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娟 《现代经济信息》2011,(11):182-183
从融资租赁产业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回顾了我国融资租赁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力图解决我国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当中的问题和瓶颈,改善融资租赁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融资租赁具有集融资与生产于一体化的特点,它可以将资本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可将风险放大,为经济实体和企业埋下种种隐患。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欧债危机的延续,更加凸显了我国融资租赁公司进行科学有效风险管理的紧迫性。文章通过对融资租赁相关文献的回顾,系统梳理了融资租赁公司与银行面临风险的异同,并基于融资租赁风险特殊性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完善我国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融资租赁的优势为切入点,剖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解决方案,并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毛建新 《时代经贸》2007,5(12X):34-35
融资租赁是世界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在我国发展迅猛,租赁产品渗透至各个行业。租赁企业、厂商、银行、信托等交叉合作不断深入,作为新的融资渠道、产品经营方式、企业优化财务报表手段等,融资租赁受到各个行业的关注。本文从一个侧面论述了融资租赁的意义,企业融资租赁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融资租赁逐步成为我国外商投资的热点领域,对外开放呈现出新的特点,但由于制度建设滞后于开放形势等原因,外商融资租赁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政策环境,为外资融资租赁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毛建新 《时代经贸》2007,5(12):34-35
融资租赁是世界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在我国发展迅猛,租赁产品渗透至各个行业.租赁企业、厂商、银行、信托等交叉合作不断深入,作为新的融资渠道、产品经营方式、企业优化财务报表手段等,融资租赁受到各个行业的关注.本文从一个侧面论述了融资租赁的意义,企业融资租赁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融资租赁的创新说明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4月,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开始起步,至今年4月,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历史已经整整18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在发展中遇到很多挫折,这里面有投资环境问题,也有体制问题。曾一度使租赁这个朝阳产业濒于萎缩。此时不少人(包括外国...  相似文献   

8.
浅谈融资租赁方式及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资租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融资租赁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从而推动企业迅速的发展.近年来,为节约公司的融资成本,融资租赁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融资租赁已经是引进外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各种融资租赁方式以及融资租赁决策进行探讨,加深对融资租赁方式的了解,同时为融资租赁的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汪冠群  金丹 《时代经贸》2006,4(Z3):34-35
中国已发展成为汽车工业大国和潜在的汽车消费大国,但是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相对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滞后的步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则可成为促进汽车生产、销售和刺激汽车消费的最有效的金融服务工具.本文首先比较分析汽车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的区别,对我国发展汽车融资租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当前如何促进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良性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温文治  辛军 《经济师》2003,(3):58-59
文章全面分析了我国融资租赁法律中存在的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融资租赁法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表明,混业经营的快速推进,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传染性和脆弱性,并由此给全球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危害。因此,本文在回顾美、中两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混业经营与次贷危机的关联性,认为应该重新思考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维持分业经营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金融创新过度而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危机前后国外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经验和教训,促进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金融脱媒以及银行资本约束等动因视角详细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积极效应进行分析,如缓解期限错配现象、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市场约束,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等。最后,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其中包括:金融创新必须注重风险防范、实施混业经营,促进金融创新、实施金融创新由外力推动向内部驱动转变等。  相似文献   

13.
赵娴 《现代财经》2006,26(2):13-16
在开放经济体系中,金融安全至关重要,它构成了产业安全的核心内容。一般认为,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保持金融秩序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以反维持这种状态的能力和对这种状态与维持能力的信心与主观感觉,包括在这种状态和能力下所获得的政治、金融制度和体系的安全、金融财富的安全、金融机构的安全、金融发展的安全,对整体经济和政治安全起决定性作用的金融运行的安全等。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当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4.
金融控股公司的系统风险及其监管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微  邹建峰 《现代财经》2005,25(9):12-17
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混业经营的主体形式,由于占有金融资源过大,系统风险的危害是巨大的。本文回顾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有必要针对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Sub-prime lending crisis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is evolving into an economic recession sweeping across the West. Financial crisis leads to the demand reduc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as the largest manufacturing country, China must face overproduction. The role of China as "world factory" determines that financial crisis will severely attack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heavy dependence on export, low-level manufacturing link, lack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high-tech industry, weak independent innovative ability, unsustainable exploration of heavy-pollution resources, and lack of international famous brands. How to transform crisis to opportunities is an urgent research topic.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financial crisi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more external drives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refore, financial crisis becomes not only an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improve itself based on the existing accumulation but also a chance for China to transform from "world factory" into a powerful n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金融业损失惨重,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也未能幸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保险业的风险变动和随之引发的保险业风险管理策略新动向,同时这些变革也给我国保险业在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如何防范风险、健康成长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研究述评及理论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北京市1978-2009年的年度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金融发展指标与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相互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度大于第二产业,对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又大于第一产业。为了促进北京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促进,需要继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机制建设;积极发展资本市场,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倡导“绿色信贷”,优化信贷结构;并且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通过风险管理、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激励监督和约束、动员储蓄和信用创造、便利交易和推动专业化等五项功能的完善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通过扩大市场需求、增加盈利空间、降低交易成本、优化信息传递、改善制度环境等方式推动金融发展,两者呈现出良性互动关系。根据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原理和指标体系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运用我国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金融深化与技术创新的两项指标、金融效率与专利授权数、金融结构和研发投入之间具有显著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调控体系。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依稀和金融调控体系的基本方向及思路。  相似文献   

20.
We are dedicated to revealing the impact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systematic risk on commercial banks’ stability in China,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We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derived a theoretical mechanism from this model revealing two distinctive patterns of the impacts determined by the profitability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the impact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systematic risk on banks’ stability in China are linear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a positive expected risk premium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conversely, the impacts can be linear, U-shaped or cubic when the expected risk premium is negative. We make three propositions to analyse the patterns and conditions of these impacts in detail. I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we do not focus only on the banking industry but also on individual commercial banks. The empi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on both the banking industry’s and most individual commercial banks’ stability are U-shaped, and the impact of systematic risk on the banking industry’s and on only one commercial bank’s stability are significantly linear, which confirms certain conditions mentioned in th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Finally, the study’s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article to future study are also mentio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