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今 《重庆与世界》2011,(15):17-19
在现代政党政治生活中,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要取得执政资格,都必须有胜过对手的执政资源,而对于执政党来说,都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资源,以实现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执政资源的巩固和扩充,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这也促使我党必须扩大自己的执政资源,加强巩固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丽丽  万梅芬 《魅力中国》2013,(25):356-356
当今国家发展形势,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政党与社会组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需要广大社会组织的支持和拥护。在中国政党的新形势下。赣州社会组织日益成为我市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巩田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中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对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要培养问题思维、“U”型思维、系统思维。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学习而改变,改变固有的、陈旧的、片面的、经验式的思维模式,认清、找出和革除危害政党组织和社会组织肌体的种种弊端,从而实现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理念的提出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也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呼求的一种回应,为解决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框架,基于此,我们认为提高党的民主执政能力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杨宏杰 《魅力中国》2010,(25):317-317
干部教育培训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干部综合素质、提高政党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干部教育培训水平的提高。在当前全国上下大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大背景下。解决干部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干教事业发展,更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指政党不断改善知识和信息管理方法,创造全新的管理体制,提升政党的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智商,最终提高政党工作效能、提高政党执政能力的活动。在新形势下,建立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区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建立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即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7.
谭欣 《黑河学刊》2006,(2):64-65
现代政党都必须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切实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这一基本执政理念的转变。为此,必须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突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姜郸 《理论观察》2015,(1):56-57
政党文化是政党政治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影响政党建设的深层因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其政党文化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有指导作用,能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对政党文化的价值取向造成冲击,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庞大规模,都不利于其政党文化的建设。因此,探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的政党文化如何建设和怎样建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要巩固执政地位,必须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创建中国特色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0.
瑞典社民党如何提高执政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89年,1917年首次入阁,1920年3月首次组成一党政府,1932年重新上台后,迄今累计执政已有70多年,是瑞典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也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社会民主党。瑞典社民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与其善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密切相关,特别是该党在实践中重视理论政策的调整和党的自身建设,使党保持了稳固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1.
向鑫 《理论观察》2014,(1):30-32
党群关系的实质就是政党和群众之间以利益为主要纽带的双向互动,要寻求政党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的统一。因此,利益协调是和谐党群关系的逻辑起点,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利益“发散”与“收敛”机制、利益协调与共赢机制、利益发展与保障机制来凝聚社会、巩固执政基础。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民主政治社会中,任何一个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都必须通过获取并执掌国家政权来实现,通过执政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战略高度重点强调了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关键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历史发展的内驱力,也是先进政党的显著标志.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第一次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纳入党的本质内涵,是对先进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把握,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的全面性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巩固自身执政地位和提高执政水平的理性自觉,表明了党要以崭新的面貌迈向21世纪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王艳军 《魅力中国》2014,(7):339-339
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拥有八千多万的党员,但是真正参与政权、实际直接影响政权运作的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能是全部的党员与党组织。更多的党员及其党组织游离于政权之外,他们基本没有参与到政权.没有直接影响政权运作的机会与平台。因此在党的建设中,必须把这些没有参与政权的党员群体——赦.政党的非执政部分与实际参与政权运作的群体——执政党的执政部分区别对待,而不能“一视同仁”地让这些群体整天也专注于去研究“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如何执政为民”。在实际的党建过程中,必须让这部分群体研究与自己的实际身份相符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政党执政和党政关系是国家政治构成的基本要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处理党政关系.政党执政文明和党政关系相辅相成,保障政党执政文明的前提是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本文针对政党执政文明与党政关系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谢荣全 《中国招标》2005,(3M):10-11
坚持党的先进性,从来就是党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抓住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提出与增强党的执政资源的要求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党的执政资源具有可继承性和可消耗性、可再生性和可积累性的特点。建设服务型政党有利于增强党的先进性资源、执政体制资源以及合法性资源。实际上,搞好建设服务型政党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丰富和创新党的建设理论,更新执政理念和执政风格;二是加强党的执政体制建设,转变执政方式并提高执政能力;三是在制度安排上进行科学和精密的准备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苏共曾经是一个具有93年历史,一度拥有近2000万党员,执政长迭74年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近90年历史,现拥有7000多万党员,已经执政60多年并仍在执政的政党。从执政党建设及其发展的角度,比较研究这两个共产主义执政大党,认真分析它们的兴衰成败,将会发现其中的内容异常丰富、意义十分重大、启迪格外深刻。  相似文献   

19.
杨建新 《发展》2011,(3):97-9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从当前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越来越成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对于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始终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存在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发展党内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监督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