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中较为成熟的支付系统发展实践为比较,通过对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外汇结算系统、证券结算系统与支付系统的联结、零售支付系统等方面分析,全面描述了我国支付系统建设的现状与不足,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我国支付系统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王燕平 《济南金融》2002,(11):27-28
当前,如何加快中国现代支付系统的建设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现代支付系统的意义、迫切性及建设情况,分析了支付系统特点和体系结构,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系统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雪 《中国信用卡》2012,(10):60-62
近年来,人民银行作为我国支付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管者,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跨行支付清算系统建设。2005年,人民银行全面建成大额支付系统,实现了全国跨行支付清算的每日零在途,大大提高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周转速度,为金融市场资金结算提供了有力支持。2006年,小额支付系统在我国成功试点运行,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支付体系发展的现状 (一)支付系统建设日益完善。近年来,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以人民银行支付体系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体系为基础,票据支付结算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和外汇结算系统等为重要组成,支付清算组织和互联网支付服务组织业务系统为补充的支付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5.
7月26日晚上,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建成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席仪式并讲话。周小川行长说。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顺利完成在全国的建设和推广应用。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是我国支付结算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他还提出了我国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6.
7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建成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席仪式并讲话。他说,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顺利完成在全国的建设和推广应用,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是我国支付结算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他还提出了我国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银行业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新的业务需求对支付清算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成了当前金融界面临的首要课题。本刊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特开辟“支付与清算”专栏,2003年第2期已刊出了三篇文章。以后将继续刊登有关支付与清算方面的文章,我们真诚期待着您的赐稿。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金融电子化、信息化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我们将采编有关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情况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进展迅猛,人民币大、小额支付系统不仅先后完成了在全国的推广应用,而且在功能上也不断完善,为我国金融机构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银行间支付清算服务,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逐步发挥出其作为我国核心金融基础设施的积极作用。但与先进的人民币支付系统相比,我国银行间外币支付却至今未形成统一便捷的清算平台,已极不适应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境内金融机构对建立统一、高效、安全的境内银行间外币清算系统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与迫切。  相似文献   

9.
2002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暨推广工作电视会议,标志着支付系统在我国建设推广运行工作拉开了序幕。经过支付系统各参与单位和业务人员近8个月的通力协作和艰苦奋战,2003年4月21日,济南市大额支付系统切换取得圆满成功,顺利投产运行,为大额支付系统下一步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推广应用以及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摸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龙锐琼 《时代金融》2008,(1):100-103
构建和谐完善的支付清算体系,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人民银行有效履行金融服务职能的必然选择。本文拟对和谐完善的支付清算体系的内涵进行初步探讨,对支付清算体系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发生的重要作用从支付清算系统的建立与完善、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运用、支付组织的多元化与市场化、农村支付环境的改善、政府监管机制的建立、边贸支付合作的加强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实际,分析了人民银行要有效履行金融服务职能,构建和谐完善的支付清算体系,必须从狠抓支付清算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票据管理制度、构建完善银行卡体系、鼓励和规范电子支付等新兴业务、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作好涉外支付环境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支付清算环境等七个方面作手,才能实现支付清算系统的和谐构建、和谐运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的支付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相继建设完成对我国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中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也给中国的支付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引发了诸多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彬 《金融电子化》2008,(11):41-42
近年来,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民银行加快了支付体系的建设步伐。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等相继建成投产。支付系统是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是我国资金流动的大动脉。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支付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总行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近年来支付服务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城市相比,与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四平辖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需要继续把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作为支付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明确重点,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本文从支付服务组织、支付系统、支付工具和支付监管等四个方面,结合四平市有关情况对农村支付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支付系统作为金融业生存、发展、参与竞争的基础,受到各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重视。特别是Internet 的出现,对支付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外也出现了一些基于 Internet 开发的电子支付工具和应用系统。本文通过对国外支付工具发展现状的介绍,对比我国的建设状况,提出了在建设支付系统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胡波 《金融会计》2006,(11):22-24,61
支付系统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关乎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印度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些年经济均飞速发展,GDP增速不相上下,人文、地缘、物产等资源禀赋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印度支付系统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近年来印度支付系统建设的发展现状、主要进展和发展规划,该文对我国正在建设的支付系统具有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支新生力量,发展潜力巨大,而村镇银行支付系统的建设程度,对村镇银行提供支付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加大偏远地区农村支付环境改善力度,使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村镇银行支付系统建设有所改观,支付服务能力较以往有所提升。但村镇银行支付系统的建设较其它金融机构相比仍存在许多不足,为此,笔者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1999年6月29日,中国金融学院组织召开了以金融电子化与金融工程为主题的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金融学院信息系主任陈进博士主持,人民银行支付科技司处长陈天晴先生、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吴维霞女士、中银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磊先生到会,中国金融学院信息系张卓其教授等参加研讨会并宣读了论文。会上,陈天晴处长首先发言,他分析了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总体状况,重点介绍了人、工、农、中、建等行的电子化系统,他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电子化建设、加强电子化系统的安全建设等。吴维霞副主任就新时期外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民银行加快了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步伐。于2005年6月,完成了大额支付系统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实现了跨行资金清算的零在途。同步开发建设的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也将于2006年6月底前完成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这标志着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和卡基支付系统并存的支付清算体系初步形成,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需要功能完善的支付工具体系为依托。长期以来,在我国  相似文献   

19.
武波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8):97-100
随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进程的加快,支付系统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已是迫在眉睫。各银行应在认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支付系统建设实际,选择合理的灾备方案和建设模式,争取早日完成灾备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舒雄 《上海会计》2011,(6):63-66,51
健全的制度是支付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石,也是维护参与者信心的关键。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支付系统的法律位阶较低,支付结算运行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依托大额支付系统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运行规则不适应跨境支付的需求;没有建立制度化的跨境支付结算纠纷处理机制。本文借鉴国际主要贸易结算货币支付系统的建设经验,提出完善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法律制度应着手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