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闻乐荐     
《信息经济与技术》2006,20(9):52-53
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专家称可减轻北京负担;英国惊现“鼹鼠人”40年家中挖出纵横地道;南京惊现12岁小“镜面人”心肝脾全部挪位;随便吃不胖或成真美国研发出肥胖疫苗;难以想象喝口海水等于下千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刘建辉 《经济》2007,(5):20-23
5月19日是2003年欧盟宪法条约草案规定的“欧洲日”,3月25日则是创立欧盟的《罗马条约》签署50周年纪念日。对欧洲人来说,这些日子或值得庆祝,或充满忧虑,那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区域一体化的故事。但在中国商人眼中,那个西方世界发生的一切都与全球化有关,而如今每一寸被全球化的充满商机的土地都不会被中国商人再错过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苏文 《开放时代》2000,(3):19-26
(续上期)寡头化与民族主义再者,寡头崛起还被看作是“亲西方”改革的结果,甚至被说成是西方“国际资本”推动的。当然,如果从“泛市场经济”的角度讲,“国际资本”等于“市场经济全球化”,而俄国(乃至一切转型国家)的市场化改革,不管是否有寡头崛起,都可以说是与这种“全球化”接轨,因而都可以说与“国际资本”有关。但这种说法对具体分析俄国(或任何一国)转轨进程并无意义。而具体就1994年以来俄国寡头的形成而言,则它不但不是西方资本促成的,而且恰恰是叶利钦政权在由“民主派”转向新权威主义、由“西化论”转向民族…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一把“双刃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生产力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而不断延伸的,但无论对世界经济还是对各国经济发展,从一开始经济全球化就具有两重性,是“双刃剑”。1997年9月25日联大会议期间,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长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指出,...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信息》2007,(7):102-10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显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角,而不是仅仅纠缠于本地市场这一方狭小天地。在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的大前研一的最具声名的一部作品——《无国界的世界》中,其首倡的“无国界的世界”已经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竞相采用的流程,商业领袖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去除不合时宜的本地化思考模式,才能在无国界的世界中求得发展。本书曾入选全球50部最佳管理图书,堪称全球化发轫之作,并且是最早论述全球化的经典著作之一,很值得一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但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现象由来已久,经济史学家把经济全球化起始年追溯到了英国废除《谷物法》的1846年。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肯定地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作为时代特征,经济全球化伴随二十多年来信息技术革命性发展而渐成潮流,伴随十多年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利益大调整而越加诡谲。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形象地说:“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已经开动,不管你是否坐在车上。”一、谁坐上了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美国最典型。美…  相似文献   

7.
田虎 《时代经贸》2004,(11):44-4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入世以后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商务关系也越来越重要。目前.英国已经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也是在华最大的欧盟投资国。据统计.英国在中国的合同投资已经接近了220亿美元.实际投入已经达到110亿美元.在中国的英资企业已经超过3800多个.像BP、壳牌公司等大型跨国公司都已入驻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英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也即将进入入世后过渡期.在英国商界的眼中中国市场企业前景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客观趋势,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回避。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和市场的全球化,任何国家要取得本国经济的更大发展,除了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外应当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闭关自守就等于自甘落后。  相似文献   

9.
徐多义 《经济论坛》2001,(23):30-31
1.网络与通信技术进步正在突破时空限制,为企业经营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 通讯卫星、光缆、微电脑已将世界联结为一个“地球村”,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事就像发生在身边,“村里人”的行动比奈斯比特想象得还要方便自由,时空限制已被突破,企业全球化经营不断被实施。  相似文献   

10.
田鹏飞 《商周刊》2012,(5):50-52
“带领一批批年轻人成长,要给他们理想,把他们培养成有用的人。”这是刘芳始终笃定的信念。刘芳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她眼中要想做好自己首先就是要给自己的心找一个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如果让一个美国人用一个词形容美国,他最可能选择的是“自由”:“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当一个美国人的意义就在于拥有自由”。美国人不仅将“自由”作为判断和界定个人与民族的第一概念,而且将向全人类传播“自由”视为美国人的特殊历史使命。虽然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直至以赛亚·柏林,在“自由”的理论方面贡献巨大的是英国人,但美国人在  相似文献   

