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秋丽 《商界名家》2007,(1):116-119
谁照亮2006中国经济. 谁在影响2006年中国经济走势?谁制造了2006中国经济的亮点?谁是2006中国经济的刀锋人物?  相似文献   

2.
刘阳 《市场周刊》2010,(12):18-22
“2010年就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这个最近在网络上很红的句子.几乎可以套用于每一年。时光,是一列火车,搭乘者你我.眼睁睁看着这列火车呼啸向前.从不逆行。在人生的舞台上.谁是成功的,谁是幸运的;谁付出了,值得不值得.也许只有自己才能给出最准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叶茂中 《广告导报》2007,(10):62-62
711,是什么?不是恐怖事件,不是便利店.不是谁的生日,亦不是股票市场的波动日,但让这厮奇怪的是.人们在这一天奔走相告。拉住一个满脸兴奋的小狼询问下才知道,2007年7月11日,中国电影市场所有院线都人潮涌动,这一天是电影《变形金刚》的中国首映式,全国各地的院线展开了如火如茶的营销活动,明星出席,玩具展销.不论观众还是院线都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采购大会在北京召开,每一个中国人没有理由不感到兴奋和自豪。这让建国前不得不购买各种“洋”货的老年人,让改革开放初期只能选择国外家用电器的中年人.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斗转星移,世事更迭.中国商品已经并正在引起全球关注。大量商品走出国门.受到世界市场的青睐.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出我国国际地位的跃升。但是,目前中国商品在全球采购中的总体表现.还不能令人满意.应当引起国人的重视和思索。采购代表需求。当今,许多国家生产能力过剩,因而谁拥有需求,谁就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一年中发生了许许多多让人难以忘怀、影响深刻的社会事件,是谁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是谁在改变我们的观念?”禽流感”、”阜阳奶粉“、F1登陆中国上海、法国文化年、联想奥运赞助计划.《十面埋伏》推广、杜邦“特富龙”事件……,一项倍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公关事件评选活动日前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谁否认改革开放的成绩,谁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谁不正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味歌功颂德,谁就是糊涂虫或者别有用心。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在投资领域和用人机制上形成的另类中国特色,也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商界》2006,(2):40-51
1996~2005。从“九五”开局到“十五”结束。中国经济的十年轨迹。是和中国企业家的十年命运相共生;中国企业家的十年命运。是和中国商界的十年风云相暗合。 谁在升起?谁在陨落?十年商海.沧桑巨变…… 本刊编辑部群策群力。为读者端出120个昔日明星的成败素描。[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彩票不记名不挂失,中了奖的彩票在谁手里,谁就有资格领奖。2003年8月25日,胡年春的手中就握有一张沉甸甸的复式彩票,此彩票中03025期中国足彩一等奖1注、二等奖7注、三等奖112注,奖金总额达31.56万元。  相似文献   

9.
张默闻 《广告导报》2007,(10):64-64
世界范围内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大打出手.你争我夺,好不热闹。企业并购表现的外行控股内行.国际控股国内。民营控股国营轮翻上场.中国企业开始了全面的洗牌,一场浩荡的大认亲行动在中国大地轰烈展开。一夜之间好像谁有钱谁就能主宰企业的命运,资本,这个词语顿时热得烫手。  相似文献   

10.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上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问题的前提假设是中国在1990年至2030年期间将实现持续的快速的工业化。如今距离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已经19  相似文献   

11.
程静 《商业科技》2010,(31):204-204
货币战争就是一场争夺财富的战争。谁掌握了全球的货币制空权,谁就掌控财富分配与流向。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联合各西方国家,策划一场针对中国的货币战争,其目的就是要将自身的经济问题转移给中国,打击中国工商业,改善自身企业的市场环境.同时迫使中国国内资产(特别是房地产和美国国债)泡沫化,最终破灭,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成果据为己有,让中国一年之间回到解放前!  相似文献   

12.
王晓林 《大经贸》2011,(11):96-96
2011对于企业家而言,或是悲催的一年。 国内,宏观政策严防死守,不撑到换届绝不更弦易章;国际,欧债危机深不可测,反倾销五花八门。但是,大浪淘沙沧海横流,中国企业家在这一年里不得不各显泳姿,看谁能在不确定的湍流中保持继续生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7年前.她是芬兰驻华使馆的一名商务官员.每天的工作除了出席商务活动.就是参观各种展览、拜会相关官员.交往的圈子自然都是今天社会的上层人物、各路英豪,那是一份谁见了都垂涎的差事。7年后.她创立的北京爱科贸易有限公司(原芬兰维美德拖拉机有限公司中国代表处).成功地为世界第四大拖拉机品牌——维美德开拓了中国市场.奠定了维美德在中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李璐 《进出口经理人》2007,(10):I0006-I0012
CES是强者的盛会.她风姿正劲,进入第5个十年,在这新的十年中、中国企业谁会在消费电子的融合中盹颖而出?谁又将筝一个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在比尔&#183;盖茨后,会不会是中国企业首先登上展前主题演讲的讲坛?创新产品奖会不会不断光顾中国企业?CES展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5.
谁来养活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来养活中国刘宏去年夏天,美国国际观察员莱斯特·布朗提出"谁来养活申国",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二十一世纪,中国粮食将面临三大难题。──人口猛增,下一世纪的挑战更严峻?《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曾有预测,称中国2000年人口为12.9亿,但实...  相似文献   

16.
一场席卷全球海事界的“绿色风暴”已不可阻挡。随着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等新要求被纳入国际海事组织相关公约.并将分阶段强制实施.各国海事界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谁能在这场风暴中屹立不倒并求得先机.谁就将在未来更为激烈的国际角逐中胜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关》2010,(1):50-51
2009年12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克莱夫·库克森和菲奥娜·哈维联合署名发表了《哥本哈根:谁赢谁输?》.全文区区200字。文章认为最大的赢家是怀疑论者——“不相信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气候变化原因的人们”.“很乐于看到哥本哈根未能达成具体协议”;最大的输家是地球——全球气温上升造成的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威胁依旧存在。里面还提到中国也“赢”了:“促成的结果最符合其自身利益.展示出令人钦佩的谈判技巧。”  相似文献   

18.
徐晶 《中国工商》2004,(1):48-49
2003年12月.欧盟对中国的短纤产品进行反倾销,并以美国作为替代国计算倾销幅度.中国企业连连喊冤.大呼不公.可是等到让他们指出自己认为谁是合理的替代国时。这些企业又哑口无言.追悔莫及。  相似文献   

19.
今年恰逢中国与东盟对话关系建立20周年。20年前,谁都无法预料到被冷战长期隔阂的中国和东盟今天会走得如此之近.双方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各个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会如此密切和频繁。过去的20年是中国一东盟关系不断发展、友好合作全面深化的20年。20年在历史长河中虽然短暂.但在双方关系史上却留下了一块块辉煌的里程碑。而其最为关键的就是,政治互信决定了合作命运。  相似文献   

20.
4月1日,第12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在墨尔本落下了帷幕。在本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跳水项目一共产生了10枚金牌,其中,青啤赞助的中国跳水“梦之队”凭借着激情和实力,一举斩获了其中的9枚金牌.创历史最佳。奥运作为一种“积聚经济”和“眼球经济”,无疑将成为2007年最大的营销主题,谁能在这场大战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谁能够更完整阐释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