将在世界天然气市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天然气产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年,已建成“北极光”、“蓝流”、“北流”、“兄弟”、“联盟”、“亚马尔-欧洲”等多务天然气管道,每年向独联体成员国、欧盟成员国等30多个国家出口天然气约2000亿立方米.近年来俄乌两国天然气纠纷不断升级,欧洲各国为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受地缘政治因素等影响,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开始向东转移.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使其出台了天然气行业相关政策并制定发展规划.在原有天然气出口管道的基础上,俄罗斯为进一步实现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新建和规划了“南流”、“北流”三四线、中俄东线、中俄西线等天然气管道.中俄两国2014年5月签署东线天然气购销协议后,项目快速推进,俄罗斯境内段管道已于9月1日开工建设;中俄西线项目的谈判随即启动,并约定近期签署购销协议.  相似文献   

17.
●专家预测, 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世纪,全球性的重视生态环保建设,使开发利用天然气成为大势所趋。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十分强调生态环境建设。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处于“桥头堡”的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天然气事业的发展具有其他省份不可比拟的优势。   ●近年来,陕西在天然气勘探、开发、长输管道、城市管网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城市管网和用户发展缓慢、用户结构不合理、未能形成用气规模效益等问题,制约着天然气事业的发展。   ●未来十年,陕西天然气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市场需求将超…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哈两国能源合作项目——中亚天然气管道南线工程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州的两个工地打火开焊。据了解,中亚天然气管道南线工程是哈萨克斯坦十大优先重点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9.
祝辉 《化工管理》2010,(6):33-34
随着中哈输油管道的建成.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的陆续建成通气,新疆在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当前,适逢新疆迎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新疆应进一步加大油气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力度,积极构建中亚一新疆能源陆上安全通道,促进新疆油气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为新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不断攀升,作为最佳运输形式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越来越受到重视。2005年伊始,全球范围内已经宣布开工建设的计划有60000多英里的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输送管道。这与2004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超过62%的计划为天然气输送管道。据悉,计划在2005年建成完工的输送管道超过15000英里,其中天然气管道占总计划的54%,为8000英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