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蕙馨博士撰写的《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一书已经由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以下简称《进入退出》)。《进入退出》运用数学模型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 ,以汽车制造业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为典型案例 ,对中国企业的进入退出机制做了系统的、全方位的剖析 ,对转轨过程中企业的过度进入、退出障碍以及资产存量刚性等作了深层次分析 ,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 ,所提出的中国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对完善中国现阶段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中国产业组织实证研究的专…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有企业的退出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市场退出,以制度性因素为代表的一些非市场性障碍使国有企业的退出更显复杂.●在市场经济中,危困企业的退出是被市场竞争所淘汰,是企业消极、被动的行为;而国有资本的退出作为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则是主动、自觉的行为,两者之间具有本质区别.●在现行产权制度下,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权的不易转让构成了国有经济退出难的产权障碍.●政府的进入与退出和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应呈反向关系.●巨大的退出成本资本专用性障碍;劳动者安置费用大;国有企业社会负担问题;新体制不完善及体制外障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和度量企业的进入退出,并将该模型应用于1985—2000年期间中国两个重要产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冰箱制造业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阐明中国企业进入退出的真实原因,希望能对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贯彻有所启示。统计检验揭示了中国企业进入退出的某些真实特点,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市场进入壁垒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①政府补贴对东部和北部地区民营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最大,中部其次,东部最小,这说明政府补贴能够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绩效增长,且呈现出显著的 区域差异性;②从全国来看,民营企业能否进入高壁垒行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 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程度却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从分区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民营企业能否进入高壁垒行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只在东部地区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西部地区却对企业绩效产 生显著的负面影响;③从总体上看,相对于市场进入壁垒而言,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因此,当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成本过高时,政府给予民营企业的财政补贴可以弥补过高进入壁垒对企业绩效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浙江国有工业企业退出绩效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1996-1999年度国有工业企业及各行业的绩效数据,用“参与度”及“退出度”两个指标量化国有企业在各行业介入程度;采用财政部国有企业绩效评估准则量化行业的绩效水平。分析浙江省国有工业企业在各行业介入程度的变化,研究国有企业行业参与度与绩效水平的关系,实证浙江省国有工业企业的退出绩效。  相似文献   

6.
从进退壁垒角度看煤炭产业市场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进入壁垒、退出壁垒现实经济是典型的非完全竞争,企业进入或退出某一产业存在各种障碍。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反映了产业内已有企业的市场关系,反映的是市场中现实的竞争企业的数量和竞争强度。而进入壁垒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全部工业企业中37个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民族企业自主创新产生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外资进入程度的加强,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民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且这种促进作用因行业技术差距而异;此外,政府的援助程度越强,越有利于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内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差距的扩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国有工业企业效率的行业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熵权评价方法,运用2003—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37个工业行业中的效率变动情况,并与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在36个行业中是逐年增长的;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工业企业效率发展水平在7个行业中不逊于私营企业,在23个行业中显著地优于外资企业,国有工业企业效率增长速度在21个行业中超过私营企业,在34个行业中超过外资企业。分析所涉及的行业既有竞争性行业又有垄断性行业,企业效率与所有制、行业的竞争或垄断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国有企业退出论"在我国现阶段是没有现实依据的,国有企业应依据企业效率调整行业分布格局,优化国有资本配置。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政策出台的背景,汇总了该办法施行以来涉及的新建、退出和压减产能数据,分析了各地区涉及的产能占比分布、新建项目装备特点和退出产能去向特点,从政府、行业、企业3个层面阐述了产能置换对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债权转股权与国有资本退出障碍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的阶段。调整就是有进有退,不退出就谈不上调整。以往的国有企业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终究未能从总体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治理结构也没有质的改进。已经发生的调整大多是不同层次国有资本控制者之间的重构,即使有非国有投资者的进入,也是一种搭便车行为,如股票市场上社会股东并不能进入和影响原有的治理结构。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退出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阻滞,退出过程的主要阻力来自内部人及其上级委托人——地方政府、行业主管的反抗。这种反抗的激励出于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的产…  相似文献   

