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本文主要借鉴了国外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成果,参考国外相关文献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的投资收益率进行了衡量,并且就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低收益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私募股权基金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金融创新,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依据自身经济特点,各自形成了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模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如何吸取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建立自身的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模式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很难找到一个共识的、科学的分类标准,以系统地介绍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本文粗浅的分类划分,难免存在武断因素或者不符合逻辑上严谨的划分方法,但从理解上则可能是最容易的。籍此希望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减少一些试错的盲动,催生出一个成熟的私募股权市场。  相似文献   

4.
在席卷了全球市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巨额并购记录后,PE正在从各个层面渗透进入中国市场,成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力量。中国的市场环境有哪些适合PE发展的特点?完成投资后如何全身而退?中国PE业正处于制度将变未变的破茧时分。  相似文献   

5.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s)近几年在中国迅速发展,它主要是通过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进行权益性投资.作者主要从监管的角度对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加以分析.其中,第一部分从概念、 分类、 特点三方面对私募股权基金进行了理论阐述,第二部分通过比较分析英美两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情况为我国提供启示,最后两部分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为完善其监管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私募股权基金经过60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国外私募股权基金规模庞大,投资领域广阔,资金来源广泛,参与机构多样化。目前西方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占其GDP份额已达到4%至5%。  相似文献   

7.
私募股权基金(PE)是通过私募的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目前我国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机制、组织结构及发展环境上,而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绩效这一投资双方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却少有研究.为了让投资双方进一步了解私募股权基金绩效以及影响因素以便更好的优化绩效,本文首先对私募股权基金绩效给予了界定;然后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私募股权基金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提高私募股权基金绩效提出了相关建议,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春明 《经济》2006,(11):56-56,58
我国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法律障碍正得到消除,对私募股权基金更是层层松绑。[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苏坤卓 《时代经贸》2012,(12):115-115
私募股权基金(PE)是通过私募的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目前我国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机制、组织结构及发展环境上,而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绩效这一投资双方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却少有研究。为了让投资双方进一步了解私募股权基金绩效以及影响因素以便更好的优化绩效,本文首先对私募股权基金绩效给予了界定;然后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私募股权基金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提高私募股权基金绩效提出了相关建议,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PE自从2006年在中国再度兴起以来,其发展一直保持方兴未艾的势头。金融危机后,PE投资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主要国家呈下降趋势,然而中国却呈现一枝独秀的景象,这并不意味着PE基金在中国发展不存在问题。研究发现,PE基金在我国依旧存在"募资难"、发展不平衡以及政府的有效监管等问题。因此,结合现阶段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强我国政府在私募股权基金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鹏 《资本市场》2005,(1):67-67
<正>一提到私募,我们更多的联想则是违法、违规甚至欺诈 等。在国内,私募行为向来都“上不了桌面”,令多数投资者 迟疑,驻足不前。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批专门从事原始股收购的群体 曾经创造了一个神话,并诞生了一批暴富典型。据一位业 内人:E介绍,上海某知名证券公司在当时曾代理销售了天 津市的很多非上市公司股权,这些股权确有极少数后来在 沪深证交所上市并使得持有者“一夜暴富”,如现在已更名 为泰达股份的美纶股份。但绝大多数的股权如大邱庄等仍 未上市,认购这些股权的投资者至今“颗粒无收”。2002年 下半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即将推出创业板的消息传出后,非  相似文献   

12.
私募股权基金的分阶段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阶段投资是私募股权基金经常采用的一种投资策略.本文针对已有研究所存在的缺陷,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分阶段投资模型与一次性投资模型,获得了模型的均衡解.通过对均衡解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从理论上解释已有的实证研究成果.根据这些结论,本文提出了私募股权基金在开展投资业务时应采取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A股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分析后认为:就财务型股权融资而言,在老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下,在未来新项目净现值为正的情况下,股价高估的公司选择公开增发,股价低估的公司选择定向增发。定向增发方式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不足问题,可以解释公告后正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融资与可转换债券融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218个定向增发新股或可转换债券事件为样本,运用标准的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与可转换债券的短期市场绩效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定向增发新股的短期市场绩效显著好于可转换债券。这说明,监管当局在制定相关融资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意愿,为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新股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胡聪慧  于军 《财经研究》2016,(12):84-95
送转和定向增发是 A 股市场上常见的两种公司行为。文章旨在从市值管理的视角,揭示上市企业送转与定向增发的内在关联及其经济逻辑。研究发现:(1)定向增发企业送转的比例与规模显著高于配对的未增发企业,而且两者的差异在增发后显著大于增发前;(2)在有外部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定向增发中,企业送转的比例与规模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3)企业送转行为会显著影响增发折价,增发后送转企业的增发折价显著低于增发前送转(从未送转)的企业。文章研究表明,送转是 A 股市场上定向增发企业广为使用的一种市值管理手段,送转的规模与时机是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理性博弈的结果。文章的研究不仅从市值管理角度为我国资本市场上频频出现的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对于监管层制定与送转和定向增发相关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私募股权基金的基金具有分散风险、专业管理、降低准入门槛、获得投资优质基金的机会,以及获得投资优质项目的机会等制度优势。目前我国私募股权产业面临诸多困境,包括本土LP的困境、海外LP的困境,缺乏一个公正的评估GP的机制,二级市场不健全而导致资本缺乏流动性,以及GP募资难。我国本土基金的基金的制度价值在于它是解决我国目前私募股权产业诸多困境的重要途径。同时,中国本土基金的基金在未来发展中应该注意练好"内功"、风险教育与风险控制,做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以及注意规避法律风险,同时国家监管机构应该在鼓励的前提下适度监督。  相似文献   

17.
穿透式监管作为一种新的监管模式,为了避免扩大解释及扩张适用范围,应在金融领域不同层面将其定性为一种监管方法抑或一项监管原则。结合穿透式监管作为一项原则在私募基金适用的可行性,来审视穿透式监管原则主要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穿透核查多层嵌套私募产品最终投资者是否适格以及底层资产去向的适用效果已经初步形成。但仍需从统一私募基金监管标准、决定穿透式监管适用"度"的监管成本与监管收益、监管底线与行为底线等影响因素,来完善穿透式监管原则在私募基金监管中的适用,推动私募基金走向规范化、市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私募基金由于仅仅向少数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募基金中存在的利益主体缺位、激励机制不明确的局限性,同时私募基金管理者(代理人)也具有投资者(委托人)的某些效用函数特征,部分化解了委托一代理双方的利益冲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委托--代理关系。针对我国私募基金的现状、公开、合法、规范地发展私募基金应该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定向增发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最为青睐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定向增发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攫取控制权收益的渠道,并带来了实现无风险套利的机会,这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体现的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保险资金入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年内直接入市已基本成定局.在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必要性,继而着重讨论了直接入市后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变化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