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焦点。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不能有效转移和安置,既是一种资源浪费,又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那么.就要通过政府积极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增加政府投入,打造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平台等多种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二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三是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其中,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在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其就业环境和就业收益日益好转,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主渠道地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3.
当前,关系城乡发展全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人新阶段。沿海劳动力市场出现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部分企业用工短缺,以往被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压低的人力资源地位开始上升;近半数农村劳动力转人非农产业,但农村仍有1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已进城就业的1.3亿农民工转移问题并未解决。  相似文献   

4.
关华  何军  李金霞 《经济与管理》2007,21(11):35-39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期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响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制度因素、供给因素和经济因素,针对中国目前二元经济的特殊性,应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推动工作,加快城镇化、农村工业化进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养培训机制,建立良好的劳务输出服务体制等,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国正经受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发展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从破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入手.提出了在发展中实现富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走出山门--对南华县劳务输出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出现劳动力富余是历史的必然。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农民就业不充分,劳动生产率低,是影响农民收入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如何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环境,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三农”问题中理论和现实急需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南华县以打破地域界限,走出山门,跨出国界,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就业,探索了一条发展“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对此我们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推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数以亿计。据统计,2003年我国农村大约4.9亿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约有3.1亿,目前我国只需要1.8亿左右的常年劳动力:因此仍有1.3亿富余劳动力(吴敬琏,2005)。这么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城市中是不现实的,单靠农村全部实现就地消化也是不可能的,而是必须通过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来实现。就某种程度而言,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像我国这样的有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国家,低的城市化水平就意味着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意味着贫穷。推进城市化的进展,不仅是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一、山东省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山东省的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山东省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山东是全国人口第二大省,人口基数大,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全省每年有120万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而实际安置能力仅有8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9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000多万人。按照山东城市化发展目标,每年将有12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同时,每年将有为数不少的外省市劳动力流到山东。这五流合一,形成了山东省就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发展,六安地区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方面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富余闲置问题,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限度,劳动力转移也理应如此。然而事实上六安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产生了转移过度现象,盲目过度转移不仅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更导致农村产生了留守儿童与妇女、留守老人、土地闲置和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显然会对地区农业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因而必须引起重视,并积极研究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新疆设立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1.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2,(5):4-5
樊纲:就业问题需要在经济增长中解决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今天,我们依然要强调经济增长,很多问题需要在发展和增长过程中解决。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全球的不平衡。在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也有很多不平衡。所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这样的不平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8亿的劳动力,目前我国仍然有30%到35%劳动力在农村地区务农。同时,不仅仅在农村地区,30%到35%的人口的收入主要还是和农业有关。正因为此,我国整个平均收入水平还很低,还会有大量劳动力不断迁移到城市。但仍然有1/3的人口是依赖农业和农业生产,所以我国需要发展。很多问题需要在发展和增长过程中解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有农村户籍人口8.6亿人,其中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5.37亿人,主要包括农业从业人员(3.07亿人)、本地非农就业人员(0.85亿人)和外出务工人员(1.45亿人)等三大群体。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约1.8亿人,约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2亿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趋势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开始下降,但由于城镇化增速放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经营规模出现扩大,但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进一步明显;外出劳动力就业环境明显改善,迁徙式迹象开始出现;农民工正在完成代际转换,外出就业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十二五时期,每年将约有1200万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将会加快发展,就业市场可望容纳这一就业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但将给部分农产品供给带来一定的影响,农民工回乡就业则将给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未来,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要求稳定转移与难以实现定居、企业用工要求不断提高与培训远不能满足需求、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农民与农业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等三大矛盾。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总体状况为总量过剩,结构短缺。在总量过剩的大背景下,需要通过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村...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萍华 《技术经济》2007,26(3):71-75
“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自身的素质。但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许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不公平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推进,生产要素流动的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与集中,以及新型的社会化合作组织的出现,将逐渐赋予“双层经营”新的内涵。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组织将逐步成为农村“双层经营”的重要载体。要使农民摆脱贫困,必须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道路。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与集中,与劳动力转移是相辅相成的。习近平同志不主张把农村所有富余劳动力都转移到城市,而主张通过发展大农业,以及与其相联系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就地吸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同步发展。发展大农业和二三产业,需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这就必须加大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我国新时代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是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发展中大国能够解决好“三农”问题,破解我国“三农”难题,建设农业强国,将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安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初步估计,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近8000万人,近年来通过向城市异地转移和进入乡镇企业就地转移3500万人左右,尚有4000多万滞留在农村。而且,上述两条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绩效目前出现下降的迹象。从现实来看,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异地转移模式和进入农村社区内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模式,尽管对缓解西部农村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但其负面作用也很明显。我们认为,培育增长极,发展企业集群,建设小城镇。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增长极辐射的区域内转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模式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局限,乡镇企业发展趋缓、市场发育滞缓、就业信息渠道不畅以及金融危机背景下大量企业倒闭、停产,南方各地区"双转移"政策的实施与推进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农业人口大省,这一现象又更为突出。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状态及成因,有助于对有效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为实现河南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形成针对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转移就业的思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部分转移到城市,不仅没有带来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缩小,还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重城轻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道路,把转移的重点放在农村二、三产业,放在乡镇企业,放在城乡结合部——县域。  相似文献   

18.
关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几点思考万先勇(中共江西省安义县委副书记)1、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势在必行,但必须以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为前提。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业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纷纷走出家门、走向市场,朝非农产业大踏步转移。然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WTO后 ,农村劳动力与国际市场已建立了某些联系 ,但就业的国际空间开拓得还不够。本文就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加入WTO后 ,进一步转移国际市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不受限制、无序的人口向城市流动也会带来城市许多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转变劳动力转移观念,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