11.
通信技术进步不仅使得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成本骤降, 也使得企业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协调和监督生产,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通信技术进步不谋而合。本文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动态聚集度指数分析了中国18个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转移方向和速度, 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向服务业集聚,中间性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虽在不断增加但在向其他产业转移, 采矿业转移效应十分显著;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通信技术进步与服务业、中间性行业以及采矿业的计量经济模型, 实证结果表明在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格局下, 通信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和中间性行业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会随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增强, 对采矿业的促进作用则会随通信技术的进步而减弱。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政企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政企双方的行为互动机制,分析模型中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并数值模拟政府补贴意愿、政府补贴额度、政府检查概率、企业进入新基建行业意愿等因素变化时,政企行为的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政企双方的行为相互影响;新基建行业的高额收益是吸引企业进入的重要因素,但是高昂的研发成本也是企业进入新基建行业的主要阻碍;政府的补贴额度存在一个最优的区间;政府检查概率提升对政府选择补贴策略与企业选择进入新基建行业均具有正向影响。政府应在给予企业适度的补贴资金扶持新基建发展的同时,成立专业的检查监督小组,及时了解企业的投资运营动态,提高补贴的有效性和精准度,以促进新基建良性、有序发展。研究结论为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在我国新基建发展进程的作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与退出途径分析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中国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数目众多,较多企业同时面临资源枯竭和体制转换双重困难。这类企业的顺利退出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并结合阜新矿业集团等企业的实践,系统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的种类和退出途径的选择,试图理清逻辑思路,为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服务需求的增加、服务业竞争的加剧以及部分行业进入壁垒的降低,服务业呈现出国际化、标准化和定制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服务业标准化的国际比较分析,以及服务业不同行业标准化的比较分析,进行了基于ISO、BSI、DIN服务业标准化程度和Shostack具体服务产品有形性谱图的服务业"无形性-标准化"行业二维分布研究,并进一步进行了基于标准化的服务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政府参与联盟标准化的程度不同,将政府的标准化治理模式分为高介入型治理模式和低介入型治理模式.从管理型政府角色定位、服务型政府角色定位、产业政策、行业技术确定性、市场竞争性、产业地位、联盟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等7个方面因素对联盟标准化治理模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型政府、产业地位以及联盟对行业影响与高介入型治理模式正相关,服务型政府、行业技术确定性、市场竞争性与低介入型治理模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地方产业政策是影响辖区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6—2018年债券发行市场的数据,考察受到地方政府“五年规划”鼓励的行业是否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债券融资。研究显示,地方产业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债券发行利差,重点产业政策效应高于一般产业政策。异质性分析表明,比较优势在产业政策效果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地方产业政策“推行”和“退出”具有产业政策间和政策内的双重非对称性:一般产业政策“推行”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不显著,但一般产业政策“退出”显著提高企业融资成本;重点产业政策“推行”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重点产业政策“退出”没有显著恶化企业融资环境。机制分析表明,地方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支持、信用增进、信号传递、隐性担保和流动性风险作用于企业融资成本,政策的稀缺性和支持力度的差异性是造成这种双重非对称效应的主要原因。动态效应检验发现,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推行”能够显著优化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而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退出”不会恶化企业的融资环境。本文为地方政府遴选和退出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并对规范地方政府干预行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商业环境复杂多变, 为了有效平衡创新的风险和收益, 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由不同企业接力完成研发过程。对此, 本文提出了可接力技术创新, 用可接力技术创新参与度来表示企业参与和完成可接力技术创新的程度, 反映企业在研发节点的参与和退出策略, 并就技术竞争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政策环境对企业可接力技术创新参与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 竞争强度增大、机会成本提高以及政府政策的不利变化都会显著降低企业可接力技术创新参与度。财务压力、合作冲突与市场潜力等决定企业一般技术创新退出策略的传统因素, 对企业可接力技术创新参与度的作用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18.
《施工企业管理》2014,(6):45-47
工程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时又是我国的传统行业。近年来,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行业进入壁垒低,产业技术水平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退出机制,行业市场集中度低等,使得工程建设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投资增长过度问题难以得到市场机制的自我校正,产能过剩问题愈发突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转型升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正理性看待并深入研究行业产能过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从自身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管理方式变革、机制制度创新等方面破解产能过剩困局。  相似文献   

19.
在 政府机构改革大潮奔流的今天 ,本溪市化学工业局退出政府序列已不足称道。但在5年前、在十五大之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提出之际 ,本溪市化工局的改革确实吹响了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号角。紧随其后 ,上海、天津、武汉、大连、宁波、青岛等市化工局纷纷退出政府序列并形成了化工行办和企业集团各司其职的管理格局。5年过去了 ,在全国各地市政府机构酝酿全面改革之际 ,本溪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也是企业发展的机遇在本溪市经贸委行业管理办公室 ,杨春柏主任告诉记者 :1995年10月 ,经本溪市…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组织是企业市场关系的总和,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产业组织演进,也就意味着市场结构改进、市场行为合理和市场绩效提高。而产业组织演进又是企业不断进入和退出市场作用的结果。本就企业进入退出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以探讨产业组织演进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