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世纪末,河南骏马化工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化肥企业,到2006年,骏化在中国氮肥50强企业中排名14位,在中国石油化工100强企业排名89位,同时成为河南省百强企业和百户重点企业。为避免淘汰出局,从1999年开始,他们创新企业发展理念,提出了"低成本扩张,外延式发展"的企业成长战略,走出了一条兼并重组、滚动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化工施工企业积极转换经营机制 ,努力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 ,取得了初步经验 ,少数企业的局部改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就化工施工企业整体来说 ,企业改革工作依然步履艰难 ,特别是以公司为建制单位的改制工作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和突破。近年来 ,化工施工企业积极转换经营机制 ,努力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 ,取得了初步经验 ,少数企业的局部改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就化工施工企业整体来说 ,企业改革工作依然步履艰难 ,特别是以公司为建制单位的改制工作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化工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行业…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优秀的企业一定产生优秀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优秀的企业家带领职工不断追求卓越的思想、行为、智慧和意志的凝聚与体现,也是引领企业实现"百年老店"梦想的关键.中国化工油气总公司禀承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公司成立之初,就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基因植入企业,用优秀的企业文化铸公司灵魂,在公司重组和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条心、一盘棋、一百年"的"三个一"企业文化理念,并以文化融合和文化张力作为推动公司重组发展的两只前轮,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东瑞星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山东东平化肥厂,始建于1972年,是较早设计生产能力为5000吨/年合成氨,产品为碳酸氢铵的小氮肥厂.经过多年来的技术改造,企业产品得到了升级换代,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在2002年企业改制转为民营企业后,更是焕发出了发展活力,化肥装置由原有的年产15万吨氨醇、26万吨尿素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2640工程"和"4060工程"改扩建改造,"4060工程"于2006年4月份正式投产,4月15日达产达标,企业规模竞争实力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5.
《施工企业管理》1991,(9):17-19
我们兰化化工建设公司是“重合同守信用”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也是这一活动的受益者。在经营管理中,严格遵守《经济合同法》、《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等法规,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全面履行经济合同,连续五年被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西固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使我们在建筑市场疲软的大气候里仍然立于主动,拓展了经营渠道,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七五”期间,我公司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利润等指标,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90年完成企业总产值11595万元,为1985年的201%,平均每年递增15%;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9656元/人,为1985年的197%,平均每年递增14.5%;实现利润468.69万元,为1985年的142.03%;五年累计实现利润2143.17万元。单位工程优良率平均达到87.6%;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总结"十一五"以来我国化工大企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化工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挑战,探讨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引导化工大企业在科学发展、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等方面,继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是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的"管理效益年",总公司把班组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新年伊始,王印海总经理就亲自带领昊华总公司机关和在京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天津石化学习他们的班组建设经验。上半年昊华总公司班组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扎扎实实、初见成效,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创新进班组,企业增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氮肥企业中,辛集化工辛化化肥(以下简称辛化化肥)是个数不着的"小字辈"。以年产3000吨合成氨起家,员工340人,固定资产净值1300万元,年产合成氨4.5万吨……就是这家一度停产放长假、濒临倒闭,被定性为"土地加废铁"的小氮肥企业,自2000年起,愣是坚定地走出了一条逆境生存、持续发展之路。2000年,辛化化肥销售收入1969万,2004年达到5000万,2006年突破1亿元;2000  相似文献   

9.
<正>在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正在由"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逐步迈进,可以说,化学工业要想从"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创造",信息化是一条必经之路。目前,ERP是化工企业管理信息化中最重要、最  相似文献   

10.
《化工管理》2011,(4):10-10
<正>3月24日上午,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召开2011年第一次会长工作会议,布署今年的重点工作。会长王印海汇报了中化企协开展收集编撰"化工企业成功之路"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案。会议原则批准了该项工作方案。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做好这项工作,很有意义,既可作为第一届化工企业家年会的成果,又可为化工行业提供一批先进的企业和企业家的成功实践和经验。会议研究了第一批入围企业的选择范围和选择方法,提出了编撰小组的组成方案和具体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共同主办,《化工管理》杂志社以及延长石油(集团)联合承办的2012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管理创新——中国化工企业的使命与责任高层论坛在历史悠久的西安市召开,并取得了热烈反响。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的公布,一方面显示中国化工行业大企业的发展正在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大而不强"问题也还很突出。特别是对重点行业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化工500强企业  相似文献   

12.
郁红 《化工管理》2012,(6):14-16
<正>近两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情越来越高。作为较早"走出去"的行业,我国化工施工行业在国际市场收获颇丰。记者调查采访了一些较早走出国门的施工企业,发现他们在"走出去"过程中通过输出技术、资源整合、创新管理,已逐步融入了国际市场。那么,这些已走出国门的化工施工企业取得了哪些业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石化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办公室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综合办事机构,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掌握全局、联系四方的枢纽和桥梁。为了加强企业办公室系统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企业办公室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推动业务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三个转变”,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郁红 《化工管理》2012,(9):34-38
<正>"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展报告显示,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的销售收入总额达2.62万亿元,同比增长34.9%,分析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强劲。同时,他们在技术创新上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正引领企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更为重要的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的的管理创新,正为企业所高度重视,成就不少企业从大做强。转型升级为企业发展提供后劲记者在经过调研后发现,由于各化工企业致力于调整结构,不断实现转型升级,使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全国化工大企业信息网拟定于2006年8月中旬在吉林市召开“全国化工行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大会将邀请国资委信息中心、相关行业专家及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领导到会作报告,介绍国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等;针对全国化工企业的信息化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企业信息化成功经验与案例分析,特就近年化工行业的信息化以ER P为代表的产销一体化,向以M E S为代表的管控一体化阶段悄然转变这一新的发展趋向,以“管控一体化”为主题信息化规划等进行研讨。现向各化工企业征集应用案例,内容:企业根据自身信息化发…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职工的幸福之本,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三友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二产抓提升"和省国资委"发展提升年"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确定2012年为企业"科技创新年",持续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转型,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争第一、做唯一,着力打造全省科技创新标杆。  相似文献   

17.
侯杰 《化工管理》2012,(3):10-11
<正>本刊讯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信息情报协会共同主持的"2012中国化工500企业强排行榜"发布会将于6月下旬举行。据该话动主办方负责人、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王述纲介绍,"中国化工500企业强排行榜"发布活动已经举办了九次,在化工行业中影响越来越大,引起化工企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ERP企业管理信息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其基于供应链的思想和管理方法,对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行计划,力求充分利用企业内的各种资源、降低库存、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操作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形象共同构成企业文化的内容,三者都是由企业中的"人"来创造和体现.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企业的员工,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围绕"人"展开."以人为本"中的人为企业的员工和顾客,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外围绕顾客展开,对内围绕员工展开.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优秀的、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经过全体员工不断的探索、不同文化的融合、提炼和升华,非一蹴而就,不能为投机而简单地复制.  相似文献   

20.
<正>欣闻"2011中国化工500强发布会"在张家港召开,我谨代表中国化工集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并以我个人名义向参会代表表示由衷的敬意,同贺入选"2011中国化工500强"的各家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