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理层收购: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收购(MBO)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挖掘企业的资源潜力,为社会带来更多财富。当前,我国企业应对国内经济管理体制与产权形式的急剧变革,MBO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形式与手段。通过对MBO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MBO在英美等国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充分说明中国MBO与国外MBO的不同,以及中国MBO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结果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产权组织形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MBO环境缺陷与机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O在西方发起的直接动因主要是对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过度分离导致的企业代理成本过大问题的一种纠正,在发达国家实施MBO意在解决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及企业的资产结构,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以获得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在当代中国MBO则更多的被赋予了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特定历史使命,为了明确产权和强化对企业家的激励。在目前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机构还有待发展的特定环境下,我国对于MBO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更多的是涉及国有及集体资产转让的有关规定,在国有企业实施MBO必然会面临许多在发达国家不曾遇到的特殊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曹时军 《经济师》2004,(9):134-134,136
MBO之风已经由国外吹向国内 ,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MBO更是成为我国专家讨论的热点话题。目前 ,我国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成功完成了管理层收购 ,一些大的公司也纷纷试水MBO。文章从国外MBO的发展入手 ,结合我国MBO的发展现状 ,并通过对我国已经完成MBO的上市公司的分析 ,提出了在我国实施MBO的可行性及其需要完善的制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旅游企业产权改革实施MBO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敏 《经济师》2005,(3):121-122
随着我国加入WTO ,旅游企业市场逐渐全面开放和国际化 ,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着外来强劲对手的激烈挑战。为适应这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加快我国旅游企业的产权改革 ,提高旅游企业接轨国际的市场竞争力 ,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引进国外企业产权改革的创新模式 ,针对我国旅游企业的产权现状 ,主张推行MBO改革 ,并分析了实施MBO改革的现实意义及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MBO(管理层收购)作为明晰企业产权、改善无效治理的措施之一,被我国一些企业引入实施。其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出现了打着MBO旗号、变相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从而影响了MBO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刍议管理者收购与员工持股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管理者收购(MBO)及其主要的实施手段-员工持股计划(ESOP),以及中外实行MBO和ESOP所面临的不同情况、产生的不同问题及不同的操作方式等主要区别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在我国实行MBO所要冒的风险以及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发展MBO和ESOP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苟小军 《时代经贸》2008,6(19):190-191
管理层收购(以下简称MBO)是一种较新型的企业并购方式,MBO作为对于普遍存在所有人缺位的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国内管理层收购的特征出发,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实施MBO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试析我国当前MBO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理融资收购(MBO)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反叛,因为其追求的是一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集中。通过经理层对公司的收购,实现经理人对决策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接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减少对经理人权力的约束。因此,MBO实际上是对过度分权导致代理成本过大的一种矫正。我国拥有廉价的企业家和昂贵的企业制度,作为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的途径之一,MBO在推动国企改革与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领域退出中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中的企业价值定价一直是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问题。目前我国多以每股净资产定价。国外多以折现现金流法定价。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企业价值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这是必要条件;也要考虑市场对企业的认同,这才是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市价折现法,将企业盈利水平与市场对企业的认同结合起来考虑企业价值定价。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异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源于西方国家的MBO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时,由于环境与体制基础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产生了一定的风险.本文在对MBO异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MBO的健康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公司管理者为取得所在公司的控制权,利用借债来购买本公司股份行为的金融创新工具,公司实施MBO之后,其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将发生很大变化。近几年MBO实践表明,收购是否成功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密切相关,主要是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控制权、团队的协作程度、员工的文化素质,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该文对影响管理层收购行为是否成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制度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的演化变迁,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带来的问题也从无到有地相应产生。MBO是对过度分权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矫正,它能较好地解决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以预见,MBO将在我国企业的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解决企业产权结构缺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MBO问题     
陈新 《资本市场》2003,(5):74-76
MBO在我国上市和非上市企业中正在兴起,在已经实施的众多案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收购资金来源、收购价格的确定、收购主体的合规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及违规违法现象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有效实施MBO的关键:规范MBO融资渠道,使MBO融资合法化、透明化;规范MBO定价依据;完善MBO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MBO后企业运作监管等……  相似文献   

14.
魏建 《经济管理》2003,(10):45-50
当前,对管理层收购(MBO)有一种乐观情绪,认为MBO必然带来企业绩效的上升。但研究表明,MBO有一种失败趋势。本文从MBO参与各方的目的与行为、交易的匹配程度、中介机构的作用以及投资周期等方面分析了MBO失败的原因,提出了避免和扭转失败趋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外MBO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炜  姚圣 《生产力研究》2005,5(7):228-230
本文对国外MBO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评述和比较,最后结论是国外对MBO的研究也是很不完善的,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国的MBO研究还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国内MBO理论研究突破对我国MBO的发展和规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魏旭 《时代经贸》2007,5(10X):69-70
管理层收购(MBO)是一个舶来品,它作为一种产权改革方式,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很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俄、英两国与我国在实施MBO的背景、操作方式和结果的对比,达到吸取失败教训,借鉴成功经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韩其明 《时代经贸》2007,(7Z):44-45
市场评估法和收益评估法反映了企业价值的实质,而成本评估法一般会低估正常企业的实际价值。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MBO实践中转让价格过低,导致企业收购者对国家和民众的剥削。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在MBO过程中剥削的发生,引导国企产权改革健康推进。  相似文献   

18.
信托工具在MBO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MBO(Management Buy-Out),通常译为“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从而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对于MBO的产生,理论界的主要解释是MBO节约了代理成本,这种节约体现在两个方面:诱导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导致MBO的根本原因;信息优势使管理层实际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离带来了经济学上的经典代理问题,而MBO使两权合一,节约了两权分离带来的成本。从这里可以看出,MBO对我国企业改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明晰产权、所有者回归;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19.
胡庆 《当代经济》2002,(12):21-21
管理层收购(MBO,即ManagementBuyout)作为一个企业并购概念,在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熟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进口”MBO这种收购方式已经成为必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的较晚,证券市场不够发达,因此,如何建立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机制是一个值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的话题。 一、MBO的概念分析 管理层收购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或“管理者收购”,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由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合作完成的一份对2004年12月以前的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抽样调查的报告显示,在所有改制模式对企业未来发展和业绩的影响上,管理者持股是仅次于民营企业控股的改制效果较好的模式。对中小企业的国有股减持,MBO是一个值得探讨实施的方式。本文针对均于2001年进行MBO的粤美的、方大A和宇通客车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案例,分别从MBO前后公司的基本情况和E V A值的变动来分析M B O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三家企业MBO后基本情况业绩情况粤美的:从2000年到2002年,由于行业不景气,以及市场竞争激烈、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