12.
欧洲的智慧城市实践早在21世纪初就开始了.2000年,英国南安普顿市启动智能卡项目,拉开了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幕.以“绿色”、“生态”、“人文”为主要目标,英国开展的贝丁顿社区和格洛斯特智能屋等项目,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近日,在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特使、未来城市创新中心主席大卫·金爵士的讲述中,《经济》记者走近这个远在西欧的绅士国度,深入解读它古老而前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将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影响的过程。为了对全球化理论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道路进行全面系统探讨,湖南人民出版社组织推出了《全球化焦点问题丛书》一套八本:《全球化与现代性》、《全球化与价值冲突》、《全球化与文化整合》、《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全球化与“第三条道路”》、《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全球化与经济安全》和《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作为一个编者,我想就这套丛书编辑过程中引发的思考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茶饮杂俎     
椭圆形的叶子,白色的花,常绿木本植物,谓之茶。古人造字的时候,就已暗示这种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故在草木(禾)中嵌入了一个“人”字。“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杜牧的诗句道出了中国人眼中茶的地位之尊;而以品茶论茶出名的陆羽更是进入了圣人行列,被尊为“茶圣”。其实,陆羽不过是道茶之道,神茶之神,离开了茶,何圣之有?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这一点没有人怀疑。但是在美国逛商店,随便买一件东西,十有八九是贴着“中国制造“、“泰国制造”或者“墨西哥制造”的标签。无论是美国的媒体还是国外的舆论,“美国制造业正在衰落或者已经死亡”的论调都不少见。在很多人眼中,美国好像除了电脑软件、医药、飞机和好莱坞的电影就不生产什么了。美国制造业真的衰落了吗?  相似文献   

16.
田鹏飞 《商周刊》2012,(13):53-53
笔者在英国求学时,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全英国连锁超市两巨头TESCO(特易购)与ASDA(沃尔玛集团旗下)在一个区域内共生共存,商品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也不分伯仲,可是却有英国人一辈子只去过TESCO,不曾去过ASDA,更有人一辈子就认准一个超市,对于其他的购物中心一问三不知。面对我的好奇,很多英国人的回答简单缺乏深刻,他们当中有人告诉我,“因为我习惯了他们的布局,更容易找到我想吃的东西”;有人告诉我“因为那里交通便利、停车方便”;也有人告诉我“因为我们全家一直都在那里买东西,只有什么东西缺货买不着才会去其他的超市”。  相似文献   

17.
“人不能没有良心”。良心,就是美好的善良之心。古人所谓的“良心”,指的是本然之善心、仁义之心,亦即存在于人的内心的是非、善恶之认识。西方人们对良心的关注也很强烈。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的菲尔西和英国哲学家密尔论述说:“纵使在一个法纪最松驰的国家里,一个有良心的人也不会胡作非为的;他会替自己订出立法者所忘记订的法律。”“人们之所以做出恶劣的行动,不是因为他的欲望强,而是因为他们的良心弱”。这就是说,提倡良心,是恪守道德的表现,是维护民主、自由和法制的需要。 “有良心,讲良心”,是做人的立足之本。一个人有善良之心,就会珍惜国家赋予他的某项事业,对工作就会自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地凭着一颗平常的善良之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家庭、对社会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与人和睦相处,处处与人为善,起码是“畏法自重”,不欺人害人,不做亏心事。一个人有善良之心,就能是非分明,疏恶避丑,嫉恶如仇。于是就会“路见不平”,仗义执言,或“拔刀相助”。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国留英经济学会和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共同举办的“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与中国经济增长”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3年 9月 6日至 7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会议收到了来自英国、法国、瑞典和中国等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交的论文1 50余篇。与会学者就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及其出路中国区域经济的演进和发展是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英国Surrey大学的刘夏明教授认为 ,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在上个世…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当代英国电影的解析,可以读解到英国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心态:矛盾的怀旧情绪.矛盾的“酷英国”形象,矛盾的“当代英国绅士形象”.显示了当代英国人脆弱而敏感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研究》2006,(10):I0011-I0012,I0006
9月2日-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日本当代经济问题和马克思经济学学会等联合主办的“全球化的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论坛第二届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中国与后进发展的动力”,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韩国、墨西哥、土耳其和中国香港、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就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后进发展趋势、中国与世界经济、东亚经验与模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发展问题以及金融、金融制度与发展问题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林岗副校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开幕式由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